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兰娟,救命20天

2020-05-09魏晓文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年2期
关键词:李兰娟农历院士

魏晓文

如果不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在武汉肆虐,或许有很多人根本不熟悉她的名字。

17年前的SARS,人们记住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17年之后的2019-nCoV,更多的专业面孔注定要被人们铭记,有临危受命抗击过非典的“国士”,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的“执牛耳者”,有曾研制重组埃博拉疫苗的女少将,也有中医治疗领域的顶级科学家。每一个人都头顶“院士”之名,在此时急赴武汉,只为做一个“医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位列其中!

她是一位顶级专家: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同时她也曾是一名正厅级官员:执掌浙江省科技厅10年、浙江省科协5年。如今,她还是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

2015年,李兰娟院士兼任《科技创新与品牌》编委会副主任,已经陪着我们的刊物走过了1800多个日日夜夜,成为我们为读者解读科学、为学界呈现专业的坚强后盾和国士智囊。我们今天梳理这位老人废寝忘食的20天时光,它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医务工作者为国赴难的勇气和付出,它的背后也是成千上万科技工作者抗击疫情的努力和决心。

█ DAY 1  |  2020年1月18日  农历腊月二十四

1月18日,李兰娟与钟南山一起抵达武汉

比外界熟悉这张面孔的时间要早,也比外界掌握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的时间要早。1月18日,作为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兰娟和钟南山一起踏上了去往武汉的列车。

一位84岁,一位73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国难当头,慨然赴行。

一行6人傍晚到达武汉,他们的任务是对疫情进行研判,然后向国家卫健委、国务院进行汇报。

此时除了风暴核心区武汉,外界还基本处于平稳状态,人们急着回家过年。李兰娟依旧穿着那件暗金花纹的深蓝色外套,那是她为数不多的“礼服”,至少已经穿了4年时间,参加全国两会穿着它,参加重要活动穿着它,接受媒体记者采访还是穿着它。

很少有人知道,就是这位穿着朴素的老人,在17年前对浙江省的防治提出并采取了系列创新性措施,实现了该省医务人员零感染率,杜绝了第二代病人,重症病人得到有效救治。其还率攻关小组成功培养分离出SARS病毒并完成全基因测序;首次发现PBMC中有复制型SARS-CoV存在,对揭示“非典”发病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19日,专家组的行程重点放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

█ DAY 3  |  2020年1月20日  农历腊月二十六

距离除夕只有4天,媒体一则消息的传播让全国突然进入了“疫情时间”。消息的核心是钟南山和李兰娟列席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会议部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今天回望,很多人将这天称作此次疫情事件的关键点。的确,就在这一天,人们听到了院士说武汉疫情存在人传人现象,人们也记住了与钟南山院士一起的,还有一位女院士,叫李蘭娟。

19日晚上,李兰娟和钟南山等专家飞抵北京。上午,参加国务院会议;下午,和钟南山院士一起就公众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确定人传人”,“无特效药”,“14名医生已经感染”,钟南山作出了这样肯定的判断;“武汉应该采取‘不进不出措施”,“冠状病毒感染要作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李兰娟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武汉,顿时从一片祥和转为红色预警!全国为之一惊!

█ DAY 5  |  2020年1月22日  农历腊月二十八

凌晨两点,李兰娟连夜从北京赶回杭州,早上八点准时出现在医院。她一边工作,一边密切注视着千里之外武汉疫情的发展情况。

确诊440例,死亡9例。这是国家卫健委第二次公布统计的全国疫情信息数据。24小时,新增确诊病例149例。

刻不容缓,李兰娟再次向国家提出武汉封城建议。

在SARS期间,李兰娟就是以果敢稳重著称。

时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党组书记的她半夜接到电话,杭州市一医院有3位疑似非典病人。当晚3位病人确诊,杭州市召开紧急会议,李兰娟提出一个大胆且极易引起非议的决定:立即将确诊病人的亲属和所有接触者全部实施隔离观察。其中一位患者所住的“在水一方”公寓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大范围隔离区。由于早期传染源得到很好的控制,浙江省在SARS期间没有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事件,也没有出现“二代感染”的病例。

这次的封城建议,她的决策也异常坚定,“我天天在观察各个省发病的情况,如果一旦各个省有第二代病人,或者武汉出来的人还在传给其他人,那就必须控制武汉出来的人”。

█ DAY 6  |  2020年1月23日  农历腊月二十九

上午10点,武汉封城。

李兰娟的每一份建议,都是其过往经验沉淀的精髓。

武汉封城的同时,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危重症患者全部集中在浙大附属第一医院治疗。没有人会认为这些措施与李兰娟没有关联。

浙江省位于湖北省的东南方,两省之间最近的地点相距仅196公里,浙江省省会杭州到湖北省省会武汉距离为800公里。浙江省为全国确诊病例数量第二大省,但时至今日,该省报告死亡人数为零。

李兰娟在2013年抗击H7N9病毒的时候,就创建了一套救治策略,这一策略在危重症病人的抢救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时,她是浙江省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坚强战士,也是媒体向社会科普防治疫情的智囊,她开始不断接到媒体的采访邀约和访问,包括CCTV、新华社等央媒大咖。

也是在这一天,浙江省科协党组率先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应急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疫情应急科普工作方案,并要求11个市同步成立应急科普工作领导小组,科普网络逐级向基层延伸覆盖。近水楼台,名誉主席李兰娟的“新型冠状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温”“新冠肺炎答疑10问”等相继发布,话题阅读数达到16.1亿,仅李兰娟访谈一文阅读数就突破5600万,单条视频观看更是突破6000万次。

█ DAY 7  |  2020年1月24日  农历大年三十

1月24日,中午11点,李兰娟从杭州飞抵北京。

她在北京的午餐是一份外卖,不过面对特殊的日子,特意点了一份饺子。

与三天前的议题基本相同,这次是参加科技部紧急召开的关于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相关的科学研究部署会议。

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没有人忽视李兰娟专业的力量。她是目前国内感染病学科唯一的女院士,2013年禽流感爆发后,她带领团队在5天内便确认了新型H7N9病原,第一时间向全球公布基因序列,利用反向遗传技术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禽流感疫苗种子株,避免了一场席卷全球病毒传染灾难。

会议开始之前,李兰娟接受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董倩的独家专访。

会议结束已是日暮,李兰娟决定返回杭州。去机场的途中,她发了条苦中作乐的朋友圈:今天我轻松了,可以不烧年夜饭了,由郑院士替代,手术刀改厨刀。

李兰娟的丈夫郑树森,中国工程院院士,医术精湛的肝移植权威专家,国内多器官联合移植事业的先驱。他们两人一起创立了“树兰医学杰出贡献奖”,奖励和提携在医学科研和临床领域取得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中国杰出科技人才。

一家两院士,同门双天使。

除夕9点多,李兰娟从北京返回杭州,佳节夜半,灯火可亲。她的晚餐是在机场吃的,还是一份饺子。

█ DAY 9  |  2020年1月26日  农历正月初二

官方公布确诊病例1975例,累计死亡56例。

此时除了武汉,湖北的多座城市相继封城;全国的多个省份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待在家里的人们,几乎用全天的时间关注疫情动向。

李兰娟接到了异常多的电话,接受董倩采访的疫情如何防控的专题前一晚在央视播出,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位老人就是武汉封城背后的“推手”。很多人开始关注并认识李兰娟,就源于这次采访。

节目中董倩很犀利地问她,为什么要提出武汉封城的建议?是基于怎样的研判?

李兰娟耐心地作了解释:社会经济、疫情控制……

她的普通话并不算好,但是依然很努力地把每一个字都说清楚。

董倩问“武汉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他们要隔离多久?”

她的回答温和而坚定:“新发病人明显减少,甚至新发病人没有了的时候,就可以解除了。”

█ DAY11 |  2020年1月28日  农历正月初四

晚间9点半,李兰娟又出现在央视《新闻1+1》节目,这次与她对话的,是白岩松。

李领导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分离出了新型冠状病毒的毒株。通过分离的毒株,可以测试病毒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尽可能筛选出合适的治疗药物。

李兰娟的实验室就设在浙江省收治危重症患者的浙大附属第一医院,她每天除了诊疗患者,更重要的任务是紧锣密鼓地开展科学研究。现在,这个实验室分离到8株病毒,其中几株非常适合做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后,浙江省率先启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应急攻关,由李兰娟领衔、浙江大学实施以及由省疾控中心为牵头单位开展了两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该省启动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的8个省自然科学基金的专项研究。

此后,李兰娟成了电视屏幕上观众熟悉的面孔,在节目中回答老百姓最关心的一些话题。

第二天傍晚,她又挤时间接受了新华社的专访。

█ DAY 15  |  2020年2月1日  农历正月初八

短短几天,全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1万例,湖北占了7成,武汉则多达三分之一。

上午参加电视电话会议,李兰娟了解到更多不利情况,武汉医院危重症患者较多,病情严重,需要人工肺等支持治疗。此刻,中国大量顶级专家先后紧急驰援武汉,用最专业的医学知識为救援工作“问诊把脉”。73岁的李兰娟临时决定带队驰援武汉,冲到抗疫的最前线。

参加国务院会议时,李兰娟就已经向国家提出,可以随时带队支援武汉。

她匆忙回家,简单收拾随身行李,下午2:15点赶回医院,和团队成员们汇合准备出发。

一场简单的出征仪式后,支援团队一行5人,包括感染科、重症监护、人工肺治疗方面的专家踏上征程。

“我现在做好了长期在武汉奋战的准备,与那边的医务人员共同奋斗,把病人救治工作做好。”李兰娟准备出发时说,“至于什么时候回来我自己还没考虑过。”

国士出征,不念归期。

丈夫郑树森特意将妻子从家里送到单位,再从单位送到机场,灾难突如其来,只能舍了小家顾大家。

杨绛在《我们仨》里说:“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

治病救人,是夫妻俩这辈子最大的乐事。

"妈,等你回来!"

儿子郑杰也在朋友圈发了这样几个字。

█ DAY 16  |  2020年2月2日  农历正月初九

凌晨4点35分,由上海南开往重庆北的Z256次列车停靠武昌车站,李兰娟带领的5人医疗团队抵达武汉。

吃过早餐,李兰娟就召开会议,和各个医院的专家,基层的管理者见面,把她对疾病的认识告诉他们。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是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危重患者的定点医院,李兰娟带领她的团队,与来自浙江、四川、辽宁等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一起,共同商讨诊疗方案。在这里,收治了16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危重患者。

下午3点开始,李兰娟赶到湖北省卫健委,通过电视电话会议与钟南山等专家及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修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等多项内容进行了三个小时左右的研究讨论。会后,她就“武汉市当前疫情的发展情况、诊疗方案修订进展”等问题,又接受了中央广电总台记者的采访。

舆论成一把双刃剑,人们从此端熟稔一幅面孔,社会也由此端曲解众多争议。

当天对于宠物是否会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治的解读,李兰娟从科学角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被很多传播故意曲解,开始宣扬宠物会传播病毒。不过当日双黄连口服液被抢购一空时,人们还是记住了她的倡议:没病不要乱吃药!

█ DAY 18  |  2020年2月4日  农历正月十一

立春。人们期盼的拐点并未到来,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仍在加速攀升。

中央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提出调集一批应急方舱医院、再增加2000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并于当日晚到位。

下午,已经在抗疫一线工作3天的李兰娟宣布,团队在武汉发现阿比多尔、达芦那韦在体外实验中对新冠病毒有抑制作用。

这是最令人振奋的消息。

除了公布这项研究成果,李兰娟还提出抗艾滋药物克立芝对新冠肺炎治疗效果不佳,且具有毒副作用。她建议将阿比多尔、达芦那韦两款药物,列入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

这已经是73岁老人在抗疫一线连轴转的第18个日夜。这一天,跟随她的医生曝出她“太逞强”,每天只睡3小时。

“李兰娟每天只睡3小时”的话题很快就登上热搜,阅读量数以亿级别计。不少网友评论:一位73岁的老奶奶挡在14亿人前面,让人既敬佩又心疼。

她曾说到,家里人都担心我,其实我身体还是蛮好的。

是啊,家里人都担心她,全国人民都在担心她。

她除了是院士,她还是女儿,妻子,还是母亲.....

█ DAY 20  |  2020年2月6日  农历正月十三

这是一个叫做“极光财经”的微信公众号注册的第二天。

这个自媒体注册后只发表了一篇文章,《李兰娟院士重磅推荐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只经过体外细胞初步测试》,矛头直指李兰娟。

李兰娟或许没想到因为自己的睡眠会登上热搜,但她更没想到发布研究成果后会冒出负面消息。

尽管团队给出了具体的实验数据,推荐药物是科研人员对自己阶段性科研成果的一种“官宣”,但经过层层解读后,事件走向了另一種方向。自媒体曝出“新药为其儿子名下公司出品”,文章很快达到10万+阅读。

这篇文章,很快被认定为谣言,账号被封停。但其中关联仍持续发酵。

针对谣言,李兰娟予以明确回应:“杭州华卓公司是人工智能公司,和药毫无关系。树兰医院的工作人员也称,树兰医院和杭州华卓公司都没有生产药物的能力。”

一个新号,0粉丝,冷启动,10万+,让一位本该收获鲜花和掌声的老人,却在口水中不得不站出来辟谣。

20天,这是生命极度脆弱的的20天,在跨越两个时间坐标承前启后的时节,代谢成有史以来最安静,却最不安心的春节。

20天,这是全世界拯救生命的20天。辛苦有,满足也有;收获有,委屈也有。即便灿若国士,也在这白驹过隙的时光里饱尝了苦辣酸甜。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

在这20天的抗疫战争中,那些最勇敢的人,他们是超负荷应对的医生护士,他们是守卡测温的警察保安,他们是同舟共济的外卖小哥,他们也是自我综治的乡村大叔。战疫的每一个角落,都实实在在发生着各种各样令人感动的事情,这是一个人的力量,也是一个国家的力量。

猜你喜欢

李兰娟农历院士
追思本刊前主编茆智院士
院士寄语
院士寄语
小学生收到李兰娟院士回信
李兰娟:“肠”治久安
李兰娟与郑树森 比翼双飞四十载
儿子眼里的李兰娟院士
2020农历庚子年鼠年
贵州各地节庆一览
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