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重要节点,彰显人物精神

2020-05-09潘宇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 2020年2期
关键词:设计

摘 要 人物纪念馆不但要注重“物”与“史”,更要强调“人”和“事”;不应面面俱到,而要突出重点;展品不一定要强调“镇馆之宝”,而应突出主题人物在非常时刻所展现出的精神、意志与胸怀,留给观众以深刻的人物形象,也能由此缓解纪念馆因实物不足所带来展厅过于堂皇空旷的尴尬。此外,包括前言与结语部分的文字解说既要恰当,更要精准,这既是为了准确刻画主题人物的形象,也是为了展示一个文博部门所应有的文化功底,表现出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关键词 人物纪念馆 展陈 设计

1 目前人物纪念馆设计存在的问题

不同的纪念馆(如人物纪念馆、战争纪念馆、灾难纪念馆等),其设计方案各不相同。人物纪念馆的设计目的,就是通过展示主题人物独特的优秀品质,使参观者能够被人物的某种特殊的精神、意志、品质所感染。虽然设计本身未必有固定的套路,无论是“编年体”还是“专题体”,但每个馆都应根据本馆主题人物的特点展现出本馆不同于他馆的特色,并使观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没有特色,便没有生命力。然而,目前有些人物纪念馆的策展理念还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重事不重人。在人物纪念馆里,人物和事件是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有些纪念馆不是以事件为背景来烘托人物的形象,而是以较多的篇幅详细叙述事件的过程,由此冲淡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还有些纪念馆陈列的内容只表现人物的优秀事迹,表现人物光辉灿烂的形象,丝毫不提人物所经历的挫折与艰难,甚至故意隐藏或者绕开敏感话题,将主题人物描绘成十全十美的完人。这样的陈列虽然能让观众充满崇敬之情,但是主题人物就像是遥不可及的圣人,感情上难以亲近。

主题人物区别于其他优秀人物的精神品质是什么?观众把握不定。例如,“民族英雄”这个词可以用在大多数人物纪念馆的主题人物身上,但也很容易由此掩盖了人物的个性。有些纪念馆只重历史不重现实,只是为了总结人物平生的功业,缺乏对人物精神特质的思考与揭示,也没有回应当代人的精神追求。人物纪念馆是为推动社会前进而回顾历史人物的教育场所,展陈的内容不仅要介绍主题人物所处的历史阶段,也应该服务于当代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当然,我们不应主观臆断地去戏说历史人物,历史人物的成就也不可能超越所处的历史时代,但是人物纪念馆的展陈应该突出人物精神与时代意识的交融之处,使当代的观众能够对历史的人物有亲近之感。

另外,还有些纪念馆比较喜欢“高大上”、喜欢表现本馆的声光电系统如何先进、使用的装修材料如何昂贵、如何与国际接轨等等。还有些纪念馆喜欢展“宝”,可是大面积的展厅里,重要的实物往往并不多,只是在展厅的四面墙上挂满了图片和经过排版的文字,观众们一律仰起头来绕墙行动,参观纪念馆变成了观“墙书”,虽有声光电的配合,但是十分单调,离不开老套路,极大地限制了纪念馆教育功能的发挥。此外,还有些展览的语言枯燥生硬,充满说教的味道。有些虽然内容面面俱到,但只是平铺直叙,甚至在解说文字中出现错别字或者病句,给观众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当然,人物纪念馆还常遇到一些结构性的困难,如:资金不足、人才不足、编制外人员的比例较高、人员流动性大。有些讲解员尚未经过充分的学习与培训,讲解过程常常满足于照本宣科,甚至偶有细节错误。还有些纪念馆的管理人员存在着惯性思维,以为纪念馆建成以后就万事大吉了。

2 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之思考

2.1 从观众的需求出发

自从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观众人数大幅度上升,他们当中有些人参观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知识,这样的参观者以大、中学生为主,其特点是数量大、时间比较集中并且有组织地前来参观。还有些参观者实际上是旅行团的旅游者,他们利用节假日旅游观光,进纪念馆只是被旅行社安排的一项内容,他们参观的时间常常是在旅游旺季。还有些机关单位安排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前来纪念馆接受教育。在各类人群中,有的参观者对展陈的人物怀着深厚的感情,边参观边追忆;有的人对某些内容比较专注,甚至能够提出问题与讲解人员交流;也有的人走马看花,对于文字介绍一目十行。此外,不同的人群對于不同的对象常常表现出不同的兴趣。例如,青少年常对于声光电的效果投入很大的兴趣,中年人可能对于与自己的工作、生活相关的内容给予关注;老年人则对人生阅历比较感兴趣。由于纪念馆内外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比较好,也有些人来纪念馆只是为了获得休闲的一刻,舒缓身心的疲劳。纪念馆的陈列应该面向大多数观众,只有努力抓住观众的心,才能让观众有所收获。如果只是一味地走专家路线,难免就会“门前冷落车马稀”。

2.2 不能面面俱到

面面俱到容易使人疲劳。观众一踏进展览大厅,四周墙上满满的图片展板,五颜六色,扑面而来,观众们是如何承接这一切的?策展者应该设身处地为观众考虑。要求观众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对人物的生平、事迹都留下印象是十分困难的。纪念馆大厅里的展陈应该努力突出人物最重要的几个节点或亮点,给观众留下动人的一瞬。宁可少而精,不要多而全。如果按照人物年谱逐条列举人物经历,平铺直叙,观众们也只能是走马观花。

纪念馆是一个教育单位,它的教育对象就是观众。无论策展者还是讲解员,都应该掌握一些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以观众为本,因材施教。主题人物的事迹是表现人物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的基点,是将个体的品质转化为观众精神的基点,展陈设计应着重在这些基点里提炼人物的精神实质,而不是面面俱到地列举人物的生平。

2.3 着重讲述人物的贡献

实际上,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优秀人物都曾经受过艰难困苦的考验,纪念馆展示的主题人物更不例外。因此,纪念馆的策展应着力表现人物如何在艰难曲折的条件下为国家为民族做出的贡献,这不但能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具体,而且也更能够深入观众的心,给观众留下更难忘的印象。主题人物是人不是神,不必回避人物所经受的曲折与磨难。如果对人物曾经遇到过的曲折采取回避的态度,人物形象一帆风顺,一路高歌,反而会让观众们感到人物离自己太遥远,甚至缺乏真实感,从而降低了纪念馆的教育效果。

在此方面,陈嘉庚纪念馆利用两个突出的事例,生动展现了陈嘉庚先生所提倡的“诚毅”精神。其一,陈嘉庚先生自幼离家下南洋奋斗,成为南洋巨商、华侨领袖,然后捐资回乡办学,现在的厦门大学、集美大学、集美中学小学、华文学校等都由他创办。但是他也有遭遇严重挫折的时候,他在南洋的实业大幅亏损,工厂都变卖了出去。可是在这危急的情况下,他毅然倾尽了自己所有的资产,全部用于家乡的办学。其二,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华侨中大规模募捐并带回国支援抗战,可是蒋介石极力反对他去延安,并采取了种种措施对他胁迫、阻挠,但是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挺身赴延安,受到毛泽东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他回到南洋后,便在海外华侨中奋力高呼: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虽然纪念馆陈列着许多其他的遗物,但是这两件事最能打动观众的心,陈嘉庚先生无愧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2.4 不要“就文物讲文物”

如果“就文物讲文物”,那么只能吸引某一部分对文物感兴趣的观众,而其他观众则敬而远之。但是,如果“活化”了文物,着重讲述与文物相关的主题人物的精彩故事,讲述主题人物在各种矛盾交织中所展现出的意志、胸怀与情感,就一定能够感动绝大多数观众。人物纪念馆的展陈设计不但要讲“物”与“史”,更要强调“人”与“事”。例如,主题人物的一张纪录便签、一页即时手记、一支钢笔等等,这些东西虽然不一定是“镇馆之宝”,但是可能反映着人物的精神面貌,这样的故事能够让观众对主题人物留下整体的印象,而不再局限于个别的文物上。

在展陈手法上,纪念馆不一定非展“宝”不可,而应该重在发掘能展现人物特有的精神面貌的题材,更何况有些人物纪念馆并没有太多的实物可供展出,展厅里只有四周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图片和文字,使得空旷而又堂皇的展厅显得分外的尴尬。展出的文物不在于强调数量,而在于精致,在于能够见微知著,能够突出地表达主题,表现出人物不灭的精神。人物纪念馆若能够用讲故事的形式向观众传递信息,就比较容易抓住观众的心,从而使有限的文物的信息量得以延伸,观众就能对主题人物产生比较真切的感性认识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2.5 重视展陈说明的文字表达

文字表达非常重要,特别是前言与结语部分的表述要精心锤炼。有些纪念馆在前言部分里一一列举人物所历之事,然后再加上一个类似于“民族英雄”“时代楷模”等惯常的称号,而这样的称号观众们在其他的人物纪念馆也曾见过。有些纪念馆将展览制作的时间、地点、过程甚至展览的赞助商等内容都写入前言文字里,或者加入过多“高大上”的宣教口号,使人感到重复累赘,无关痛痒的文字并不能起到“点题”作用。有些纪念馆十分注重展厅里的“高大上”设施,而对整个陈列的前言、结语以及其他部分的文字表述重视不够,甚至出现病句或错别字,非但不能展现一个文博部门在祖国文化方面的深厚功底,更是有损纪念馆作为教育者的形象。

实际上,观众们一踏进展厅便立刻陷入信息的海洋之中,展厅的前言便是观展指南。前言既要表达主题人物的闪耀之光,也要表达策展目的、展览重点以及主要展品内容。前言既要激发出观众的观展热情,又要能使观众迅速地了解展览的基本内容。因此,前言的文字表述应尽可能精炼和朴素,语言风格也应成为整个陈列文字表述风格的规范。某种程度上前言就是整个展厅里所有文字的简缩版。在观众的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的讲解词也应经过仔细地推敲,既要简明朴素,也要准确生动,切不可肆意发挥。结语在整个展陈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对前言的呼应,也是对全部内容的回顾;它既是展览主题的升华,也是观众步出展馆带着的思考。

例如,茅以升事迹陈列馆的结束语是这样的: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十之七八,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

——茅以升

“奋斗!”这个异常简练的结束语既不雷同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既是对主题人物的总结,也回荡着我们时代的节拍,更是對观众内心的再一次激励。

除了上述各方面以外,纪念馆可以制作一些互动节目让观众参与,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展板上解放下来。参考“具身认知”的理念,重视人的身体感受,强调人的身体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也就是说,观众在参观过程中,通过与展览空间的直接交流与互动,将自己融入其中,通过这样的策划以及情境、角色、情节等手法的运用,能使观众比较容易地进入到故事情景之中,并对主题人物产生身临其境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观众与主题人物的心理共鸣。

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博物馆设计了这样的互动环节。陈嘉庚纪念馆就制作了拼图游戏,让观众拼成“嘉庚建筑”的图案,同时还设置了知识抢答题,使观众积极愉快地完成参观的全过程。此外,也可以在观众中发放调查问卷。也许观众所提出的建议不一定十分专业,甚至可能有些片面,但是如果能长期坚持,一定能在其中获得好的建议。所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加深纪念馆与观众的联系,观众就是纪念馆的良好宣传者。

3 结语

文艺创作中有两句熟知的话:“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情理之中,在意料之外”。这两句话也适合人物纪念馆的策展理念。“高大上”非但不接地气,而且也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参观者在年龄、性别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他们对展陈的内容所表现的兴趣也不尽同,纪念馆不能只考虑某一类观众而忽略了其他人群,而是要从大多数观众的角度做设计,尽可能避免套路化,放弃追求展“宝”的想法,避免面面俱到,通过讲述主题人物在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精神、意志并取得的非凡业绩的故事来展现人物的魅力,以此增加观众的获得感,并且也能缓解纪念馆因实物不足所带来的展馆过于空旷的尴尬。虽然人物纪念馆具有精英性、公众性、学术性的基本特点,但也要重视人物纪念馆的社会教育意义,反映时代意识和人物精神。最重要的是,纪念馆应当精心锤炼展陈文本的文字表述,其给予观众的信息量越大,文字表达就必须越精准。

參考文献

[1]苏东海.人物纪念馆的特征是什么?[J].中国博物馆,2002(1):8-9.

[2]杨玉山.历史人物纪念馆陈列探讨[J].东南文化,2005(3):92-93.

[3]吴琼,闫英林.人物纪念馆展陈设计初探[J].室内设计与装修,2006(12):114-116.

[4]古骐瑛.如何突出人物纪念馆的特色[J].博物馆研究,2008(4):20-23.

[5]俞文君.人物纪念馆陈展存在的根本价值和传播的主要目的[N].中国文物报,2009-01-23.

[6]俞文君.人物纪念馆的“陈列体系化”处理过程[N].中国文物报,2010-01-27.

[7]潘宇.陈嘉庚纪念馆展陈设计分析[J].福建文博,2012(4):94-96.

[8]桑瑜,刘经强,张永超,等.基于情感体验的人物纪念馆设计研究[J].中外建筑,2017(7):151-153.

[9]王国彬,黄韬.“具身认知”语境下的纪念馆展陈设计研究[J].艺术工作,2018(2):103-104.

[10]刁海涛,李晓秋.隐喻性设计手法在人物纪念馆内部空间的应用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109-111.

(2020-02-28收稿,2020-04-12修回)

作者简介:潘宇(1986—),女,从事展陈设计与文物修复工作,E-mail: 2273307377@qq.com。

Highlight important nodes, show character spirit: Some problems on the design for personality-memorial// PAN Yu

Author's Address Chen Jiageng Memorial, E-mail: 2273307377@qq.com

Abstract The memorial hall should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ings and history, but also more emphasis on people and events; should not cover everything, but highlight important nodes; should not necessary to take "the treasure of town hall" as the glory, but highlight the spirit of the subject character at the critical moment, give the audience with profound characters. Moreover, the text explanation should not only be appropriate, but also accurate. This is to refine the image of the subject character, also, it is to show the cultural foundation of a cultural and Museum Department, and love for the motherland culture.

Keywords character memorial, exhibition, design

猜你喜欢

设计
BUBA台灯设计
和小编一起设计邮票
The Spirit of Christmas教学设计
有种设计叫而专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增温设计
大象无形 芬兰设计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