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的节拍

2020-05-09孙丽丽

躬耕 2020年4期
关键词:介子谷雨时节

孙丽丽

惊蛰,春天的开场白

惊蛰一到, 雨来了,小草醒了,睡在泥土里的虫子也醒了,泥土下开始涌动生命的节奏,清冷沉寂一冬的田野,浮动起春的气息。阳光明亮起来,自然界的一切渐渐有了生气。

冬日灰暗的天空渐行渐远,蓝天白云,把天空衬得那么澄澈深远。大地,远山都像刚洗过,有一份纤尘不染的洁净,人也变得精神多了,阳光疏疏穿入窗棂,春光真是明媚。

“惊蛰”二字,总让人想起睡眼惺忪的小虫子,被远方初始的雷鸣唤醒了。这时,燕子要归来了,沉睡的青蛙醒了,昆虫要破蛹,蛇要爬出洞,杨柳枝吐出芽儿,风筝飘向了天空。天道运行,自有其规,节令就是命令。

不经意间,路边土缝间的蒲公英,探头探脑挤出了两朵金黄的小花。春阳温暖美好,地气氤氲上升,远山含烟,村上人家散散地分布着,一种平旷的阳气萌动其间,人亦变得简洁,几只小鸟欢快地鸣啾,一两只鹁鸪静静地在地面上走动,温文尔雅。

此时麦苗开始返青,嫩绿苗儿在春风下轻轻摆动,放眼望去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这时你若低头闻一下,有一股青草夹带着泥土的清香,这种清香是让人陶醉的。一夜之间,杨树花密密麻麻地挂在枝头,杨树花开得奔放,倒挂在树上毛茸茸的迎风飘扬,宣示着杨树的繁盛花事。

小河边的柳树枝条开始变得柔软,不知什么时候,枝条上冒出了一个个米粒般的嫩芽,那嫩芽探出小脑袋,窥视这陌生的世界。难怪古人赞道:“春色先以柳荫归”。我顺手折下一支柳条,熟练地用手拧来拧去,抽出里面白色的枝条,做出一支属于春天的笛子。我把柳笛放在唇间,于是春天的歌声就响起来了。

惊蛰时节,迎来了绵绵雨水,仿佛生命之水打开了,滋润着干涸了一冬的土地。

农家有谚语:“惊蛰雷鸣,谷米成堆”。如果雷声在惊蛰当天响起,就昭示着今年的庄稼会获得丰收。如果过了惊蛰,临近春分都未听到响雷,那就会因缺少雨水而影响一年的收成。所以,农民是一定得留意惊蛰这一天的气象,为一年的忙活心存准备。“银丝飘万缕,红楼听春雨。心系农耕苦,惟愿仓廪足。”无论预兆如何,辛勤劳作的农民,都期盼有一个好的年景、好的收成!

惊蛰,意味着农事拉开了序幕,农谚云:“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平静的乡村,蛰居了一冬的人们,舒展筋骨开始忙碌起来。家乡种植大面积的果树,果农们要在第一场春雨之前,把腐烂的果叶当作肥料施在树根旁,为果树蓄积养分,树与树间的空地上,也见缝插针地种上菠菜、茼蒿、生菜、小白菜等。

在这惊蛰里,母亲开始拾掇起她的小菜园,撒些草木灰等肥料把土翻新,种下黄瓜、西红柿、豆角、小青菜等,这时菜园里的韭菜,露出嫩嫩的芽尖,菠菜新生出几片嫩绿的新叶,小葱儿开始探嫩黄的头来,菜园里尽显春色。

惊蛰时节,北方民间素有吃梨的习俗,只因梨与“离”谐音,意思是让病痛“离”身体远一点。春寒料峭,空气清冷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功效。家乡盛产酥梨,皮薄汁多,甜脆爽口。惊蛰这一天,母亲将梨削去皮,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再加入生姜片、冰糖和适量的水,用微火缓缓熬煮,直至熬成黏稠的梨羹,用碗盛出,再放入蜂蜜,屋内立时飘溢出浓郁的香甜气息。

朋友问我,今天吃什么?我答:冰糖蒸梨韭菜饺。朋友回复:极好。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冬眠的昆虫是被春雷惊醒的?但生物学家考察发现,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土地开始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就是说惊蛰过后,已进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春天了。

说起桃始华,就记起了诗经里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三月,桃花就要开了。如果说能够代表春天的花,非桃花莫属。提起桃花,不由想起唐伯虎那首著名的《桃花诗》,唐伯虎对桃花情有独钟,晚年他用卖画挣来的钱修建桃花坞,自称桃花庵主,写下了很多与桃花有关的诗。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二月的一天,雨后,唐朝诗人韦应物,悠然地走在乡间的土路上,看到许多农人在忙,牛也在忙,春草萌生,心有所触,写下了《观田家》。小时候也有这样的记忆画面,我不会干农活,但我会割草,喂牛喂羊,新鲜的嫩草,牛羊们最喜欢。

每至惊蛰,脑海里总浮现家乡田间阡陌,斜斜的雨丝漫天飘洒,绵密深长。雨天的时候,母亲不下地,和伯母对坐着,一边闲谈,一边做布鞋。母亲与伯母好似明清木版书插图里的人物。我则喜欢用碎布缝“春鸡”,用五彩線作尾巴,雨滴敲击着屋瓦,有一种天道悠然的幸福。

人在春天里,笑容会多一些,眼里也有明亮的春光。谁家姑娘,倚着楼阁,春心萌动,写着春天的诗句,寄给心爱的人。谁又是谁心头的惊蛰,他说,你也是惊蛰,一见你我心头轰然如雷,哗啦啦冰河破碎,我心底的爱意复苏。惊蛰降临大地,就像我遇见你,我想陪你走过二十四节气,从惊蛰至小雪大雪,我们一路到白头。

初晨,一缕朝阳斜射在爬满露珠的小草上,我想起我的恩师,他就像我人生的一次“惊蛰”,唤醒我多年沉寂的心,“你完全可以走得很远……”像一声春雷,惊醒了我庸碌的心。

惊蛰一到,自然界的声、光、色,顿时就有了生气!苇岸说:“到了惊蛰,春天总算坐稳了它的江山。”惊蛰,不过是春天的开场白,好戏在后边。自惊蛰这天出发,到下一个惊蛰,你要等着我对你说,我一直在追赶春天。我等待着桃树始华,等待着几声黄鹂鸣翠柳,等待着姹紫嫣红,莺歌燕舞繁华的春天。

此时风变得柔软起来,空气渗出几分清新,漾起几分暖意。不知名的小鸟站在枝头上,鸣叫着冲向天空,与另一只鸟儿一唱一和,鸟儿似乎在恋爱。

春雷始鸣,蜂蝶醒了,我的心也被春天惊醒了,谁还舍得睡在这么美好的春光里。

惊蛰过后,植物就会野蛮生长,以迅雷之势,走向花开遍野,草木纵横。听到黄鹂鸣叫,春天就会行动起来了。

“雷声响,万物长。”惊蛰过后,田野不再寂静,一些臃肿的麻雀羽毛渐渐开始柔顺,他们开始飞向田野,这时柳条吐绿,陌上花开,草木都披上了绿色的外衣,小虫子们活动了起来。桃红梨白的日子就在眼前,小青蛙跳出了水面,呱呱乱叫,一起来春天里凑热闹。乡间的农家新犁,犁出新鲜的泥土。

清明之清

一群大雁自南归来,排成春天天空的诗行,田野里麦田泛绿,空荡的原野变得柔润丰盈起来。当天空越来越蓝,东风越来越暖,清明就向我们走来。

古人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所以叫作“清明”。清明,虽然是祭祀先人的日子,也是草长莺飞的日子。泥土泛着清新的气息,草儿绿了,柳条儿在春风里轻摆,柔媚如少女轻歌曼舞,小鱼儿在水中绿柳旁悠然地打着圈,涟漪如流光。

春天要数油菜花,油菜花像个野丫头,春风一唤,就撒开脚丫,奔跑如风扯开金黄的地毯;这时蚕豆花羞羞答答,在做着一个紫色的梦,花儿像藏着的一个个小耳朵,在倾听着春风。

春雨如丝如雾,天地间万物如同淡淡的写意画,忽隐忽现,我似乎看到烟雨深处一枝杏花斜逸出来。这让我想起多年前,一个眼睛清亮如露水的小丫头,挎着小竹篮在田野里挖野菜,小鸟的清脆叫声,含着春天的气息。远山如烟,斑驳绿苔的山谷里,有满是生气的大树和小草。小丫头就是我,那时小小的心那么清明,也不懂,“雨足郊原草木柔”这样美好的诗句。

以前听老人们说,春分过后是清明。现在想来,它似乎讲述了一个哲理。只有太阳直射到黄经,才有昼夜等长,这样阴阳才平衡。阴阳平衡,才能清明。

其实,在清明之前的两天,还暗藏着一个寒食节。唐代诗人卢象有一首诗,叫作《寒食》,诗中有两句话:“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这个“千秋一人”,讲的就是忠义之人介子推。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寻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让人上绵山搜找,却没有找到。这时有人出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就会自己跑出来。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不见介子推出来。有人在山上看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后来清明节这一天为寒食节,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唐朝羊士谔曾诗情画意地描写,清明这天走出家门,去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上巳”,即农历的阳春三月。踏青春游是点缀人生,“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苏轼在《东栏梨花》里却冷静地告知人们,桃红柳妍,清和晴明,正是人间销魂时,但人生匆然如春光,要学会珍惜。

江南清明前后有吃青团的食俗。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青团多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

一种茶叫清明茶,每年清明时节,采茶女戴上尖尖的竹笠,摘的是茶树的嫩芽,每芽只拣取一叶,细细的叶芽,慢慢从指尖聚到手心,从手心丢进背篓,一天也采不满一小篓。清代《陇蜀余闻》载:“蒙顶贡茶从唐至清千多年里岁岁入官,年年进贡,以供皇室清明会祭天祀祖之用”。制茶过程任何一步的疏忽,酿的错都难以挽回。清明茶,在思念故人的节日,似乎在提醒我们谨慎做人,自己不要把自己绊倒。

清明节正是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时节。在屋内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都渴望到野外走走,看看海棠花开,看看桃花吐芳,看看春江水暖鸭先知。只在田野转悠也没意思。这时节,古人还发明了许多游戏,荡秋千、蹴鞠、放风筝等,让安静一冬的人们,活动一下筋骨。

清明是一位智者,让人们看破:死只是一个假象,春来草自青,就像春分过后,杨柳依然,庄子说得好,天地賦予形体让我承受,赋予生命让我劳累,赋予衰老让我安逸,赋予死亡让我安息。活着是一件乐事,死去亦安然,如“归”家园,视死如生,这是庄子的安详和智慧。

季节在嬗递,生与死,湮灭与辉煌,一切自然难以逾越。

“山水”同在为“清”,“日月”同在为 “明”, 清明这个节日,道尽了天地秘密。清明看上去是节气,其实是人格,具有山水精神的人格,具有日月精神的人格,才是完整的人格。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一场又一场的春夜细雨,让万物清朗明净,春光也明媚如水。

谷雨如丝

谷雨时节,山色空蒙,天气转暖,天与地之间透着一派闲适与宁静。

谷雨时节,梨花飘落如雪,菜花仍在盛开,麦子开始向上拔节,仿佛十二三岁的少年;蒲公英仰着太阳似的小脸,绣花似的扎在田埂上,田里有着溶溶的流水声,水声里含满了春意。蝌蚪在温暖的水里欢快地游着,河边芦苇生出尖尖的芽,田野里鸟雀在欢叫,不远处的一棵椿树上,黄莺在婉转啼鸣。

谷雨是一个迷人的节气。此时麦绿如油,山碧似烟,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地涌现出来,如浪一波一波。水边的垂柳,已经长满了绿叶,柳梢可以温柔地拂弄着闪着亮光的水面,田野的绿嫩到让人心疼,雨下一阵,又下一阵,远山和村庄罩在这微雨中,一切是烟朦胧雨朦胧。水面上春雨蒙蒙,一只孤舟,穿雨而过。

经年,你借谷雨洗我一身淋漓,微雨中你又在哪里?

谷雨的雨,是一场细雨,是一场季节的约会。悄然而来的雨,罩在门楣上又黯然飘落。春天的雨是最适合想念的,心绪蔓延,思念如线,一个人在有雨的春夜里,想你,而你却是那么遥远,有泪如雨轻轻地落下来。

谷雨时的雨,让村庄和大地都变得那么柔软,行走在田間,黄土已经变成了细碎的春泥,粘在裤腿上,粘在鞋子上,溅起落在蒲公英的花朵上。雨水里的蝴蝶湿了翅膀,落在枝叶上,变成了湿漉漉的花朵。

谷雨时节的雨变得多起来,淅淅沥沥,没有停过,时而伴着大风,这时空气中的湿气很重。我俯下身子,看前几日种下的花是否发芽,地面静悄悄的,还没有动静,或许种子正在泥土里蠕动着呢。小草啊,野花啊也都渴望这场雨的到来,它们吸足雨水,以便臌胀起希望,破土而出,扶摇直上地生长起来。有雨的谷雨,布谷的叫声,因雨的滋润,就不会唱那么难听的歌谣。

雨,能给人以安慰,能医治人的心灵,能使人心平气和。真正使人哀愁的,不是雨,而是风。

谷雨惊春,我要出去透透气,抓一抓那春天的小尾巴,徜徉旷然的天地之间,风来,雨来,天地开来,花落人依旧,花开两不知,水落三千,风刹一夜。那沾了泥土的鞋,知道我正赶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谷雨时节,应该去亲近自然,走近那逶迤连绵的茶山上,满眼的碧绿是那样养人眼,扑面而来的茶叶的清香,似乎要把匆匆过客醉倒。沏一壶新茶,很快,清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轻啜一口,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再品,竟然喝出了温润,还有一种亲切与甘甜随之溢出。

“柳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事西窗谷雨茶。”谷雨时节,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林和靖的“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郑板桥的“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谷雨的诗,意境是优美的。

翻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的章节里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其含意是谷雨时节,雨水增多,雨生百谷之意。世间的事物便遵循节气的规律,顺理成章地走完一个又一个轮回。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所有的农具都匆匆上路了,在广袤的土地上,写下一首首清新的诗行。

每到这个时候,布谷鸟的叫声总是格外频繁。有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

谷雨时节,是播种的时候到了。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了。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醇香爽口。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中最为宜人的几个节气之一。那漫天遍野的绿色正从浅向深过渡,仿佛我们从童年至少年再到成年,这是自然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时节总感觉春天姗姗来得太慢,而却走得太快。

猜你喜欢

介子谷雨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곡우 ( 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大型强子对撞机检测到B介子衰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