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战疫
2020-05-09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持续,2月1日,我国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达到2 万件,然而,仅湖北省的日需就近10 万件。为破解难题,太多纺织企业春节不休,甚至24 小时生产……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本该是全国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节日氛围。
医疗物资难题求解
疫情发生以来,医疗物资问题一直牵动着人们的心,尤其是生产防护服、口罩等用品的纺织企业的心。我们看到一方面一线医护人员不敢吃饭、喝水,只为减少穿脱、节约使用防护服;另一方面纺织企业马不停蹄、不眠不休只为赶工。而即便如此,医疗物资紧张到底何时才能缓解?目前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答案。
事实上,从疫情发生到现在,口罩、防护服一直不太够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都在持续捐赠,国内工厂加班加点努力扩产......尽管如此,依然不能满足需求。
有人问中国制造业如此庞大,怎么可能连简单的防护服生产都不能满足?这其中有太多的无奈。
无奈生产赶不上消耗。据悉,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以及护目镜都是进红区救治危重病人的医护人员一刻也离不开的用品。而这些物资都是一次性的,几个小时就得换,消耗量大且消耗速度快。
以医用防护服为例,我国国内总的生产能力约为3 万套/天,算上出口的生产能力是5 万套/天,如果没有发生疫情,满足需求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在短时间内需求快速攀升,库存消耗过快,企业开工不足,各方准备仓促等因素的作用下,医疗防护服的供需矛盾瞬间凸显。
无奈恰逢春节,产能恢复需要时间。恰逢春节,企业复工复产并没有那么快。在1月21日疫情快速发展需求急剧上升的时候,许多防护用品生产企业早已放假。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曾表示,我国口罩最大产能是每天2000多万只,疫情初期有30 多家企业复产,产量达到一天800 万只以上。而2月2日,工信部透露,口罩产能恢复率达60%左右,一天的产量超过1000 万只。
在中央指导组的统一协调下,几个重点生产地区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不仅给企业开出3 个月的订单确保安心生产,很多地方也以平日3~5 倍的工资引导工人返岗投产。至2月1日,医用防护服日产量已经达到2 万件,比1月28日的0.87 万件翻了一番多。然而,仅湖北省提供的医用防护服需求每天就接近10 万件,更不用说再加上全国其他地区的需求。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迅速组织当地重点物资企业复产复工。
无奈国内外医护用品标准衔接不够制约了供应。如医用防护服,国内有严格的生产标准,但国内标准,与欧盟、日本和美国标准的衔接不够,制约了后者在国内的使用。正是因此,国内的出口生产能力难以快速利用,从国外进口的或是捐赠的防护服在国内的使用也受到限制。随后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1月31日,国务院印发相关通知,明确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从国外紧急进口符合日美欧等医用防护服标准的产品,企业能够提供境外医疗器械上市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并作出产品质量安全承诺的,可以应急使用。
尽管如此,满足国内疫情之下医疗物资短缺的重任依然落在国内医疗、纺织企业的身上。
纺织行业全力以赴
事实上,为了弥补物资短缺问题,相关纺织企业已经自疫情发生后全力以赴。
行业协会火速协调。1月20日,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对全国生产日常防护型口罩(GB/T 32610-2016)、医用防护口罩(GB 19083-2010)、医用外科防护口罩(YY 0469-2011)、医用一次性防护服(GB 19082-2009)的相关骨干企业的产能及库存进行了摸底调查,以确保相关产品可满足当前防疫及市场需求。1月23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会长李陵申,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桂梅向工信部领导就口罩和防护服库存及生产情况作了汇报。1月26~27日,正值春节期间,他们又随工信部赴河南新乡长垣市、平顶山市调研。26日,中产协还发出企业提前复工,保障口罩、医用防护服等重要物资供应的倡议书,得到会员企业支持。针对企业提出的原辅料物资短缺等问题,协会迅速启动相关防疫产品全产业链重点企业的跟踪对接工作,及时有效地通过整个产业层面予以支持和协调解决。经过持续努力,中产协联系的主要企业陆续恢复生产,有效扩大了医疗物资的产量。
企业复工马不停蹄。与此同时不少企业的员工、负责人在得知疫情后义无反顾地放弃春节团聚、休憩,投入到不休不眠的生产中。
1月23日,天津泰达洁净材料有限公司,4 条专业用于口罩滤材的生产线一片紧张和忙碌。企业近两天的接单量约450 吨,相当于平常两个月的接单量。
就在同一天晚,山东日照生产的防护口罩踏上去武汉的顺丰快车,支援武汉抗击疫情。“产品今晚已发顺丰,第一单11 万片。”1月23日晚,日照三奇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常申这样说道,今年春节,该公司300 多人春节无休,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医用外科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腊月二十九,日照三奇还在招工,厂房和车间里的工人几乎是在小跑着工作。员工们从早上7 点40 一直要工作到晚上9 点半,几个值班的还要留在车间干通宵。“三个车间都是人停机不停,24 小时作业,一天能产100 万~150 万只口罩。”据悉,自1月23日至2月10日,日照三奇为湖北提供日均100 万只医用外科防护口罩、5 万只医用防护口罩、0.5 万套医用一次性防护服。
1月24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中纺院成立医用防护材料及制品应急工作组,并在除夕之夜向广大员工吹响集结令,全力开展新型医用防护专用面料的科技攻关,以及能完全阻隔病毒的医用面料及防护服的全负荷生产。作为主战场之一的下属中纺新材料有限公司,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研发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面料受到国务院应急保障表彰。接到任务后,大年初一,中纺新材料迅速组织开工复产,几百名员工千里返程上演最美“逆行”。随后,公司开足马力24 小时不间断生产,想尽办法扩大外部产能,争分夺秒生产防护服面料,保障应急物资高质供应。与此同时,中纺院提出“不谈价格,先行生产,火速驰援”的工作原则,并承诺非常时期防护服面料不涨价。
同一天,位于广东佛山的贝里集团南海南新无纺布有限公司和南海必得福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也是一片热火朝天。贝里南海是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生产企业,为支援抗疫,从1月22日起号召工人春节不停产,返岗加班保障口罩和防护服原材料的供应。该公司一天可生产80 吨无纺布,基本达到满负荷运作。当前每天生产的无纺布材料,预计可制作40 万件防护服、100 万只普通医用外科口罩或30 万~50 万只N95 口罩。“我们在大年二十九下午已经开了3 条口罩生产线,到位30 多名工人,本地员工几乎全部到场。”必得福无纺布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表示,该公司是国内手术衣的最大生产企业之一,目前每天可以生产10 万件口罩,每月可供应80 万件手术衣。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山东济宁健达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返回到工作岗位,5 条“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开通,100%恢复了产能,一天能生产12 万~13 万个口罩。
连日来,东莞制造业企业积极响应防疫工作。多家口罩厂从全国各地召回员工提前开工,还有不少企业将防疫物资无偿捐给东莞市政府。广东春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于1月26日复工,工厂先开两条生产线生产,实行三班倒制度,24 小时不停歇,赶制N95 囗罩、一次性防护囗罩,目前该工厂还在陆续扩大生产规模。
此外,江阴30 余家企业也提前复工复产,保障防疫防控关键物资供应。如江阴金凤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无纺布可用于口罩中间层。公司克服原材料供应难、人工成本上涨等困难,于大年初一起开始采购原料,年初二全面开工生产,年初三每日产量已约达1.5吨,最大限度优先保证向防护物资企业供货。江阴百瑞佳无纺布有限公司产出的医用口罩面衬与内衬,符合N95 口罩原料的相关要求,目前日产量约达6 吨。
团结一心、快速响应的还有众多昆山企业,昆山市共有口罩生产企业3家,日生产能力40 万只左右。原计划2月1日复工的江苏盛纺纳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早在1月25日,大年初一,就紧急召集员工返厂,为下游口罩企业提供原料保障。1月28日,昆山洁宏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的无菌生产车间内近百名工人开始了紧张忙碌的生产工作。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防护服、隔离衣、手术衣等一次性及重复性无纺布医用制品,但考虑到防控疫情的需要,公司重启已暂停4年多的口罩生产线。
除了产业用领域的生产企业,还有很多其他具备技术条件的纺织企业也加入到扩大医疗物资产能的生产队伍中。例如,中国柒牌紧急成立爱心车间,于2月1日正式开始生产防护服,次日正式发出首批物资;红豆将具备医药生产级别的10 万级洁净厂房争分夺秒改造成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的生产车间;鉴于物资缺乏等实际情况,鄂尔多斯集团决定两条腿走路,一边不计成本,克服原材料困难及时组织生产口罩、防护服,一边利用多年来积累的国内外人脉资源购买防疫捐赠物资。截至1月30日,鄂尔多斯共捐赠了国内购买的1193 套防护服和10 万个医用口罩,并在国外采购完成1000套医用防护服、500套“四件套”(防护服、眼罩、手套、帽子)、46 万个医用口罩。
此外,还有一些外贸型企业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填补医疗物资空缺。东方国际集团在全球范围内争分夺秒筹措进口医用口罩与防护服。1月25日,在日本紧急组织普通医用口罩12.5 万个;1月28日~29日,先后约14.5 万个防护等级较高的口罩及8 万多套普通防护级别的口罩,从日本空运到浦东机场。同时,该集团还从欧洲紧急调拨资源,两天内组织到25 万套防护服和13.7 万个口罩,随后又从韩国、日本分别进口40 万个医用口罩和108 万个普通口罩。
还有一些如浙江金华美鑫防护用品有限公司这样的出口企业,将等待发往海外的20 多万FFP2 欧洲标准口罩主动“拦截”下来,优先满足国内防疫需求。
截至发稿,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纺织企业、纺织人依然在马不停蹄地加速生产防护服、口罩等医疗物资,为让更多医护人员能够穿上“战袍”,为让更多普通人不再抢购口罩而奋斗着。在疫情发生后的几十天里,纺织行业里有太多太多的感人故事不断上演,让人泪目。在此次抗“疫”斗争中,纺织人虽然没有站在前线,但他们却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了最好的防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