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20-05-09刘辉

读与写·下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笔记导图知识点

刘辉

摘要:学好数学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一道难题,也是让教师以及家长重点关注的一门学科。其实学习数学的方法是有多种的,比如划归为整、数形结合、思维导图……但是,思维导图这一学习方法却被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所忽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能应用思维导图提升数学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水平。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若是能够将思维导图用有效的方法融入教学活动,这对于学生数学综合实力的提高是有巨大的帮助的,因此,从小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学习的学习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缩减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提高教学质量。本论文将从实际教学案例出发,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2-0191-01

引言

思维导图也叫做心智图,它有多种形状,但最多的还是一种类似于一棵树分支出枝丫的形状,从而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一般是从一个基础概念出发,然后进行不断地拓展、深入、细化,直到达到自己认知的极限,将困难知识简单化,由此也能看出它的实用性。并且,学生在进行学习时,用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左右脑充分的调动起来,提升学生的空间想象以及文字处理能力,激发学生的数学潜能。而且,思维导图能够将晦涩难懂的知识进行细化,形成数学知识系统,学生们学习起来也会变得简单。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培养学生高效的自主学习习惯,以提高教学质量,逐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课前自主预习,运用思维导图夯实基础

所谓“笨鸟先飞”,教师在进行新一章节的教学时,一般都会让学生先进行课前预习。而且,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来说,更是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否则学生很可能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从而落下课程知识。但是,小学生在进行预习时,一般只是机械性的翻阅一下就结束预习,并不能够达到预习的要求。但若是让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画出思维导图,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理解。而且,一开始教师可以先自己制作思维导图,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导图进行预习,到后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在新课时的教学结束以后,再让学生整理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

例如,在进行《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进行提前的预习,然后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而且教师一定不要限制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置各种各样形式的思维导图。就比如,教师即将教学的是圆锥以及圆柱,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以将要学习的图形为基础,将思维导图设计的即好看又清楚。学生还可以将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标记,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还能够有重点、有目的的学习。这样就能够很好的解决学生学习难度侧重点不同的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转变传统的笔记方式,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

小学生在进行数学的学习时,在课上一般是教师将什么然后学生记什么,不能南站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笔记,缺乏创意性,而且有些学生甚至都不做笔记。但是,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记笔记,能够将教师所讲的关键词以及知识点,将知识点进行区分,进行区别性的学习,而不是一箩筐的灌输记忆。所以,教师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对于学生学习数学是由于非常大的帮助的,能够让学生在记笔记的时候跟上教师的教学步伐,减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例如,在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时,这一章涉及了平行四边形以及梯形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些图形的知识进行整合,有类别的进行学习,进行重点记忆学习。因此,教师可以教给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笔记,将知识点进行层层递进式的扩充,是每一知识的都能够清楚的呈现出来,使抽象的图形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

3.课后巩固复习,思维导图现难易

在课后,学生一般只是机械的完成教师所留的习题,然后把课上的知识点看一遍就略过了,模棱两可,而且做错的习题也不会进行整理。但是,学生对于知识的遗忘是越来越快的,若是课后不进行有效的复习,那么知识点就会被很快的忘掉。久而久之,大量的不会的知识罗列在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降低学习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将知识进行清晰的罗列,归纳总结,学生还可以自行查漏补缺,以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言而总之,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直观的教学模式,将逻辑复杂的知识分解,让学生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进行学习,形成和谐的学习与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让学生分块学习,初步形成数学知识体系,让学生有目的的学习,使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主性,更好的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以达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闫少驷.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118+120.

[2] 韓维.以生为本,构建有效、快乐的小学数学课堂[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86.

猜你喜欢

笔记导图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学写阅读笔记
学写阅读笔记
第6章 一次函数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