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分析
2020-05-09李敏甄
李敏甄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计划经济思维,听障生思想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听障生思想政治“供给侧”的教育改革问题,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能够提供一定的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听障生 供给侧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受计划经济办学思维的影响,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办学观念较为封闭,管理方式行政化,课堂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效率一直都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供给侧”式思想政治教育强调多元办学、精准供给、管办评分离,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出来,极大限度丰富了教学资源,能够使听障生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1计划经济思维下的听障生思政教育现状
1.1管理方式行政化
行政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学校内部的行政化管理。(2)政府对于学校的行政化管理。在行政化的学校中,政府对于学校的管理过于严苛,事无巨细,教学服从行政、下级听从上级,无论是学校的资源分配,还是教学、招生工作,都由政府管理。这些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可言,成为了政府的一项管理工作。基于这样的行政管理方式,学校思想教育的管理与教学等方面的工作由不同部门负责,没有将教学规律作为管理的依据,而是根据行政逻辑进行管理,从而扭曲了教育的目的与价值,逐渐失去了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价值本位。
1.2办学观念封闭化
为避免听障生伤害他人或受到伤害,将其组织起来安置在一个封闭的空间,这样就在听障生与健听人之间竖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虽然能够为听障生提供一时的安全,但却将其与现实世界分离开,使其无法像健听人一样亲近社会、走近自然,生活变得单调乏味,这样听障生在将来是很难融入社会的。目前很多特殊学校都对这种封闭式的办学理念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2听障生思政教育的困境
2.1管理僵化,教学缺乏活力
基于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素的运行较为分散,有着独立性、封闭性的特征,且缺乏互动交流,效率较低,没有根据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教育管理各自为政,根据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活动,从而影响了整体效果的发挥。很难将教育的活力激发出来。
2.2教学效率不高
受封闭办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听障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外部世界相隔绝。教学往往只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简单的宣传,因而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听障生获取知识需要通过视觉和手语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很难对这种手眼相传的教育模式以及理论到理论、文字到文字的内容提起兴趣。
此外,听障生就业问题反映了思政教育低下的问题。我国的就业模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逐渐由原先包分配的模式转化为双向选择以及自主择业模式。听障生在就业过程中,最先考虑的问题是自由度以及兴趣,并且需要家庭与政府的共同帮助。听障生的就业需求与就业指导课程同社会现实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2.3与需求偏离,缺乏学习的动力
思想政治教育不僅是政治统治的需求,也是人类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然而很多特殊教育学校目前对于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有失科学性,没有紧密联系实际,通常只进行知识的传授,或是补偿缺陷。课程资源匮乏,没有开展社会实践课堂以及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往往是机械的向学生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学生学习的方式就是死记硬背。基于这种情况,学生的需求很难得到有效的满足,学习动力无法充分的调动起来,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3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探讨
3.1分离管办评,将教育的内在驱动力激发出来
目前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评判,往往是学校自己负责,因而导致学校逐渐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冲破这种局面,将管办评工作分离开,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不断提升。教育部门应对特殊教育学校予以宏观的指导,确保教育目标的明确,给予学校充分的教育自主权,而不是直接干预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要结合自身特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计划,并对教学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
3.2精准供给,满足听障生的实际需求
实践表明,要想使需求端出现的问题得到有效稳定解决,往往需要从“供给端”中寻找问题。听障生思想政治教育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思想教育供给方式没有与学生的需求接轨。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应根据听障生的实际情况,以“供给侧”为切入点进行教育改革,通过精准供给而使听障生的需求得到有效的满足。
3.3丰富教育资源
听障生思想教育活动的“供给侧”教育改革,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将丰富的教学资源提供给听障生,并对其教育选择进行不断的优化,采取多途径共同教育的方式,促进听障生思想政治水平的不断提升。课堂是听障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把握好课堂这一主阵地的作用,结合听障生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开展创造性的教学,以教材为基础,适当融入一些生动的案例、图片以及视频,以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此外,还应引导听障生与外界多接触,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充分的应用,通过这些平台和教师、和他人进行沟通,以便更好的融入社会。
4结束语
总而言之,特殊教育学校应将听障生的实际需求作为教育的依据,结合听障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供给侧改革工作,确保教学的科学有效,最终促进听障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婷婷.听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02):126.
[2] 党建强,刘建平,鞠晨.思想政治课教学对听障学生的教育作用和影响[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5(05):44-46.
[3] 解彦青,刘雪莲.特殊教育学校听障学生职业教育的研究[J].中外交流,2019(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