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美与凄美

2020-05-09步志刚

青年与社会 2020年3期
关键词:比较爱情

摘 要:韩国的《春香传》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两国具有代表性的古代爱情故事,故事内容虽然大相径庭,但都寄托了两国人民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文章试图通过比较两部作品的异同来解读背后的文化根源、审美取向等。

关键词:春香传;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比较

韩国的《春香传》与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都是两国非常有代表性的爱情故事,流传久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国际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春香传》是韩国三大古典故事最为受欢迎的一部,讲述了退籍妓女之女成春香与两班贵族之子李梦龙历经磨难,超越身份阶层,结为百年好合的爱情故事,被誉为韩国的《红楼梦》、古朝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以死殉情、双双化蝶的凄美爱情故事。两部作品反映了本国人民关于爱情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比较有代表性,有着很多值得学习与研究的地方。

一、相同点

(一)民众参与性

《春香传》具有“说唱文学”的特点,“说”的部分用叙事手法写成,“唱”的部分以韵文形式写成,体裁与中国的古代“词话”相近。《梁山伯与祝英台》最早创作于东晋时期,以故事、小说和戏曲流传于世。两部作品早期都属于口头文学,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经过文人及群众的再加工与创作,故事情节更加丰满,后世也有多个版本流传。两部作品都饱含了人民群众对主人公的喜爱,对封建制度的厌恶,对爱情自由的向往,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朴素感情,这也是故事受到人民群众喜欢,故事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二)人物的角色设定

《春香传》中的春香才貌双全、节烈操守;《梁祝》里的祝英台聪明娇美、纯真执着,两位女人公都是美的女性形象。两对男女青年身份差异悬殊,这也为故事冲突曲折预先设下了伏笔。《春香传》中李梦龙是李朝时代南原府使之子、高贵的“官二代”,成春香是退籍妓女之女、卑微的“妓二代”;《梁祝》的梁山伯是农家子弟、奋进的“穷二代”,而祝英台是浙江会稽祝员外的千金、生活优越的“富二代”。悬殊的身份差异成为横亘在追求自由爱情间不可逾越的物质鸿沟,也成为阻挠追求幸福的思想藩篱。

(三)作品的主旨

两部作品人物形象鲜明、丰满,故事曲折动人,皆以爱情为主题,以追求幸福为线索,将爱情主题与反封建主题紧密结合,分别以喜悲结局为高潮,猛烈抨击了森严的封建礼教等级制度,热情讴歌了爱情与自由,高度颂扬了追求幸福的不屈精神,有着极高的时代意义和普世价值,在东方乃至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闪耀着耀眼光芒。

二、不同点

(一)艺术表现手法

《春香传》以现实主义写实手法设置一系列矛盾与冲突,大量运用中国古代诗词,将春香与梦龙间的曲折爱情故事层层推进,最后达到“灰姑娘嫁王子”的高潮及完美结局。而《梁山伯与祝英台》不同,它以现实主义叙述故事,最后以祝英台以死殉情悲剧性结局、双双化蝶的浪漫主义创造,震撼了灵魂,净化了心灵,增强了传奇故事的艺术感染力,给人以“哀而不伤”的心理安慰与精神寄托。

(二)爱情表达与选择

春香与梦龙的爱是炽热、直接和坚贞执着。梦龙在广寒楼巧遇春香,随即对佳人展开了猛烈的爱情攻势。初次见面便向春香求婚,深夜便拜访春香闺阁,大胆告白自己的爱慕之情。当确认梦龙对春香的真情实意后,相识当晚春香便委身于梦龙,二人结为夫妻,第十章《洞房春情》整个章节对二人的情意缠绵生活给以了详细描述。在梦龙离开春香远赴京城期间,新任府使卞学道逼婚春香为其守厅(侍妾),春香坚贞不屈,无情揭露和猛烈抨击了卞学道的荒淫无道与腐化,以誓死抗争来守护对梦龙的忠贞爱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是含蓄、委婉的,但最终未能守护好。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学习三年,虽暗生情愫但羞于启齿其爱恋之情。直至离别时,才迫不得已将心事托付师娘,私自用玉坠作为定情信物让师娘转交梁山伯。在十八里相送时,多次用言语借物寓意、借景抒情,先是用“喜鹊”“鸳鸯”“一对大白鹅”来暗示梁山伯,后又用黄狗“偏咬女红妆”、井底“一男一女笑盈盈”、观音堂“我与你双双来拜堂”来启发梁山伯,但憨厚的梁山伯终未意识到祝英台的芳心。祝英台虽气但仍碍于情面没有表白自己的感情,互换了随身的纸扇。当被许配给郡守之子马文才时,祝英台虽不满和抱怨,但未像春香一样做出断然拒绝和激烈反抗;梁山伯則显示出顺天由命的懦弱性格,回到家中郁郁寡欢,最终撒手人寰。在封建婚姻包办制度、“门当户对”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中,自由爱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最终通过“双双化蝶”以寄托衷情。

(三)故事的结局

《春香传》中李梦龙状元及第,被封为巡察御史,假扮乞丐暗访民情,大闹卞学道寿宴,罢黜其官职法办,释放牢中冤犯,救出了春香,两人终于走到了一起。春香被封为贞烈妇人,梦龙最后官至丞相,告老衣锦还乡。二人膝下三男二女,皆有高就,累代不衰。《春香传》结尾最终完成了“王子灰姑娘”的完美逆袭,有着古代小说典型的才子佳人完美结局。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员外无法接受门不当户不对的梁山伯,将祝英台许配给郡守儿子。楼台相会后,梁山伯回到家中郁结成疾,不幸离世。祝英台出嫁途中,来到梁山伯墓前悲痛欲绝,投墓化蝶,二人的自由爱情在现实的封建社会无法被接受,最后只能通过凄美的“殉情化蝶”这种虚幻手法来得以实现。

三、作品的重要价值

(一)艺术魅力

《春香传》将爱情故事与社会问题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生动反映了被压迫平民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突出表现了春香与府使卞学道的斗争冲突,深刻揭露了两班贵族和李朝官僚统治的腐朽与黑暗,热情歌颂了人民不畏强暴、勇于反抗的斗争精神。“金樽美酒千人血”使作品凸显了社会政治性,更有积极意义。春香追求自由爱情、个人幸福和人性解放,使整部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芒。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于创造了“梁祝”这个具有中国民间特色的民族化的理想人物。女扮男装,同窗三载,不露行妆,具有传奇性。梁山伯敦厚憨实,深情而又纯厚;祝英台冰雪聪明,多情而又节敛,符合民族的美学理念。同时,《梁祝》保留了民间故事的神话浪漫主义色彩。男女主人公人物单纯,具有朴素美。“十八相送”和“楼台相会”等情节迂回曲折,故事层层推进,富有情趣,情景感人。“殉情化蝶”浪漫主义色彩浓郁,文学艺术表现力更强。

(二)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

两部作品对女性主人公着墨更多,人物形象更丰满,也最为出彩。二人才貌双绝,都是美丽与智慧兼备的佳人。《春香传》中春香虽为艺伎之女,但并未向命运低头,而是习通诗词才艺与琴棋书画。在遇到意中郎梦龙后,春香抛开“门当户对”的世俗偏见,对梦龙的爱热烈、投入而执着;在府使卞学道逼婚时,春香矢志不改,勇于抗争,大胆争取自己的幸福,最终也由艺伎之女蜕变为御史夫人。春香的平等思想,反映了朝鲜平民阶层对提升身份的时代诉求与韩民族的集体性潜意识。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祝英台梦想成为曹大家、蔡文姬留名青史的女才人,向父亲争取赴杭州书院读书的机会,表现出十分难得的男女平等、自我实现的女权意识。祝英台最终以死明志,向封建婚姻包办制度发出最强力的控诉。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古代社会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春香与祝英台都勇于争取平等、幸福的权利,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号召力,成为后人敬仰与学习的女性偶像。

(三)文化根源

两部爱情名著从侧面反映了两国人民不同的民族性格、价值取向等因素。朝鲜和韩国都是半岛国家,在风雨飘摇的封建社会无所依靠,深受“事大主义”影响,民众勤劳、执着、性格刚烈,自尊心和危机意识强烈,追求自我实现与独立意识。中国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造就了顺从、追求“和为贵”的民众性格,推崇中庸思想,将家国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相異的地理文化因素,造就了人物不同的观念和行动。

综上所述,《春香传》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两部古典文学反映了人们追求自由爱情与幸福的美好愿望,有助于揭示部分古代东方文学作品创作的基本思路,虽然都是描写爱情故事,但在爱情审美、民族性格等思想内容上存在较大差异。通过两部作品的比较探析,可以探视两个一衣带水的国家、不同民族文学的特点,领略他们在世界文学中的独特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 韦旭升.朝鲜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2] 赵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M].上海:上海出版社,1956.

[3] 徐英淑,陈艳玲.论《春香传》中的理想人格[J].东疆学刊,2002,9(19),3.

[4] 李春华.《春香传》:朝鲜民族深层文化意识的再现[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8(32).

[5] 程英.壮美的太阳与秀美的月亮-试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梁山伯与祝英台》之差异与文化差因[M].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03):34-35.

作者简介:步志刚(1984- ),男,河北邯郸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河北省邯郸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研究方向:韩语翻译。

猜你喜欢

比较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爱情让我们直立行走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同曲异调共流芳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
解读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