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2020-05-09王双妹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新媒体传播力量异军突起之时,微博渐渐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演变为主流使用平台,并潜移默化的改变他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尤其是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方面更加明显。文章以微博的显性特点作为切入点,综合大学生日常生活习性阐述其特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从而根据微博的影响力,做出相关工作改善建议,为新媒体教育工作开创新纪元,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键词:微博;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
微博是万物互联时代的一个衍生品,在产生初期更是迎合了人们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关注度。微博作为一个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迅速发展着,并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微博的出现与发展不仅仅是因为网络飞速的发展,还是由于我国教育制度之下国内高校的教学体制不一及校内学生们自我自我感知发展、个人魅力散发所需的。站在主观的角度而言,大学生们对于新科技的接受程度远高于普通大众人群,他们更加懂得如何去适应时代的变化、如何跟上发展的脚步。因此,探究微博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这是很有必要的。
一、微博的相关概述
微博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大浪潮之下所应运而生的技术产物,它以气吞万里如虎之势迅速冲击着社会的理念、传统,它的速度如光一般,并且无处不在。它的出现,代表了一种新型的信息交互应用技术的诞生,不仅成为国内受欢迎的自媒体,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们的思想,从而成为了教育界的一个研究方向。倘若需要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微博的成分,我们务必要将微博的特色、作用领域、使用范围摸透,才能将其更加有效的融合到我们的教育工作之中。
(一)微博的内涵
微博,是一个集移动终端与桌面端、博客与社交媒体并被应用于信息交互传递、共享的开放式网络平台。作为一个高频次安装的社交APP,完美的兼容了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在PC端、移动端游刃有余,并且将互联网成功的融合到了移动设备之中,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和感知力。让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微博了解世界各地的新闻、学习各位博主的生活经验、了解全球文化。可以和朋友之间通过微博交流、信息互换、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因为这些功能的存在,微博异军突起锋芒压过了那些传统而又单调的APP。
(二)微博的功能和特点
在各个高校中,微博是连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重要沟通纽带,它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古板沟通方式,提升了交流空间范围从而促进思想教育工作的进行。在目前APP的分类中,他部分功能可以归类为社交软件。
(1)微博的主要特点
第一,“草根”传播。笔者将“草根”群体诠释为“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在微博中,所有的用户都是一样的,没有优劣之分,它不仅可以实现人们内心最原始的欲念,并且还有可能使普通民众变成“草根”明星。站在社会公民的角度而言,微博是一个自由互动的,可以表达自我主观意见的平台。而站在大学生的角度来说,由传统的课堂知识引导向主观交流转变,可以培养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魅力感及成就感,最终提升学生课堂参与的配合性与互动性。
第二,传播快互动性强。当用户一条信息在微博中发出以后,可能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被几万人预览并转发评论。同时,交流方式多样化,1对1,1对N,N对N等多种交互模式,以及固定随机两种模式并行。微博用户日常推送的内容息会出现在个人微博封面上,可以在对方打开微博APP或者进入网页之时就可以立刻看到,并且可以一并刷新用户表中其他新推送的内容。若有好友点评留言或转载推送,博主就会收到推送。从而也印证了微博传递信息的高效性。
第三,现实凝聚性。微博是非常成熟的开源式信息收集社交平台,其全部资源都是开源式交互,使用过程中,用户的积极性和存眷度成为“判定”活动优劣的唯一标准。微博的功能菜单栏里有许多的功能类型可以选择,其中比较热门的栏目就是讨论专栏。微博用户可以通过当前系统中最热门的话题进行讨论,加入到讨论组之中,点评转发。利用专题的功能,微博可以很好的将一类型的事物信息给整合起来,做好资源整合利用。互联网媒体传播速率非常之快,短短几秒钟之内就可以将全球的新闻拢合在一起,加上网友们的参与热度,极大地提高了微博对信息的凝聚力。多样的评论,丰富的资源使得画面感更加强烈。在画面感和便利性的锋芒之下,许多传统媒体悄然失色。
(2)微博的主要功能
微博在各大社交传播平台中脱颖而出,汇集了大量日常必备功能,且在原有基础之上不断完善。微博的主要使用功能包括了:
第一,信息发布的功能。微博在消息发布中非常人性化的优化了编辑界面,与之前的媒体完全不同,微博操作技巧简单,推送操作简单,并且所有用户权限一致,言论自由不受时间地点约束。
第二, 信息传播功能。微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社交软件,它还是个具有交互性的自媒体传播工具。它就类似一个邮箱,组建了一个与周边熟知与不熟知用户的局域网,使用它的关注功能可以代替邮箱发件功能,而被关注则用来代替邮箱的收取件功能。
第三,信息交互的功能。在微博中,信息傳递是单方向的而非双向,无需互相关注亦可进行连线。微博中推送的的留言、转载、回复等功能为使用者的交互行为提供了强大的通路,实现了信息传输,类似一篇帖子与其留言一样,发帖者与用户选择性的评价与回复,与发布者和跟帖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组件成复杂的的虚拟部落”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微博的功能范围涉猎广,内容多样且传播效率快,从很多方面影响着使用者的日常习惯。校园作为互联网用户的大摇篮,占据互联网用户基数的巨大份额,所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尤其是微博时目前的当务之急。尤其是针对大学生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这块重点内容更是出现了新风向标。
(一)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师生交往、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微博用户群体体量是巨大的,为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新的发展风向标,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范围领域。通过在校学生们所推送、转载的消息,推断其思路动向,制定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并且通过微博的互动功能,减少师生隔阂,缩小代沟,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加强对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抵制的意识,有效地提高开展相关工作的效率。
(2)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平等性
按照传统的观念,老师占据着主导地位,用个人主观的强势观念去支配学生。学生则一直属于被支配的地位,只能机械死板的接受老师对其开展的教育活动,填鸭式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对知识的消化变得缓慢。微博的出现为实现思想政治老师和学生间的平等关系提供了一个平等且开源式的沟通平台。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思想政治教育者不再需要俯视学生而是下沉到学生的位置,听学生内心的声音;学生也升华为老师的朋友,不再需要仰视老师,可以与老师沟通自己内心所想。老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和畅所欲言,会加深彼此的亲密关系,从而获得信任理解,融洽的关系也使得老师更加主动更加留意学生的动态,注重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
用户的微博体验之所以能够保持良好的感知,是因为用户在微博网页上具有较高的自由度。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发布内容,并且决定单次内容的主题、长短,是否设置对谁可见等等。微博的使用范围广,信息传输速度快,很容易在不经意间触发用户间的交流而引起互动。而这一行为恰好满足了大学生的需求,为枯燥的生活带来乐趣,让求知欲、表现欲极强的大学生们找到了表现自己的舞台,不知不觉便“上瘾”。老师与学生们利用微博这个纽带,在各自的圈子中交际,渐渐产生交点,并且以该交点为圆心画圆,在圈内发表自己的观点,用各自的看法去渗透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利用点赞数量去判定该看法受大众的认同度。因此,老师和学生都应该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进程并借助现有的新载体在尽可能多的领域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增强它的渗透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所不在。
(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影响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地位受到了威胁
“知行合一”是各大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想状态,在针对马克思主义精神意识形态获取中传递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理念过程也是奠定思想教育工作的一块必不可少的基石,微博的出现,多少改变了这一现状。入门门槛较低且审查力度较小,都间接的影响着教育工作的开展。
(2)思想政治教育的预见性降低
教育工作在互联网浪潮中传播社会主义价值观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微博文化盛行使得当代大学生的思维导向发生了偏移,导致部分大学生为了博取关注而“另辟蹊径”,该行为大大增加了传统教育工作的难度,使得教育工作的判定性愈发难以捉摸。与之同时,微博的用户规模日益扩大,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之中更是爆发式增长,各色各样的信息泛滥,使得信息的管理更加困难,加上管理体制的不完整,监管力度一直无法提升。随着新媒体传播中信息的多样化,教育工作的对象难以捉摸,老师们对学生们所接触的内容更是难以判定其类型。教育对象的随机性极大地影响了思路的规划,使得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教育理念难以规范。高度自由化、社会化的开源模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信息的传递难以掌握。
(3)多元化的内容给大学生带来了巨大的信仰危机
微博是一个各种背景、人文、文化、信息的聚集地。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目前的心智以及对社会的向往使无法筛选他们所该接纳的信息,单纯的接受网络推送的信息,这会导致他们的道德标准摇摆不定,尤其是目前他们的道德行为还尚未成熟。还有一部分人甚至会被这些信息影响并且支配,不再有自己的思想。正如目前所认同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科学的世界观。甚至有部分意志力较为薄弱、道德理念标准较低的学生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之下,对我国特有的文化以及坚定马克思主义精神的理念产生动摇。
三、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如何将微博在投入到未来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去并且发挥它的影响力?如何紧跟其浪潮将其应用之大学生的教育实践工作之中,是老师们不得不去迎接的挑战。
(一)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园对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挖掘不够透彻
一方面,在老师们看来将微博应用于教育工作的未来并非重点工作,其中绝大部分老师并没有把微博加入到日常教育工作中以及将其作为工作载体的意识,尤其在对学生使用微博时的举止缺乏监管力度以及正向牵引,对学生思想心态也无从下手,从而使得微博变成了教育工作的盲区。另一方面,校园自运营的团队对微博定位不清晰,内容固化相对简单死板。全国越来越多的学校开通了自己学校的官方微博,从这一点上也反映出了微博发展的迅速以及教育界对微博的重视,新媒体的影响力极大地冲击着传统教育行业,必须调整自己的姿态去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可是,校园的官方微博如何去定位、如何去运营、如何打造校园形象等成为了普遍难题,使得创新脚步停滞不前。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微博推送信息内容较为僵硬,死板,官方,不够“潮”、不接地气的内容无法得到学生群体的关注,难以提高学生感知。
(2)社會中微博的信息鱼龙混杂
开源类型平台是一把双刃剑,微博作为社交平台中一种新兴新媒体撞击着教育界传统的方式,同时也让学生们面临分辨能力、把控力的考验。微博好比是一个各种人文、背景、文化数据资源所聚合成的大部落,其中也存在着数以万计的不良信息。诈骗信息、暴力色情信息,甚至有些反社会主义、伪科学信息等,对那些抵抗力较弱、缺乏社会经验的学生们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传统的教育方式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一种史无前例且不得不面对的挑战。网络的链接也导致了不真实,管控能力薄弱现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事业造成了巨大威胁。学生在虚拟的世界交往,对各类信息真假的不确定性,现实生活的管控手段无法对网络世界的用户行为做到有效的管制,造成学生群体们的道德意识淡化甚至丧失。
(3)微博自身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微博存在许多教育载体所没有的优势,但是却并没有在现实应用中一一表现出来,比如它的共享功能。在时效性方面,微博一直优于其它载体,他具有更新的实时性,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的迅速准确。由于微博的推送信息质量堪忧,导致高校无法开展递推式的推进方式,也成为了微博快速融入教育界的最大阻碍。
(二)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研究
微博对于校园市场的影响力深远而有巨大,有着巨大的校园市场份额,占比超过40%。高校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下手,充分发挥微博在教育工作中的优势,深入发掘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新方法,将微博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推进力度发挥到最大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的工作众多,涉及范围也很广,强化高校老师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目前的重中之重。因此,如何有效运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的探讨。
(1)提高信息化时代的教育方式适应性
面对新事物、新机遇和新环境时,我们应该具备彼得·圣吉所说的“把自己看作无助的反应者,转为把自己看作改变现实的主动参与者”的果敢能力,进而创造全新的未来。微博作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确实前景并不明亮,在冲击着传统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甚至还伴随着许多从未面对过的问题,正如所有新产品一样,在带来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绝无仅有的、可供探索的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我们依然在探索的道路之上。为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式创新性突破,利用微博是目前最可行的方法之一,教育工作要将互联网思维融入教育,将微博的亮点用于大学生教育工作中,激活大学生们思想觉悟,提高学习积极性,做好教育事业改革道路上的标兵。
(2)实现微博舆论的正向引导
微博的热搜,热门点评会逐渐演变为社会舆论,谣言猛于虎,如果不对舆论做好正向的引导工作,很可能在社会上造成不必要的骚动,对微博的舆论做好正向牵引势在必行。由于信息的多样化、分散性、复杂性,甚至到了难以归类的地步,更应该从大局角度去引导。明确微博舆论的始发点,从源头出发,杜绝不健康的内容传播出来,建立研究机制,明确分工并且责任到人,加强人员培训及风险管控,利用正向内容的传播,将有负面情绪的学生思想引导至正轨。利用微博的互动功能,引导正能量传递,减少负面舆论的传播,为教育工作创造轻松愉悦的工作环境,使互动更为简单、快捷和频繁,思想政治的效用更加明显。
(3)加强对微博网络系统的监管
利用微博在目前大学生生活中的作用以做到借力打力,学校间、老师间的互相协作,为制定微博网络系统监管办法提供可能。借鉴一些国内外优秀的线上平台的监管方案,将官微运用好,加强对学生心理疏导的力度。从学生层面做好正能量牵引,击鼓传花。让大学生加入到监管者之中,让最容易出现问题、基数最大的群体担任监督者的岗位从而真正加强微博系统的监管。
四、结语
微博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创新型自媒体的宠儿,在最近几年间飞速鲸吞用户市场,大有风卷残云的气势,忽如一夜春风来,以排山倒海之势传遍中国互联网的各个角落,甚至是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微博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尤其是年轻一代。在与新媒体的交锋中,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应对新型自媒体泛滥成灾的时代下如牛毛般的网络应用和载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三贴近”,都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该如何跟上互联网的浪潮,抓住新媒体的尾巴使我们需要去关注的。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做好权衡,去其短板,力求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司润霞.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02).
[2] 袁维维.微博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德育研究,2015(04).
[3] 刘佳丽.微博对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学术理论,2016(06).
[4] 熊龙.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贵州:遵义医学院,2017.
[5] 杨淑芳.微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01).
[6] 李宏博.现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7] 朱妍妍.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15.
[8] 姚奎栋.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9] 张行行.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3.
[10] 周萍.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11] 胡文静.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12] 曲军.微博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新闻传媒,2015(10).
作者简介:王双妹(1995- ),女,江西吉安人,硕士在读,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