近10年来英国中医针灸的发展现状
2020-05-10周华程铭钊
周华 程铭钊
[摘 要] 英国的中医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繁荣发展的时期,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医针灸临床和中医针灸教育的发展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但中医仍然受到英国社会的广泛认可,体现了中医强大的生命力。
[关 键 词] 英国;中医;针灸;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R2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4-0046-02
2016年初,我由学校公派来到英国伦敦的Middlesex大学做为期半年的访问学者,通过和当地中医师及中医院校教师的交流,厘清了很多错误认识,了解到近年来英国的中医临床和教育等方面的发展状况。
一、中医在英国的发展过程
针灸在英国发展已40余年,中医药诊所从20世纪80年代起迅速发展。由最初伦敦唐人街的少数几家,发展到目前超过1000家,遍布英伦三岛,仅伦敦地区据估计有约500家。[1]据英国皇家植物园研究所的统计,1998年英国中医诊所达到了3000所之多。[2]
中医发展的黄金时期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时,只要开中医诊所就能挣钱,政府对中医的政策也相对宽松。但由于中医的准入门槛低,一些大公司盲目扩张连锁店,多的达到200多家,有些店的医师医疗技术欠缺,损害了中医的名声。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之后,大批中医诊所倒闭,大量中医师失业。第二个影响中医发展的因素是经济萧条,这是限制中医发展的主要原因。2008年以后,由于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英国失业率持续上升,很多人无法自费承担医药费用,也掏不起钱看中医了。英国是全民医保,免费医疗,但中医不在NHS系统(相当于国内的卫计委)包含的范围内,无法享受医保,患者看病,需要个人承担费用。而中医的费用相对偏高。例如,针灸一次30分钟,最低25磅,高的可以达到200磅。按摩一次30分钟,最低35磅,高的也有200多磅。只有极少数的项目,商业保险可以支付。因为针灸推拿的费用高,很多患者就会减少针灸的次数,每周针灸1~2次比较普遍。2013年以后,中成药在欧洲被禁止使用,对中医的发展有较大影响,直接影响了中医师的收入。第三个影响中医发展的因素是政府对中医的态度。政府对中医的态度是不闻不问、自由发展,这也导致了中医市场鱼龙混杂。再加上部分西医同行对中医的阻滞和敌视,使得中医很难进入公立大型医院规模化发展,多是个人诊所的模式,发展较为艰难。
二、高水平中医支撑英国中医市场
目前,活跃在英国中医界的主体是英国中医师协会(ATCM)中以中国医生为主的团体,会员有1000多名,他们成为英国中医的脊梁。这批人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英国中医非常鼎盛的时期过去的,经历2008年经济萧条后,这些真正的中医专家靠自己的本事生存下来。他们的中医诊所多开在购物中心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一般会同时经营针灸、推拿和中草药。病人主要是欧美白人、印度人以及黑人,亚裔和华人并不常见。
早年旅居英国的柯松轩教授,在伦敦创办了规模较大的中医院。因为有较好的英文功底,柯教授致力于将中医针灸诊所开到西医医院,并获得NHS的医疗保险。同时,他与剑桥大学联合开展中医相关研究,在帝国理工大学开展中医学术讲座。柯教授认为,要让西方国家接受和认可中医,必须在中医临床和中医科研两方面下功夫,需要有较好的英语水平,多参加各种学术交流会,和国外的同行,尤其是西医进行学术交流,消除他们对中医的误解。
虽然英国实行全民免费医疗,但医疗资源有限,免费医疗仅能解决患者最基本的治疗需求。例如,对于疼痛、失眠的治疗,医生只会给止痛片和安眠药,疗效一般而且副作用大。另外,英国NHS对抗生素的管控非常严格,对很多慢性炎症、疾病并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患者只有寻求中医。此外,英国患者看病前需要预约,排队的时间和周期都非常长。这些情况使很多患者转而求助于替代医学,尤其是中医的治疗方法。这些方法简便易行,疗效确切,从而受到患者的青睐。除了慢性痛症和功能性疾病外,皮肤病、妇科病以及抑郁症等,都是中医有优势的病种,普通诊所每位医生每日接诊的患者量大概5~8人,每个患者的问诊和治疗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优秀的中医甚至每天要接诊10~15位患者,工作量比较饱和。
三、英国公立院校中医教育举步维艰
英国的针灸教育起源较早,1956年沃斯利(Jack R.Worsley, 1923—2002)在英国建立传统针灸学院(Colleg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20世纪70年代以后,更多的私立中医院校开始成立,如1979年成立的College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1980年设立的Zhongshan Chinese Acupuncture& Medicine College,1987年成立的International College of Oriental Medicine,1988年成立的Northern College of Acupuncture,1994年成立的College of Integrated Chinese Medicine等。[3]
20世紀90年代后期,英国的中医发展进入繁荣期,中医院校教育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公立院校开设中医专业和针灸课程。1995年,西敏市大学率先开展中医针灸教育,随后Middlesex大学、林肯大学、萨福特大学、格林道大学、北伦敦大学、伦敦南岸大学也相继开设了针灸教育课程。[4]Middlesex大学则颁发中医学士学位。该校的中医教育最早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合办,北京中医药大学每两年会派教师过来授课。
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市场和高校的教育环境带来很大的冲击。到2013年为止,西敏市大学招生数下降30%,Middlesex大学和格林道大学招生数下降50%,而萨福特大学、北伦敦大学分别从2010年和2011年起已经停止招生。[4]目前的公立院校中仅有西敏市大学、Middlesex大学和伦敦南岸大学在招生。以Middlesex大学为例,1997年中医(包括针灸)专业的教师人数为15人,而目前在学校教学的只有5位老师,在临床parkclinic代教的有3位老师。以前招生为五年制的本科,最后一年到北京临床实习。后来改为四年,学生就在本地实习。现在已经不再招收本科学生,改招两年硕士学位学生。
目前,公立院校中医专业招生情况越来越差,主要与两个因素直接相关。一是国家政策。因为中医开诊所,不需要大学毕业证,国家也没有立法,因此很多人就读于私人开班的中医学校,学制较短,上课时间灵活,费用相对较低。这些私立学校,由于与某些大学挂靠,也能给学员颁发学业证明。另一个影响招生的因素为英国高校学费上涨,本国学生每年学费高达9000磅,而外国学生高达1200多磅。虽然学费上涨很快,但英国本国学生可以通过国家贷款上学,如果毕业后工资不到每月1200磅,可以不用还贷。但对中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拿到国家贷款。因为英国学习中医的学生,年龄一般偏大,很少有由预科直接读上来的,这类学生没有资格贷款。
再者,英国高校的中医文凭很难被世界其他国家认可。例如瑞士,比较认可在中国获得的中医文凭,而不认可英国的文凭。就目前读中医专业的学生来源而言,以当地白人为多,主要来自欧洲其他国家,例如希腊,还有部分华人华侨。由于Middlesex大学停招本科生,这里的研究生班,基本是对自己的本科专业没有兴趣的学生,还必须获得一个其他专业的学士学位,但他们同样是中医零起点,学制由原来的五年压缩到两年,学习的难度也明显增加了,这些原因都影响了学校的招生。
英国中医院校的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临床工作,因为经费和人手制约,很难开展研究项目。NHS每年也有少量经费支助中医科研,但一般都是以临床观察为主。这里中医授课为全英文授课,学生也不需要学习和掌握中文。以华人教师为主的学校,仍沿用国内的教材和大纲授课,有的还开设了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科目,而以英国教师为主的西敏市大学,则主要使用西方人编写的英文教材和参考书。除了中医课程,还开设了部分西医课程,如解剖学、西医诊断学等,但随着学制的变化,很多课程被压缩和删减。总体来说,英国的正规院校中医教育在走下坡路,而且是很大的滑坡,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变化,公立院校的中医教育有可能不复存在。
尽管近年来英国的中医发展遇到了较大的困难,但中医仍然深受民众的喜爱,而且可以说是英国医疗体系的重要补充。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熟。近年来英国经济逐渐复苏,英国的医疗市场对中医针灸医师需求量仍然很大。由此催生出更多的私人中医培训机构,例如由汤淑兰医师创办的“英国淑兰中医学院”、柯松轩医生创办的“爱生德中医院”、张恩勤医师创办的“英国中医学院”等。这些学校多与中国国内的中医药大学合作,联合颁发硕士、博士等文凭。但由于政府的支持力度有限,中医立法的道路还很漫长,英国中医界同行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程铭钊,沈惠军.英国中医立法的10年历程回顾[J].环球中医药,2010,3(3):210-211.
[2]馬伯英.英国中医立法的曲折历程和经验教训[J].环球中医药,2010,3(2):143-146.
[3]马伯英.海外(英国)中医教学的特点和瓶颈浅析[J].天津中医药,2012,29(3):295-298.
[4]吴继东,李玲玲.英国针灸教育发展概况[J].天津中医药,2014(9).
编辑 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