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分析

2020-05-09郭彬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0期

郭彬

摘 要:财务风险是行政事业单位不可忽视的问题,因为财务风险的可预知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对自身情况的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防范和控制风险,保障单位的正常运作。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完善监督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建设等实用性建议。

关键词:财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0.042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管理逐渐成为风险管理的核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防范措施来规避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就能有所警惕,从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风险的控制,另外,行政事业单位也应该加强其在资金循环应用方面的风险控制,规范资金运用能够减少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1 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意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引起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影响单位的正常运作,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降低风险,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合规合法地开展工作。

1.1 控制财务风险能够保障合法合规地开展工作

合法性和合规性是行政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目标。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单位内部各项工作的过程中,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行政单位在工作中应当严格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工作能够合法合规,更好地履行好为公众服务的责任。

1.2 控制财务风险能够保障资产安全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措施防范财务风险,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等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维护和保障单位的正常运作,防止重要的资产被浪费甚至任意挪用,给行政单位造成严重损失。只有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才能较好地利用和保护国家财产。

1.3 控制财务风险能够保障财务信息真实完整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编制财务信息反映经济活动。行政单位的财务会计报告和相关的会计资料能够反映公共资产的使用情况,了解相关负责人履职尽责情况。单位的财务风险过高可能会导致财务信息不够真实完整,影响对单位正确评判。应该积极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其更加公开和透明,帮助领导部门做出恰当的决策,使群众更好地了解单位的具体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提升行政单位内部管理的水平。

1.4 控制财务风险能够有效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

行政事业单位掌控着国家有限的公共资源,在分配和使用公共资源时,应该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地应用公共资源。行政单位的相关负责人因为种种原因出现疏忽和错误,甚至透过漏洞徇私舞弊,进而损害人民和国家的利益。目前我国行政单位出现财务风险的现象日益突出,由于一些行政单位监管不力等各种原因,导致了很多决策失误和徇私舞弊行为,让国家财产遭受严重的损失。党风廉政建设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所以应该创建科学化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

2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

2.1 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缺乏充分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在实际工作中,很多财务人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财务风险的危害,不了解财务风险的严重后果。很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没有意识到潜在的财务风险,财务和预算编制方法仍然采取传统的方式,没有采取最新的财务软件和系统,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关系不明确,缺乏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分工太过模糊,各个部门应该履行的职责不够明确,特别是在资金的管理及其使用方面尤为明显,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资金流失现象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得不到充分的保证。

2.3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在很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制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决策时根据经验或者决策者的主观印象进行决策。在行政事业单位分析项目可行性的过程中,不能科学判断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和外部环境,也不能准确判断行政事业单位未来的发展,从而造成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巨大缺陷。

3 防范和控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建议

3.1 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

很多财务人员没有意识到财务风险的严重危害,不能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防范财务风险并制定有效措施。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风险管理水平,强化他们的风险意识,使其能够全面地认识财务风险。财务部门的负责人应该正确评估财务风险以及可能造成的严重影响。单位财务人员应该具备准确的判断能力,并发现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准确估计这种风险会给单位带来的损失,同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财务风险进行准确合理的判断。并将财务风险的严重影响传达给相关部门,充分调动整个单位的积极性,共同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

3.2 完善监督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升监督部门在单位内的地位,给予监督部门部分特权,促使各科室积极配合监督部门的工作。例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规定监督部门直接由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工作事项直接上报单位领导等。另外,应当充分的利用政府网上信息公开平台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的官网,加强工作的公开化,为公众提供充分了解政府工作的平台。同时应充分利用公众监督平台,谦逊接受群众的意见,与公众多交流充分了解民情,既能客观的评价自身工作成果,又为公众监督提供了畅通平台。

3.3 加强内部控制建設

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复杂的产权结构和制度安排,行政管理使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成为负责人履行受托经济责任的范畴。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实现预期目标,降低财务风险。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并不完全相同的业务类型、管理模式以及组织结构,在设计和执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应该针对单位的差异性确定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全面了解行政业务的基本情况、内部控制环境以及各类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根据单位特点、单位性质等具体情况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方案。

3.4 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各部门具有不一致的目标,可能发生不满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一般来说,行政单位主要通过人事参与来实现对经营业务的控制和统一协调。应该特别关注授权审批制度和职责分离制度,避免管理缺陷。监管人员搜集充分、适当的证据,检查和验证行政单位的经济资料,确定其符合既定标准的程度,对行政业务的合法性、公允性发表意见,并出具报告。

3.5 强化财务风险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重大经济决策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财务风险,应当结合单位内部的具体事项设计决策制度,强化财务风险管理。在决策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制度规定的流程,尤其是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必须以身作则自觉遵守重大经济决策制度。财务风险管理应该结合资金管理、决策管理等具体业务,单位的财务人员应该认真学习财务风险管理,积极配合各部门进行重大决策。在重大的经济事项决策前,单位的领导之间应当提前进行沟通和交流,严格进行可行性分析,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决策。

参考文献

[1]胡贵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9,(08).

[2]张生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管理分析[J].财经纵横,2018,(10).

[3]丁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建设与执行[J].财会学习,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