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存在的风险及防范
2020-05-08冯飞达
冯飞达
摘 要: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对象相对广泛,内容相对复杂,具有敏感性,需要审计人员应用专业知识、经验加以判断。目前,建筑经济存在不稳定性,令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存在诸多无法预估的风险。本文立足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中存在的风险加以讨论,最终提出相关防范措施,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设项目;造价审计;风险;防范
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与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本质上属于综合性工程。由于我国目前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工作相对滞后,工程建设过程周期长、变数大、环节复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可预估的风险。为此,需要正视建设项目造价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挖掘问题原因,以便制定行之有效的防范、解决对策。基于此,相关造价审计人员应不断提高、总结自身业务能力,严格按照工作程序、规则落实审计工作,以便提高项目造价结算审计的准确性,进而降低建设项目造价审计风险。
1建设项目造价审计风险种类及原因
1.1建设项目复杂性、不确定性导致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本身一般需要歷经较长的周期,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现场施工、竣工验收等多环节,涉及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多位主体,整个过程相对复杂,具有超多不稳定因素。例如,项目设计深度不足,会导致招标清单完整度无法保证,后期的变更带来,新增核价清单和材料价格,如过程资料和核价手续不能及时办理,结算审计定会困难重重;又如,发包方式不当,招标文件考虑不充分,导致合同索赔发生率倍增;再如,较长的建设周期遭受洪水、地震、火山等不可抗力因素可能性较大,带来费用增加,结算审计问题增多。为此,建设项目在实施之际,始终携带着无法避免的争议与矛盾,导致审计风险具有先天性特征、无法避免特征等「1」。
1.2内控制度不健全导致审计风险
目前国内的建设项目造价审计方式,更趋向于“事后审计”。建设项目结束工程后,预埋工程、隐蔽工程、回填工程等均无法在现场直接搜索,致使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主要以工程结算书、合同书、隐蔽工程验收记录等审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审计,送审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直接关乎审计结果。然而,多数建设项目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重视项目进度,而忽视现场管理和原始资料收集,致使现场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由于现场资料管理不到位,致使工程技术资料、原始记录等缺失,不能提供完善的审计需要佐证资料,为工程造价审计带来诸多风险,无法全面真实反映现场实际情况,损害建设单位经济效益。
1.3审计组织管理不当导致审计风险
一个建设项目往往包含众多技术专业,如土建、暖通、水电安装、消防、智能化等,各专业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建设任务。在组织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工作之际,应充分考虑该审计项目需要涉及的各专业状况,合理配备专业审计人员。然而,由于受审计人力资源制约,极易出现审计组人员专业配备不齐全的现象。这样一来,当审计组进行审计工作之际,如果遇到专业难点问题,便无法做出精准判断,影响整体审计进度和审计质量,致使审计风险频频再现。
1.4审计人员作业不当导致审计风险
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人员专业操作不当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审计方式落后,导致审计过程无章可循;审计过程过度应用推理、假设手法,与施工现场客观事实严重背离;业务技能、专业知识功底不扎实,致使审计证据缺失;未曾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操作审计工作,导致审计结果不合法、不合规「2」;不具备崇高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无法客观、公正地处理审计事项。
2建设项目造价审计风险防范对策
2.1遵守审计法规准则,规范审计工序
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人员,应严格遵守审计法规、建设工程造价规章等,以法律和行业规则为基础,严格约束审计行为,规范审计工作程序,了解被审计项目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应注重审计证据采集,出具叙述清楚、内容完整、理论性强的证据,以便能作出公正的审计评价。换言之,只有确保建设项目造价审计过程合法、合规、合乎情理,才能从根源处降低审计风险。
2.2强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风险意识
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发现,具有可观特性,纯粹的审计行为很难真正规避审计风险。为此,在落实审计工作之际,需不断完善审计主体内部运行机制,强化风险管控意识,创建完善的审计风险测试体系、评估体系、处理体系,以便时刻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一旦发现存在审计风险,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审计风险化解措施,将审计风险降到最小程度。
2.3打造优质审计队伍,注重人才培养
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关乎整体审计工作质量。首先,需全面强化审计人员队伍,配备多专业、高素养人员,以此充实审计队伍。其次,需全面提升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综合素养,通过理论学习、技能培训等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需创建审计人员再教育制度,帮助其形成终身学习思想。通过业务培训、选拔、考评等手段,不断更新其专业知识结构,促使其真正追上时代发展脚步「3」。
2.4追踪审计整体过程,加强过程管控
现阶段,大多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均属于事后审计。现场跟踪审计的推广,对加强过程中的造价控制有较大的帮助,如仅仅采用事后审计,较多的隐蔽工作和完成后无法核实的内容在结算审计时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情况。全过程跟踪审计,很大程度解决的这个问题。监理单位的全过程监督更多的关注工程质量方面,而跟踪审计更多是注重结算时无法从现场直接看到的隐蔽工程等内容,佐证资料的收集,如设计变更、材料价格、隐蔽工程等问题,从而摆脱事后被动审计的局面,从而提高审计安全性和准确性。
2.5慎重应用技术资源,降低审计风险
首先,应严谨选择专业技术人员、社会中介机构等,在选择人员或中介机构之际,需对被邀请对象的执业资质、执业情况、技术能力、信誉等加以调查。其次,需细致化规定责任,通过业务约定书将双方权利、义务、责任细化及考核指标约定清楚,以合约的形式提升审计机构及人员的审计服务意识,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我国审计监督体系中,建设项目造价审计是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一定风险性。最大程度规避风险、防范风险,找到降低风险的可靠措施,是建设项目造价审计工作的“头等大事”。本文针对建设项目造价审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相关的防范措施。以及全面加强审计风险管理,高效展示审计监督效用,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保障项目建设投资效益发挥积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兰.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居业,2020(06):146+148.
[2]兰红.新形势下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09):108-109.
[3]蒋元.工程造价审计风险及其防范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41.
(南京江北新区中心区发展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