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英语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
2020-05-09李建平
【摘要】 英语听力是语言习得的基础。就目前现状而言,相比于说读写译,听力理解更是学生的弱项。本文剖析了构成听力障碍的诸多因素,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扫除听力障碍的对策。
【关键词】听力理解;因素;对策
【作者簡介】李建平,无锡技师学院。
听是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手段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最广泛。从教学角度来看,向学生提供适量的英语听力材料及听力活动是扩大学生语言输入量的必由之路,但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 在听说读写译五个环节中,学生最大的软肋是听。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听力理解呢?
一、听力障碍的因素
1.语言知识。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 英语单词的读音有强弱之分。强式指单词的基本发音形式。一个单词只有一个强式,但可能有好几种弱式。虚词一般出现 在句中非重读位置,因而它们的弱式更为常用。如果学生不了解这种音变或不会正确使用弱式,英语听力就会倍感费力。例如:Here→are four→eggs,one for→each→of →you. 句中多次连读,并在特定条件下加连续读音[r]School→is→over. 词汇、语法以及背景知识等也是听力理解的必要条件。在听材料时,听者不仅辨音,而且对连贯句子进行同步准确释义。
2.语速。听力材料的录音速度显著影响着学生对所听内容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听力落后的原因是录音速度太快,跟不上。美国之音播音速度大约每分钟100至120个词;《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录音的语速大约每分钟120个词。若对学生按低于这一语速进行实际训练,必将不利于学生语感的涵养。
3.听力习惯。在听一篇连贯短文或对话时,学生总是力图听懂每个单词、每个句子,遇到一时不理解的词句就不停地思索。另外,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许多学生不能直接用英语同步理解所听材料,而是借助于中文,中间经历了一个“心译”过程,无形中就增加了理解的中间环节,感觉好像只有这样才算作理解。这些习惯是听力理解的大敌。
4.信息处理能力。由于听力内容的题材、体裁、词汇、语言结构、语速等方面的不可控性,尤其是不可能随意地重复所听内容的限制,必然要求听者在短时间内充分调动自身的联想、归纳、分析、综合。听力理解过程包括连续性读音(输入)、意义判断(信息加工)、存储记忆、输出等阶段。教师根据学生的输出结果(听完材料后作出的多种反应)来发现他们听力理解的绩效。学生反应的敏捷、准确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所听到内容(连续性语音所表达的有意义的信息)的存储记忆情况。
二、扫除听力障碍的对策
摆在教师面前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帮助学生逐步把听力障碍降到极小值。
1.循序渐进,授人以渔。通过听力测试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缺漏和问题所在,为制定训练计划提供依据。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贯穿一定量的听力测试题,形式不拘一格,可采用听写、辨音、问答 、选择、填空等题型。
听力训练计划应具有一定的长期性、系统性及阶段侧重等特点,即听力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练习形式的构思与设计。在第一阶段针对学情就某一问题(比如辨音、语群感知或对某一现象的敏感性)及时组织集中训练。
2.扩大知识面。英语的背景知识涉猎面广,除了详介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外,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有关史地、传记、风土人情方面的书籍。课堂上可依教学内容讲一个小故事,听一首英文歌,既避免形式单一,又激发学生的听力欲望。
3.播种好习惯。通过设计有效的练习形式,向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例如:可结合听短文和对话,要求学生填写所缺的词组,引领学生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个个词群,而不是一个个词。在学生听之前,先浏览题目,小中见大,从数字、动作、时空关系、人物关系等细节升华到对主要信息(中心思想及主要事件)的提炼。
4.强化心理素质。学生听力测试时因盲目紧张而出现头脑中短暂空白的现象,或因为没有听清一题而导致下面几题因走神分心而失分。根据这些情况,平时就必须鼓励学生树立信心、放松心情。当然,过硬的心理素质需要学生长时间自觉地去调控,最后达到一种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如遇未听懂的题目暂时放弃,聚精会神聆听下一题。
5.训练听力技巧。学生听力的改善,除了扎实的基本功,还需要一定的听力技巧。听力过程是一个对语言信号的复杂加工过程。多数学生感到听力障碍的主要原因是语速太快、夹生理解、记忆失控。其实,这跟缺少系统的听力技巧训练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教师要以切实的手段来引发学生强烈的交际意识,最好借用原版电影或真人模拟对话等视频录像与听力相结合的模式来实施教学。录音机等辅助设备缺乏交际能力赖以发展的艺术仿真或生活真实的情景,不利于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如果教师把听力融于视频录像,说话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和姿态等体态语也可减少听话人理解的难度,更容易整理接收到的一连串语言直至选出正确答案。
参考文献:
[1]张芳.平顶山市八中高一年级英语学习困难问卷调查及应对措施[D].华中师范大学,200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