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0-05-09宋奎
宋奎
摘要:新课改后素质教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因此也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旧的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目前对于语文教学也在进行着不断地改革和创新。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出一条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模式,全面的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20)12-0092-01
在高中语文教学新课标中提出了当前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应该能够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那么这就要求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能够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开展阅读活动,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本文将从目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出发,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展开探究,希望能够提供可行性建议,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1.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1.1 忽视学生的自主阅读感悟。目前素质教育确实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和普及,很多的教师也意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了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但是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使得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还是会将自己固有的经验直接传递给学生,从而忽视了学生自己的阅读體验和感受,不能够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感悟文本,使得学生只能够根据题目进行一些局限性的思考,这样一来很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1.2 忽视了学生探究式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想要达到最高的水平其实是能够让学生和作者真正的进行心灵的对话。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教学的目标所以往往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感悟。因此目前的大部分阅读课堂还是教师占据了主导地位,学生缺乏主动地思考,但是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而且一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开始实行题海战术,这样就使得阅读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让阅读更加流于形式。
2.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策略
2.1 鼓励学生进行感悟式阅读。高中生学习语文的时间比较久,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和自身的感悟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把课堂中更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去感悟和体会。因为每位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存在着差异,所以对于一个文本自己的感受也是不同的。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有所感悟并且能够进行共同的思考和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真正的理解文本。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我有一个梦想》的教学时,每个学生对于梦想的解读都是不同的,那么在进行了这篇文章的学习后,教师可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能够有一个自己的感受,让学生互相去交流学生的梦想,学生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发表观点,这时候教师也会发现学生会将自己的情感和课文进行一个结合,这样一来不仅仅鼓励了学生自主的思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2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阅读。阅读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那么为了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能够充分的从作品中去体会文章的意境,让学生不断地借助文字揣摩作者的情感,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荷塘月色》时,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作者在完成这部作品时候的心境,让学生掌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式。在刚开始进行阅读时有的学生提出了疑惑,为什么作者会在深夜去荷塘,他想到了什么呢?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这时候有的学生能够从文中找打线索,文章中提到了:“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这时候学生就会进一步的思考为什么心里不宁静呢?学生就联系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随着一步步的深入思考让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更加的明朗起来,也慢慢读懂了作者内心的一种矛盾的心情,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3 陶冶情操,联系学生实际。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工具,因此学习的目的也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使用。在我们高中阶段学习的阅读文本中,很多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态度,那么在语文的教学中其实还是和其他的学科存在着差异性的,教师要做到情感的融合。同时文章其实很多都是作者对于生活中感悟的总结。为此教学中善于把文本和现实生活结合,这样进行的阅读教学也才是有意义的教学。比如学习人教版搞这个语文《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时,就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生活和教育还有亲情进行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感悟和理解。
3.结束语
总之,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创新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内容,全面提升高中生的阅读能力,使得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得到显著地提升,获得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向阳.我的四步式记叙文阅读教学方法[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C.2013年.
[2] 屈宁霞.书读“四”遍 其义自见——阅读教学方法之我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年.
[3] 高常红.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A].2013年7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