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咽生津功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综述
2020-05-08谢颖蔡楚璇陈思玉
谢颖 蔡楚璇 陈思玉
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一般是脑卒中[1],而对于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西医护理大同小异。故新编养咽生津功法,其护理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原因及过程
西医上认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由假性延髓麻痹或真性延髓麻麻痹引起。中医则将其归为“中风”的范畴,病因病机为由风、火、痰、瘀等导致的经络阻滞,从而使阴阳失衡,闭阻咽关舌窍 [2]。
2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西医康复治疗护理策略
2.1神经肌肉电刺激
以中枢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高度的可塑性作为理论依据,通过低频脉冲电流刺激相关位置,增强肌肉群收缩、提高咽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从而防止肌肉萎缩,是增强吞咽功能的一种疗法[3-4]。但在其刺激强度和电极放置位置上仍存在一定争议,需进一步研究。
2.2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与康复医学在适应证上有相同的疾病谱,两者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功效上起到了互补和加强的作用。也有助于建立侧支循环,以及修复受损脑细胞。通过改善舌下、舌咽、迷走神经功能的方式,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
2.3针灸及穴位按摩
针灸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使用不同的针具,通过一定手法或方式刺激机体的一定部位或腧穴,以疏经通络、益气活血、平衡脏腑阴阳,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穴位按摩是基于经络学说理论刺激特定穴位,以柔和之力按摩穴位,通经活络[5],也可防病治病的效果。目前临床上的中医康复疗法多为此类。
3养咽生津功疗法
3.1养咽生津功的概念
本功法为此次研究的新编功法。此操简便易行,能较为全面地激发人体脏腑功能活动。此功法在穴位按摩的基础上,指导患者通过自行对颜面部肌肉的张弛来改善吞咽障碍导致的咽部肌肉群的僵硬。
此法可随时进行,但最好在晨起未进食之前进行,即辰时,早7点到9点。此为胃气最盛之时。取舒适的位置座靠住或者平躺下,闭上双目,放松精神及躯体,可伴随宫音及羽音的乐曲(如山居吟,洞庭秋思),开始练津化气,意守丹田,期间,能做到入静冥想或有事半功倍之效。
3.2功法解析
3.2.1起式 取舒适的位置座靠住或者平躺下。选取咽喉三穴即廉泉、人迎、天突,面部三穴即颊车、下关、承浆,采用点、按、揉、推等手法按摩肌肉,缓解肌紧张。
3.2.2鹊桥通津 舌抵上腭、吞咽口水 舌舔上腭,静坐闭目冥心,舌尖轻舔上腭,调和气息,舌端唾液频生。当津液满口后,分次咽下,可化生五脏邪火,流畅气血,调匀百脉。此外,舌抵上腭可疏通任督二脉,所谓“任督通则百脉皆通”,由此,舌抵上腭也具有疏通经络的功效。
3.2.3赤龙搅海 腹舌分别由左至右、由上至下舔摩内侧齿龈九圈,外侧齿龈同理舔摩九圈。过程中舌尖舌体顺序按压玉液,海泉,金津等穴位达到固齿,健脾清脑的功效。
3.2.4鼓漱华池 口唇轻闭,舌在舌根的带动下在口内前后蠕动约9次。当津液生出的同时应鼓漱有声。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汇入丹田,灌溉五脏、润泽肢体的同时也可预防老年痴呆。
3.2.5赤龙吐芯 张口伸舌,在舌不能再伸长时,缩舌入口。一伸一缩,面部肌肉随之一紧一松。来回九次,利五脏养颜面。
3.2.6叩齿鼓漱 叩齿鼓漱的整个过程,大致有叩齿、搅舌、鼓漱、咽津液等步骤。清晨起坐后闭目,舌抵上腭,均匀呼吸,叩齿9遍。随后以舌舔摩齿龈的方式化生津液。津液满口后鼓漱9次,再分三次随意念吞送丹田。此法可有效地滋润咽部。
3.2.7收式 重复起式,约数分钟后收功。此法循环数次,既锻炼了咽部肌肉的运动,又可利咽、润咽,达到养咽生津之功效。
4小结与展望
传统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高压氧等康复方式灵活度不够,受场地和治疗环境的限制;而中药疗法多为个人经验总结,缺乏统一选药标准,导致其研究结论不能复制等。对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养咽生津功属于非侵袭性操作,其安全无创、有效、简便、价廉,训练的肌肉群广泛,次数和时间容易掌握,且简单易学,应用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同时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均可独立操作。但是进一步查阅文献发现,目前中医养生操治疗吞咽障碍的试验中,穴位选择、方法等均不相同,同时研究重疗效,輕质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推广和应用。因此今后的研究可基于循证,总结穴位选择规律,统一训练方法,从而进一步增强其疗效的说服力。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刘建民,杨弋,等.我国脑卒中防治仍面临巨大挑战-《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概要[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2) :105-119.
[2]李敏,孙建华,陆军伟,等.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0,29(11):873-875
[3]窦祖林.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第二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73-174.
[4]陆敏,孟玲,彭军,神经肌肉电刺激结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40(1):98-100.
[5]陈佩仪 中医护理学基础[M].201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