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增值评价的认识及反思
2020-05-09杨丽
杨丽
摘 要 在社会对高校质量问责的压力下,增值评估作为一种学生学习成果评估模式逐渐兴起并冲击忽视人才培养质量的传统评价体系。增值评价旨在测量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获得的增长,回应公众提出的学校教育到底为学生成长提供多少贡献的问题。
关键词 增值 增值评价 增值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威廉·桑德斯博士在田纳西州大学提出用增值评价的方法评价基础教育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并在1992年作为田纳西州教育改革进行的重点得到贯彻执行。近十多年来,其广泛影响逐渐扩散至高等教育领域。
1增值评价的内涵
增值评估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其一,增值评估是一种分析考试数据的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测量教学质量。上课的时候制定了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经过某一门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达到一个怎样的成果。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周测量一次,或一个月测量一次,与之前测量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学生增长的幅度。同时也可以将每次测量的成绩与事先确定的目标进行比较,得出与最终目标的距离。其二,通过审核学生从前一个年级的考试成绩的增长,研究人员可以预测学生在某一年级增长的成绩。其三,增值评估可以展示某些学生,如注册代数课的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还是比预期的进步要小,抑或是我们的期待超过了他们的极限。其四,利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可以查看过去几年的情况,从而了解教师或者学校对学生获取成就的长效影响。将过去几年教学的情况与目前学生情况比较,如果学生保持相同的水平,说明教学水平差。以上对增值评价的界定多是从增值评价某一方面的作用为出发点进行阐述的,对于就某一具体方面理解增值评价具有很大的引导作用,但就增值评价的整体内涵而言有失全面。
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增值域增值评估提出自己的理解。所谓增值,就是评价时将学生入学中的学业水平一并考虑,用以比较入学时与接受学校教育后成绩增进的幅度。增值性评价分为两步:首先根据各校的生源质量、学校设施、师资水平等得出一个输入值;其次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得出一个输出值,输出值与输入值之间的差就是增值。
2增值评价方法
2.1直接评价
主要通过测量和比较学生在两个不同的时间点上,如入学时和毕业时,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来评价大学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该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大学学习成效评价模式”,以“测验”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方法是:每年一次,测验对象是通过抽样选择的大一和大四学生,进行90分钟的能力测试。也有一些大学选择纵向测试,首先针对大一学生进行施测,并等到大四的时候再施测一次,进而比较大学四年之间能力测验分数的增长。测验内容着重于以下几个领域:批判性思维能力、科学与定量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交流能力、评论和辩论的能力。测试题分为两个大的部分:Performance Task和Selected-Response section。Performance Task部分向被试者介绍问题或冲突的现实情况,要求学生承担相关角色以解决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根据文档库中提供的信息推荐一系列行动。完整的CLA + Performance Task在库中包含四到九个文档,学生有60分钟完成任务。Selected-Response section中学生回答25个问题:10个评估科学和定量推理,10个评估批判性阅读,并评估学生批评论证的能力。学生要在30分钟内完成此部分。在命制试题时,与标准化测试不同,CLA提供的是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真实情景,呈现出一系列可以用于分析、判断的信息,同时提出具体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全部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
直接法的优点是提供了一种直接测量大学学习成效的方法,测量结果可服务于多样化的目的,包括问责、州政策制定、大学自身的改進等。该方法还考虑到了学生入学时的差异,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大学以此改进自身的评价模式和基准。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结构效度方面缺乏专业知识评估;在工具效度方面不能测量个体的增值成果;如果学生通过教育未有获益,他们是不会付钱去接受教育的。此外,测试还有干涉大学自治之嫌,许多教师和管理者仍在抵制州政府层面对学术事务、学习结果的评价。
2.2间接评价
该方法不是直接去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是测量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经历和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大学在促进学生学习和学业成功方面的相关举措。通过这些中介变量的测量预测增值的结果。该方法一般采用调查法,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调查内容涵盖了大学生就读期间几乎所有的学习行为,包括课程学习、与教师的互动、同学之间的交往、社团参与、如何利用教学条件和各种资源等。如美国皮尤慈善信托基金会发起的“全美学生学习投入调查”,就是一项针对全国范围内四年制本科院校学生投入高层次学习和发展程度的年度调查。该调查始于2000年,旨在提高大学对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视程度。NSSE通过开发的五大指标,包括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教学经验的丰富度、校园环境的支持度等来考察学生的参与度与大学学习和学业成功的关联度,通过收集学生在本科经历的42个方面的自我报告,来评价大学的教育质量及与其他大学进行对比。除了NSSE外,还有大学生经验问卷调查,以及专门针对研究型大学的加州大学本科生就读经历调查问卷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为大学了解自身优势和劣势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有利于大学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为大学决策提供依据,提高大学服务学生的质量,回应社会问责。但间接法不能测量学生实际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发展”并不能替代客观测量法所测出的结果,还需要与其他类型的数据相互补充。
2.3事后评价
该方法不是测量大学期间或毕业时的增值,而是测量学生工作一段时间后,高等教育给学生实际工作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其大学学习期间的增值进行评价。如通过校友访谈,了解大学教育经历对他们工作和事业成功的影响;通过雇主访谈,了解学生是否具备了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国家中学后教学改进中心设计的“大学就读成果调查”。该调查始于1999年,主要对大学毕业后6到9年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工作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能力,并让其来评价大学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这些需求,从而考察大学教学的增值。目前,美国的很多州立大学一般每年都进行类似的调查,用毕业生的反馈来改进教学。
该方法的优点是将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有效对接起来,充分考虑了大学教学成效滞后性的特点,避免了单从就读期间或毕业时进行增值判断的片面性,符合大学教学实际。缺点是由于时间长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很难从中梳理出大学本身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3增值评价的反思
3.1增值评价的意义
增值评价的兴起撼动了美国传统的评价体系,改变了大学以往过多的以“输入”为标准、以经验判断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模式。逐渐构建起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可显现证据为基础,以教育过程、成果和绩效为核心的一套新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增值评价是对美国以往高等教育评价模式的超越,促使高等教育评价真正回归学生本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质量,对美国当前的高等教育评价模式及教育质量观的转变起到了奠基性和引领性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增值评价关注学生在大学中的经历和体验,学生投入学习的意愿,学生的学术参与程度,与教师、同伴的积极互动,学术氛围的营造,支持性校园学习环境的构建等。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业成功的机会,成为“有目的的学习者”。对大学而言,增值评价促使大学更多地了解学生学术活动、社会活动的参与度、学生的学习结果、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判断预设目标的达成度,以此服务于学校战略决策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新、课程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等,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对政府、社会公众而言,大学通过增值评价,收集学生学习结果、自我报告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政府和公众对大学问责的需要,增加了大学运营的透明度。
3.2增值评价的阻碍
当前,增值评价面临的障碍主要来自文化和技术两个层面。在文化上,主要是大学对“学习評价”提法的抵触。大学组织的松散性、目标的多样化,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成效的滞后性,大学教师工作的自主性、相对自由性等,都与明确目的性、系统性、高效性的评价文化有诸多冲突。因此,增值评价的深入开展还必须寻求评价文化与大学组织文化的契合点;在技术层面上,增值评价的测量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的增值有很多维度,究竟应选取哪些关键维度来衡量增值?究竟如何收集质量信息?在测量方法上,尽管上述提到了直接法、间接法和事后法,但几种方法在具体的测试内容、操作和结果应用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相互衔接还有待进一步探讨。增值评价还面临着如何平衡内部机构改进和外部问责两大目的,如何评价不同大学给学生带来的不同增值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智泉,罗映霞,赵楠.美国社区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方法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5,36(07):70-75.
[2] 王小青.高等教育增值评价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5):60-7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