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特色小镇建设的困境与对策
2020-05-09景建丽
景建丽
【摘 要】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小区域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张掖市甘州区平山湖蒙古族乡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基础和民族情調,整合平山湖的优势资源,依托平山湖大峡谷旅游景区,建设富有蒙古族文化的特色小镇,挖掘喀尔喀小镇建设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对策,以期为少数民族特色小镇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特色小镇;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196-02
随着2016年建村[2016]147 号《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正式出台,特色小镇的建设呈现井喷式发展,与特色小镇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不断被丰富。以蒙古族地域风情户外休闲运动小镇定位的喀尔喀小镇,依托平山湖大峡谷于2017年9月开始建设,预计到2020年整体完工,至2019年9月,喀尔喀小镇的基础设施和主体项目基本完工,富含蒙古族元素的特色小镇全貌基本形成。
一、特色小镇的发展背景
特色小镇在带动区域快速发展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城镇化建设方式的转型,使得特色小镇成为各地区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式,越来越多的地区相继采纳建设特色小镇的建议且部分地区已经采取行动,以期推动区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三部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的建设目标[1],大力支持特色小镇的建设。依据三部委的指示,各省也纷纷出台适合本省发展实际的特色小镇建设方案及目标,进行特色小镇的建设。
二、喀尔喀小镇的建设现状
张掖市是一个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多年来大力发展旅游业,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随着大众旅游需求的增长,民俗民族游成为一大旅游热点,民俗民族色彩浓厚的民族地区成为大众旅游的理想之地。喀尔喀小镇的建设是张掖市、区两级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打造丝路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重要举措,主要依托平山湖大峡谷旅游景区进行生态牧区建设、品牌形象塑造等。位于平山湖大峡谷景区入口的喀尔喀小镇规划用地面积43.84万平方米,从2017年建设至2019年9月,小镇的主体建筑和主要项目已经竣工,且已进入试运营阶段。喀尔喀小镇总体规划分为四个片区,分别是综合服务区、现状保留区、蒙古风情区和草原游乐区,现阶段主要的道路交通组织、给水排水系统、电力电信系统等都已完成,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要。
三、喀尔喀小镇建设的区位优势
(一)良好的地理区位
旅游城市的同一特性是交通便利,道路交通和航空交通能满足不同地域人们出行的需要。张掖市由兰新铁路及国道312、227线贯通,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的兰新二线横贯全境,张掖机场于2011年11月1日正式通行,开通西安—兰州—张掖往返航班、张掖—重庆往返航班,更有张平公路专线连通张掖市到平山湖的交通运输,道路交通和航空交通打开了进入张掖旅游的通道,大交通的发展和完善为各地游客进入河西旅游提供了条件。
(二)雄奇的旅游资源
张掖境内有冰沟丹霞、七彩丹霞和平山湖大峡谷三处丹霞地貌旅游景点,经实地调查得知,游客对平山湖大峡谷评价最高。平山湖丹霞大峡谷以“雄、奇、秀、美”著称,现设置两条游览路线,分别是探险道和骆驼道,能满足游客探险、猎奇、欣赏、参与体验等需求;人祖口景区、东山寺景区、东大山景区都有古老的文化传说遗迹;此外,平山湖地貌是典型的荒漠草原地貌,禁牧政策的实施使得植被进一步恢复,悠悠草原,辽阔壮美,奠定了草原生态旅游的基础。
(三)古老的蒙古族文化
平山湖蒙古族源系今蒙古人民共和国戈壁阿尔泰(省)喀尔喀部落,是蒙古族古老的部落之一,民国时期一些外蒙古蒙民迁居平山湖地区,到1949年平山湖地区有喀尔喀蒙古族24户132口人[2]。平山湖地区是农牧交错带,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相互碰撞交融,生活于此的农牧民既有农耕文明的特征,又有游牧民族的习俗。同时,张掖是古丝绸之路的重镇,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在此相遇,影响着当地居民的信仰,形成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
四、喀尔喀小镇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喀尔喀小镇的营建还在进一步完善,独特民族风情是小镇的灵魂,雄奇壮阔的平山湖丹霞大峡谷是小镇的重要依托,尽管喀尔喀小镇拥有优势资源,但是由于特色小镇建设至目前没有完备的理论依据,喀尔喀小镇的建设也是在借鉴和摸索中一步步向前推进,其中一些细枝末节还未完工,小镇建设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不足。
(一)喀尔喀小镇建设中的困境
1.充满现代化商业气息
喀尔喀小镇民族定位的是蒙古族,但小镇的主要项目细节并没有以蒙古族特色渲染,反而充斥着现代化商业气息。小镇的住宿除了蒙古民宿外,其他酒店宾馆均是现代都市风格的建筑。商业区三层商服的外体风格以蒙古族元素装饰,鲜明的蒙古族纹案衬托出小镇的民族风格,主要为游客提供餐饮,而实际上的商服还是以现代化都市商业为主,缺乏民族性;集装箱宾馆和列车宾馆已经背离了蒙古族元素,毫无民族特色。
2.蒙古族民众参与少
平山湖虽说是蒙古族乡,但是蒙古族土著居民不到200人,都市生活的便捷吸引更多的人去城市谋求发展,年轻一代对蒙古族文化的传承意识越来越淡薄,导致古老文明的传承出现断裂,蒙古族喀尔喀部落拥有的古朴醇厚的文化随着传承人的减少而不断流失,有些甚至消失而无迹可寻。现居平山湖地区的蒙古族民众比较分散,对民俗节庆活动的参与缺乏积极性,对遗存相关仪式的举行也是只注重形式而不关注其精神内涵,很多活动有形而无灵,对游客没有精神上的震撼,导致很多游客都是一次性消费。
3.季节性强
很多地方特色小镇开发商对特色小镇建设地的实际情况不加了解,只知道盲目跟风[3],出现“千城一面”的困境,开发商不注重前期调查和规划而盲目开发,脱离当地实际。喀尔喀小镇最明显的发展困境是季节性强,尤其是西北地区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降雨稀少,四季分明,平山湖大峡谷的旅游期是每年五月到十月,因受气候限制每年十月到次年四月是闭营期。小镇开发只看中了平山湖大峡谷的优点,并没有考虑平山湖地区的季节性限制。
4.缺乏人才聚集机制
特色小镇作为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平台,承载着诸多功能,集聚人才是特色小镇的功能之一。喀尔喀小镇的基础建设已经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的各种需要,但是小镇处于前期运营阶段,对于人才引进没有相关优惠政策,高质量人才在小镇定居的可能性低;同时喀尔喀小镇距离市区60公里,虽有张平公路,但没有往来的专项车辆,对于刚刚入职的人来说,交通限制了出行;此外,喀尔喀小镇的精神内涵并没有真正建设起来。因此,喀尔喀小镇现有的条件仅仅满足了人的基本需求,而无法满足人们自我实现的需求。
(二)提升小镇建设品质的对策
1.凸显民族特色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旨在依托大城市周边或者农村集聚区,立足于乡镇或者农村,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拥有独特文化的创新集聚平台[4]。喀尔喀小镇是以蒙古族喀尔喀部落为文化定位的少数民族户外运动小镇,蒙古族是游牧民族,传统的那达慕大会是在草原上进行的,在平山湖草原上举行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那达慕的传统三项是可以在小镇内举办的,喀尔喀小镇内建设的骑射场完全可以满足小镇游客观赏、参与、体验的需求。敖包节是蒙古族祭祀天地日月和大自然的节日,有隆重的仪式,仪式结束后人们便举行赛马、摔跤、射箭等民间娱乐活动,并与亲友邻人共同享用蒙古族美食。这样的活动能给游客带来心灵上的崇敬,喚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刻认知,从而让喀尔喀小镇拥有内在精神与外在形式的双重吸引力。
2.打破时节限制
季节性是旅游城市的短板,喀尔喀小镇更是如此。当下人们的出游心理受各类宣传影响较大,其中最主要的途径是网络扩散。经过调研获知,有七成游客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微博、新闻推文等了解到旅游资讯的,这些网络推文往往会将景点风光最迷人的图片、视频等发布到相关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出游的选择。平山湖是典型的西北荒漠草原,四时美景各有风韵,旅游旺季固然能吸引众多游客,淡季也可以通过民俗活动、独特的西北风光、户外运动等吸引游客。南方游客观赏、体验北方冬季的好奇心理为淡季喀尔喀小镇的经营提供了契机,淡季可以推出主要面向南方游客的活动,以此保证喀尔喀小镇经营的连续性。
3.引导土著居民积极参与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风貌的特色小镇,本地土著居民的参与会大大提升其建设质量和速度。土著居民对地方特色更加了解,懂得如何才能体现地方民族最原始、最淳朴的人文情怀和民俗文化。小镇在经营建设方面吸纳当地居民的参与,完整展现当地民风民俗。以少数民族风格为主的喀尔喀小镇,应该凸显蒙古族特色,除了建筑以蒙古族元素修建以外,店面装修、服务人员的服饰、商品外包装等也应以蒙古族元素点缀。但外在形象的包装只是视觉享受,重要的是要从内在灵魂方面打造特色小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注重文化内涵,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小镇的精神内涵建设置之不理。没有文化内涵的特色小镇徒有其表,没有真正的吸引力,很难带动游客的二次消费。小镇的文化建设方案虽然由专业人士设计,但真正的参与者应以本地土著居民为主,使其发挥小镇最核心的文化内涵。
4.利用政策聚集人才
小镇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高端人才,引进外来人才,为小镇发展注入新鲜活力。小镇完成基础建设之后,要进一步发展品质。目前,特色小镇的发展迅速,为避免特色小镇发展后劲不足,引进高端人才助力特色小镇的品质建设成为建设喀尔喀小镇的一大要求。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平台,特色小镇兼具集聚人才的重要功能,力在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创新发展平台。决定特色小镇走向的是人才,小镇要通过政策对高端人才进行聚拢,为小镇的发展积聚力量。
参考文献:
[1]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EB/OL] .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607/t20160720_228237.html,2016.
[2]平山湖蒙古族乡志编纂委员会.平山湖蒙古族乡志[M].张掖,2009.
[3]杨涵,冯子业.特色小镇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园艺,2019,(17):141-142页.
[4]邱继贤,王贺港.以文兴业:文旅融合时代下旅游特色小镇建设路径探究[J].商业经济,2019,(06):63-64页+9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