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产动画电影主旋律叙事表达研究
2020-05-09周美玲
周美玲
【摘 要】我国新时期动画电影大多以输出主旋律价值观为主,为我国民族文化、民族观念走出国门提供载体。本文从叙事表达方面详细分析了主旋律价值观如何与新时期动画电影《风语咒》相结合,认为将主旋律价值观注入富于现代性的叙事方式中,更能让观众接受,也更易于表达。
【关键词】主旋律动画;叙事表达;《风语咒》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11-0070-03
一、主旋律動画与叙事表达
1987年3月,在全国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电影主管部门首次提出“突出主 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从此,“主旋律”影视片的创作成为中国特色文艺现象。主旋律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特殊类型,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中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邓小平同志曾说:“一切宣传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电影。”近年来电影产业逐渐资本化并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跨国别、跨区域、跨文化的现象成为电影市场的主要趋势。在文化交流、价值观表达方面,动画电影尤为突出。在早期的中国动画创作中,人们就认识到了动画的教育意义,诸多研究者提出应该从文化角度去创作动画电影,把中国动画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但是,如何才能创作出植根于民族文化而又能准确表达价值观的动画电影呢?早期的动画电影受革命氛围影响,往往以正反势力的对抗为主,通过简洁单一的叙事方式塑造机智勇敢的主人公来表达传统主流价值观,如《哪吒闹海》《葫芦兄弟》《天书奇谭》等。在当代和谐社会价值观主旋律文化氛围的影响下,动画电影大多通过表现正面人物的成长过程来传达价值观,在叙事过程中不但有正反势力的对抗,还添加了主人公在个人情感和生活细节上的描写,力求叙事整体的真实性、丰富性和艺术性,如《宝莲灯》《大圣归来》《风语咒》等。
二、《风语咒》的叙事特点
(一)多种题材包裹主旋律内核
早期的动画叙事主题往往是以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和传统伦理道德为主,题材大多选自革命战争、神话、寓言和历史故事。由于早期的动画电影受众一般为儿童,时代的特殊性和群体的特殊性要求动画电影必须具有很强的教育性。从对动画主题的解读上来看,选题集中在家喻户晓的英雄故事与神话故事之中,这些故事往往伴随着对美好品德和美好愿望的向往与憧憬。从对叙事方式的解构上来看,叙事结构单一,通过正反两方的二元对立表现正直勇敢的主人公和美好的结局,并利用故事情节来反映日常生活,使儿童从中受到一些基本的思想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电影受众的变化与观众审美趣味的改变,那些耳熟能详的神话、寓言及文学经典已不能激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激情。现代动画电影早已脱离政治教育的本质,成为了商业化的产物,虽然主旋律动画电影的教育性依然存在,但一味生硬刻板的说教已经无法留住观众,同时也无法达到输入价值观的要求。因此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以娱乐作为外壳,借助当代具有代表性的主题与题材进行包装,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达到传达价值观的目的。主旋律动画电影在主题与题材的选择上,偏重于英雄成长故事,在英雄成长的过程中反应道德伦理与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并穿插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的事件,故事整体的主题表达与叙事方式不脱离现代生活,以此让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达到影响人、教育人的目的。
现代动画已经步入叙事要素多元化的时代,除以往传统的动画题材之外,又出现了魔幻、科幻、武侠等或多种题材融合在一起的新题材,求新立异的动画电影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如《风语咒》,将武侠与魔幻主题相融合,通过独特的创意带给观众新奇的视听享受。《风语咒》虽以武侠与魔幻作为主题,但其中包含了亲情、友情、爱情等多方面的题材,在现代的情感态度表达里包裹着主旋律价值观的内核。其中亲情最为突出,主角朗明的母亲梅姐借助朗明听力灵敏的优势,在赌场上帮自己赢钱。看似不着边际的做法,实际上是为了买药让朗明复明。在药物效果甚微的前提下,不惜变成献祭的罗刹许愿让朗明复明。朗明了解真相后,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一群发狂奔跑的罗刹中寻找梅姐。这样动人的情节以及影片整体对朗明与梅姐之间亲情的细腻刻画,极易使观众产生联想,从而与影片产生共鸣,达到在叙事过程中传输主旋律价值观的目的。
(二)“重感情”的主旋律角色塑造理念
主旋律动画电影能准确传达出价值观念,离不开角色塑造。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创作的重要艺术理念是,主角或重要人物的塑造追求立体化、多维化,避免扁平的意识形态,不对其无限神化和偶像化。近年来主旋律动画中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加强主角在性格、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塑造,力求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的“圆形人物”。在对人物进行正面描绘的同时,也会给这个人物增加一些寻常“英雄”所不具备的性格特点,如胆小、冲动等,从而使人物整体形象更加生动。这些独特的性格特点在叙事过程中往往被设置成剧情发展与转折的关键点,推动故事发展与人物成长。
在《风语咒》中,主角朗明是一个充满义气、意志坚定的正面人物,除了描写其正面的形象与行为外,也表现他在日常生活中的市井气息,比如在集市上和小孩讨论侠岚、用富于现代特色的广告推销方法贩卖侠岚印、在赌场上帮助梅姐获胜等,这些对人物“反面性格”的描写意在塑造贴近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但是主旋律文化观念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必定是正面积极的,在后面的情节发展中,着重刻画朗明在亲情、友情、爱情等方面的行为与心态,展现其富于生活气息的个人特色,并以朗明与母亲深厚的感情作为推动故事发展的线索,细腻刻画朗明对父母深厚的爱,并通过故事情节揭示影片感恩父母的价值观。影片中对朗明父母的刻画也偏向于东方传统的亲情观念“愿意为孩子付出所有”。这两种情感相辅相成贯穿整个影片,在无形中影响着观众的情感,激发观众想象,使观众联想到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也达到了宣传主旋律价值观的目的。
(三)主旋律价值观支撑视听表现形式
科技带动着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各方面发生巨大改变,但主旋律动画所传达的价值观念与表达的思想内核始终不变。当今主旋律动画借助现有的动画技术,不断成熟和完善,极大拓展了主旋律动画电影的表现形式和制作手段,使动画电影的优势和魅力得以成倍放大。现代视听表现技术为主旋律价值观进行包装,使宏大崇高的价值观变得贴近生活、通俗易懂,主旋律观念深入人心并与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产生共鸣,使得近年来主旋律动画在艺术价值上与观众口碑上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风语咒》秉承了电影的视听表现技巧,但又不局限于僵化的法则、原理,运用动画电影强大的视觉表现力和自由度,以及武侠动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不断拓展其视听维度,把主旋律价值观与故事情节充分融合。《风语咒》在表达主旋律价值观上能如此顺畅自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风语咒》借助了电影的方式表达人物之间的情感与联系,运用情感推動情节发展。在亲情上,梅姐为了让朗明的眼睛复明,变成了罗刹,袭击村子,引来了侠岚。在爱情上,苏兮为了救朗明而自杀,朗明万分悲痛,借助悲伤的力量成功施展出风语咒。以人物之间的感情推动情节发展,不但增强了影片感染力,还在人物互动上传达了无私奉献、勇于抗争、提升自我等主旋律价值观。另一方面,《风语咒》开场通过富有民族特色的水墨动画将其世界观的抽象性和不易传达的思想内涵表现出来。水墨在营造空间和叙事方面具有独特的表现力,水墨这一类自带民族印记的表现形式与动画结合,在无形中给影片烙上传统文化的印记。镜头画面有规律的组接和水墨视觉元素的合理调度,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力,对主旋律价值观的传达具有辅助推动作用。
三、《风语咒》的叙事方式
(一)多种叙事视角推动主旋律传播
早期的主旋律动画电影为了让观众易于领会作品蕴含的正面主题与价值观,影片往往只设置一个主角,通过正反分明的二元对立方式讲述一个单一事件,大多按历史时间顺序从头至尾进行演绎,没有过多的副线、旁支。但是到了现代,观众在各种商业电影复杂多变的叙事模式的影响下,单一的叙事模式就显得过于乏味,更无法通过叙事来打动观众,传达价值观念。当代主旋律动画电影向商业电影学习,寻求创新之道,开始尝试多元化、多维度、多角度的动画叙事手法,设置多个主角、多个时空、多种叙事方式,使其相互交融,并借助音乐、对话、场景氛围变化等多种元素进行叙事。《风语咒》中主要使用了顺叙、插叙和多种时序切断顺叙的叙事方式,丰富了故事线索,使故事曲折回转、波澜起伏。与此相关联的还有在插叙与顺叙相互交替的同时使用声画对立的叙事方式,在苏兮被灵力控制的时候,朗明讲述了一些快乐的故事来缓解苏兮的痛苦,他一边讲述一边回忆,但回忆的场景与讲述的内容完全相反。回忆里他被小朋友欺负、家宅被毁、父母失踪,还因为手掌上的假侠岚印而被排挤。但他讲出来的是他小时候受欢迎、家庭和睦,并通过了侠岚的选拔考试。这样充满戏剧性与反差的声画对立的叙事方式,在无形中增加了影片的悲情色彩,唤起观众的同情心与思考,同时为朗明最后成为英雄等后续剧情进行铺垫。
《风语咒》还通过对比同一空间在不同时间的变化进行叙事。朗明在与梅姐平分生活费的时候,梅姐埋怨朗明的父亲早早去世迫使自己成为艰辛的单亲妈妈,这时朗明开始回忆小时候一家三口的温馨场景。回忆里明亮的光线、一家三口幸福快乐的画面,与平分生活费时昏暗的蓝紫色光线、孤单的母子二人形成鲜明对比,这样过去与现今的时空穿插、心理时空与现实时空的转换增强了影片的戏剧性与表现力。《风语咒》探索多视角叙事,把全知全能型叙事与个人化视角叙事相互转换,通过朗明这条主线与苏兮的支线、多线并行、增加回忆片段等,使故事曲折回转、波澜起伏,进而增加影片情节的感染力,在不知不觉中和观众建立起情感的桥梁,为输出无私奉献的亲情、至死不渝的爱情、纯真深厚的友情等主旋律价值观做铺垫。《风语咒》复杂丰富的叙事方式拉近了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与观众产生了情感方面的互动与交流,使观众沉浸在影片当中,为主旋律价值观的输入提供了有效条件。
(二)叙事表达“主旋律化”
新时期的主旋律动画电影已逐渐找到合适的叙事方式来宣扬主旋律价值观,那就是讲好故事。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积累,神话、寓言、童话等都可以为主旋律动画电影创作提供创作源泉。而如何选择故事,如何构架故事,如何运用恰当的叙事机制讲好故事吸引观众,是当前主旋律动画电影创作的关键。一直以来,国产动画电影受上世纪动画电影的影响,都以教育性为主,叙事方式生硬刻板,急于将影片所包含的价值观念传达给观众。在当代以娱乐为主和欧美动画垄断院线动画市场的影视环境下,主旋律动画电影为了争取生存环境,获得更多关注,不得不加入一些当代流行元素进行包装,试图脱离僵化的说教叙事方式,努力尝试运用多种叙事手法传达主流价值观念。并在叙事过程中强调坚持“中国学派”做法和民族化的风格,与欧美动画电影形成鲜明对比,极力做到“用自己的话讲自己的故事”。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最常见的叙事模式有成长式和英雄式,这种叙事模式下的主人公大多被设置为普通人,通过一系列情节发展发现自己的价值,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成为“英雄”。
《风语咒》中的朗明早期只是一个用手中疑似侠岚印记招揽生意贩卖侠岚印章的小商贩,通过梅姐失踪这一线索,踏上了寻找梅姐失踪真相与修炼自我的旅程。在梅姐变成罗刹、苏兮为救他而死的刺激下,使他明白了“风语咒”的真谛,并成功施展出风语咒救了大家。普通人通过努力也能成为“英雄”的价值判断一直深深烙在我们的民族文化中,而朗明这一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也是中国传统文学所惯用的。熟悉的悲情主人公形象与具有现代特的色叙事模式,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从而产生归属感,对主旋律价值观输出具有一定的帮助。
(三)主旋律价值观激起文化认同感
新时期国产动画电影的精神核心一直以来都离不开主旋律文化。这种对主旋律文化表达的热切诉求,一方面来源于新时期国家建设的主要方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让中华文化活跃在国际舞台中心;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动画电影教育意义的重视和观众对主流文化的诉求。外国动画电影的极具增多使观众更希望在影院中寻求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念归属感。为了宣传当代主旋律价值观,国产动画电影相较于其他国家的动画电影,更侧重于寻求故事表现的思想意义和表达民族的核心精神。如《风语咒》中的人物都具有甘于奉献、心系苍生、临危不惧等性格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充满侠义情怀,人物之间的对话也偏向文言文,这些民族化的特点都给《风语咒》烙上了传统的印记。但是,只有传统印记还不足以宣传主旋律文化,这些传统印记还必须与当代叙事模式相结合,要做到贴近观众生活、与观众产生共鸣。《风语咒》整体的时空设置与人物的情感态度、语言行为是不相符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这样两极化的设置正是当代观众对新时期主旋律文化以及对国家民族文化强烈诉求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对于国产动画电影主旋律叙事的创作来说,主旋律文化的充分表达,最重要的是将影片所表达的精神文化和价值观念与当下的主流文化环境相合,避免一味“炒冷饭”和刻意说教。
近年来,主旋律动画电影叙事不断实践与发展,使影片精神内涵与叙事手段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也更容易唤醒观众内心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影片传递新时期的主旋律文化,也使得主旋律动画电影成为新时期动画电影的主流。
四、结语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沉淀了大量的文学艺术成果。这些成果使我国动画电影掌握着大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资源,为动画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这些文化资源如何与电影叙事方式结合,又如何传达主旋律价值观,是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风语咒》的上映对武侠类动画电影产生了许多鼓舞,也丰富了新时期主旋律文化的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我国新时期主旋律动画电影应当积极探索当代文化背后的深层次精神内核,并与丰富多彩的传统元素相结合,在动画叙事手段的帮助下传达主旋律价值观。《风语咒》中对于亲情、爱情、友情的刻画,反映了当代观众情感的诉求。同时,影片中捍卫世界和平与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新时期中国“伟大崛起”的全新注脚。
在当代动画电影发展的过程中,时代的推进和全球化的发展在无形中影响着动画叙事手法的改变。新时期的国产动画电影在主旋律叙事表达方面应注重时代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还需要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精神,更应该对主旋律自身的特点进行整合,为主旋律叙事方法开拓全球视野,使主旋律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钟丽茜.主旋律影视的叙事方式和美学意蕴[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
[2]娄桂滔,韩宇.动画专业与影视[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
[3]韩栩.动画试听语言艺术属性的拓展应用研究[J].电影文学,2012.
[4]葛玉清.对中国动画电影的反思与展望[J].电影评价,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