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现状与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020-05-08张晓白

关键词:舞蹈体育教师

张晓白

摘要:体育舞蹈具有规范性、观赏性与竞技休闲性的特点。调查显示,高校体育舞蹈的在教学的设施建设、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与教师的业务素质存在一定问题。本文以提高体育舞蹈的教学质量为基本出发点,从教学方法的研究角度,探索高校体育舞蹈教学的优化策略,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为根本,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采用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积极地推动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开展。

体育舞蹈是集体育、音乐、舞蹈、艺术与运动的高度结合体。体育舞蹈不仅能强身健体,更具备其他体育运动无法比拟的艺术魅力。在高校开展体育舞蹈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体质和健全人格。体育舞蹈也是校园文化生活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本文从教学方法的视角,针对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出现的问题,就如何优化体育舞蹈课教学中的方式与方法进行研究,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与能力,促进体育舞蹈项目在高校校园的发展。

一、体育舞蹈的基本特点

体育舞蹈是大学生十分喜爱体育运动项目之一。体育舞蹈双人舞、团体舞为比赛与训练的主体的竞赛项目。它由摩登舞项和拉丁舞项项组成。舞种十个组成。包括、探戈、华尔兹、快步舞狐步、恰恰、伦巴等十个舞种。

体育舞蹈的特点:一是规范性。体育舞蹈由一个完整的舞蹈动作组成,它的发展经过数百年历史,技术动作严谨流畅,一分一厘,毫秒之间;二是观赏性。体育舞蹈融风雅、音乐、舞蹈、服装、美学于一体,观赏价值和参与价值极高的运动项目之一;三是竞技性。体育舞蹈的赛事频繁,有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各类体育舞蹈的比赛增长率为15%,以体育舞蹈为活动的人数超过1000万。经常从事体育舞蹈运动能陶冶情操,锻炼体魄。四是休闲性。体育舞蹈无论在校园还是在社区,开展的十分活跃。在调查的20所学校中,学校的体育舞蹈社团组织,从2010年的10个,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每一所学校平均5个以上,而且体育舞蹈社团组织相对于其他社团的运作要规范一些。无论是组织机构还是俱乐部建设,对外比赛,都井井有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舞蹈在大型活动中的表演出镜率是非常高的。从实际的调研情况来看,体育舞蹈的教学已经跟不上学生或者学生团体对体育舞蹈技术质量的需求。从社区开展的情况来看,体育舞蹈从2010年的社交舞的锻炼表演形式逐步发展到国际标准交谊舞表演形式,体育舞蹈的休闲性已经发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普及之广。随处可见。

体育舞蹈融娱乐性与交际性为一体,具有社会性的基本特征。目前,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以摩登舞项中华尔兹、伦巴、恰恰为主。校内比赛以双人表演和团体舞为主。团队舞主要现代舞与体育舞蹈的的组合舞,融美学、观赏、音乐、舞姿为一体。

二、高校体育舞蹈现状分析

本研究围绕高校体育体育舞蹈开展的现状为命题,以中南地区20所高校的1000名学生和30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访谈、调查、问卷与数理统计等方法,以场地设施、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师资队伍等方面为调研基本内容,对中部20所高校的体育舞蹈教学情况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教师队伍现状分析

20所高校调研表明:高校体育舞蹈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中青年教师为主干,25-45岁之间,讲师占60%,副教授占35%,以本科学历为主,教师从事教学持续性较好。但在专业知识的结构上不尽合理。体育舞蹈专业的比较少,多以健美操、競技体操、艺术体操等其他体育专业转行的较多,基础专业的理论与业务素养不高。这在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约了体育舞蹈教学质量提升的空间。

(二)场地设施的现状分析

平整、光滑是体育舞蹈对场地的基本要求。比赛场地要求是木质地板。体育舞蹈教学通常在进行室内场馆练习,有相应的基础设备,比如垫子、镜子、把杆、音响设备等。目前,教学训练多在教学楼、行政楼、田径场或一片平整的进行,客观条件比较差,环境嘈杂,音乐立体感也差,教师和学生的反响比较大。调查研究显示,即使有专门的教学场地院校,设置镜子、垫子、把杆、音响设备的也不多见,基本上达不到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舞蹈是一项审美功能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学生在课中有展现美、享受美,欣赏美需求,也有自我纠正错误动作的教学辅助功能。因而,学校配备必要的学习辅助设施显得非常必要。场地设施条件的简陋,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影响了体育舞蹈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三)选用教材的规范性分析

调查显示,无统编教材是制约高校体育舞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所调研的高校中,20%院校选用专业标准教材;50%学校选用临时自编教材;30%学校选用以社交舞为主体的内容自编临时讲义稿。教材的不规范,注定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不规范。选择适合的教材是教学规范与发展的前提,组织编写一部专用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还要与现有的场地与教师的业务素质相匹配。随着体育舞蹈教学的发展,教材可以逐步与专业标准教材相近或一致。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师、学生需求有差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学校选择比较偏难,比如拉丁舞的恰恰,对于学生来说,除技术动作对协调性比较高以外,还要有一定的舞蹈基础。虽然老师付出的比较多,但由于动作难度比较大,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的又选择比较简单,以普通交谊舞为主,仅限于慢三、快三、慢四、快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前高后低,学生不需要努力也能得高分。就其原因,一是场地设施条件差,二是教材不统一,教师们也无章可行。

(四)体育舞蹈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体育舞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体育教学的组织是根据教学目标、教学进度等教学文件的要求来实施的。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尤为重要。在调研的20所院校中,教学技术动作的授课主要采用差别练习、个人、练习、集体教学、小组教学等方法实施教学。文献研究结果表明,在搞笑的体育舞蹈教学中,因可使用的场地过小,而采用集体教学形式教学,一般只适用于教学初级阶段,尤其是动作幅度不大,组合两人的情况下进行教学。分组教学,是在教学班中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或分为若干个层次,分组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发挥了学生骨干的作用和互助互学。分组的方法常常采用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弱弱联合,其优点和缺点都显而易见。个人练习法有助于及时的纠正错误,而双人练习法则有助于扑捉动作的动感和整体形态。在调查的20所院校中,同质化传统的教学的方式普遍存在,教学的针对性也不强,教学疲于教,学生疲于学,教学目的很难高质量的完成。

(五)学生比例失衡

体育舞蹈各舞种中,基本上是双人表演和团队表演,即便是团队表演,男女比例基本上是1:1。在高校的体育选课中,体育舞蹈女生优选,男生选择不多,导致很多女生与女生成为舞伴。在教学中,只能男步女生带,女步女生带,这就意味着体育舞蹈的韵味学生在练习中无法真正的体会到,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在体育课的选课中,体育舞蹈课的宣传至关重要。 加之,每周2学时的体育课,每学期30学时,总课时偏少,也无法教授更多的内容。体育舞蹈的每个舞种都有自身的特点,即使教师一学期只教一种舞蹈,也不可能将其全部教完。学生只能简单掌握一些最基本动作和简单套路。因而,增加教学时数,选课宣传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因素之一。

三、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体育舞蹈集舞、美、动、声为一体的舞美艺术课。学校应提供专用的的教学场地,配置专用垫子、把杆、音响、灯光等基本设备,达到教学的基本设施要求。文献资料显示,采用学导式、表演法、循环法、组合法、范例法有利于提高体育舞蹈课的教学质量。本文针对体育舞蹈教学中的问题所在,分析其原因后研究认为,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加强信息技术与体育舞蹈有效地结合。

(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支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专业教师队伍是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的前提。引进与培训相结合,在训练中锻炼队伍,在实战中检验队伍,提高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编舞能力、美学与音乐欣赏能力,广泛开展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有利于优化体育舞蹈的师资队伍。体育舞蹈教师专业素质是教学的基础素质之一,教师专业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示范的效果。体育舞蹈的动作组合的编组是由不同的动作组成的,包括动作的造型、动作难度、音乐的选取、动作的衔接、动作创新与观赏等等。因而,体育舞蹈教师的高素养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合理的选择教材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科学合理的选择教材,统一教材是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前提。教学内容的筛选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素质、场地设施及环境等条件进行优化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现实的要求,要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的信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根据教师的技术水平及教学能力,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舞种进行教学。

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表达能力、示范能力、信息化技术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在教学中,教师的动作示范是学生对动作概念直观感知和模仿的记印。因而,教师的示范能力至关重要。教师的示范能力是教师对动作娴熟的技能展示。教师示范准确与否,对学生正确掌握技术与技能的细节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决定了教学的程序合理性和教学的质量高低。体育舞蹈教学有自身规律与特点,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可完成的目标预期、教学工作计划等。音乐的选择与运用也要适合学生的潮流,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将体育舞蹈的休闲性、娱乐性与课程目标的达成融为一体。

(三)微课的应用有利于技术动作的定型。

体育舞蹈的特点是动作碎片化的有机编排与组合。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及扩展素材。微课以教学内容为核心重难点小视频组成。如:教学舞美设计、教学素材、动作的纠正、人机对话练、测试与反馈。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小结构与结构之间的动作结合体。微课不同于传统教学方式,微课在案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它继承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学逻辑顺序,创新了片段式教学方式。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运用微课的具体方法主要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着课程内容重点、难点,记录教学环节的全过程,在课中或课后开展的教研与学习互助活动。它是一种多边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有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互学,教学相长。因而。提高教师对微课的认知,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完善微课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翻转课堂在体育舞蹈教学中的运用

体育舞蹈教学中的翻转课堂也称为“反转课堂”,是指任课教师通过对授课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小知识模块,学生们在课前通过模块的学习,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有一个预判,便于讨论与交流,便于创新性的完成教学内容,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有利于学生在思想上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为了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模块的设计,课前对教学内容的知识点进行筛选,难点有讲解,视频的音乐制作和舞美设计要有动感,视频的内容的时10分钟左右为宜,确保观看质量唯美性和重復观感性。课中小视频的设计强调高质量的反馈练习。设计内容包括:知识检测、技能练习、合作学习等专项练习方式等。一个小视频,就是一个技术点的检验,检验学生是否能够熟练地理解动作的难度与技巧的运用,为了巩固学生学习成果,应设计与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相联系的的课后学习,根据学生的课后训练信息的反馈来调整和重新设计课堂的视频内容。

体育舞蹈翻转课堂的评价设计遵从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由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等三个部分组成。评价的顺序是学生自评价--学生互评--教师终评。之所以以这个顺序评价,主要是考虑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的评价只不过是课堂学习质量和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具有反思,改进、提高的积极含义。

(五)教学俱乐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实践证明,在体育舞蹈教学中实施俱乐部式教学,效果较好。体育教学俱乐部是融课内外一体的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以人为本,发挥教师的主导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学组织形式是以分层、分组为基本特征。分层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分为高、中、低三个层次,分组是将各层次水平的学生分为教学小组和课外俱乐部。在分组教学中,合作学习是基础。把若干个不同技术层次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一名技术好的学生引领其他同学一起练习,相互交流,互为进步,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俱乐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性的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通过设计教学方案、备课,在特定场馆进行授课。而俱乐部教学模式是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分层设计教案,教学中以人为本,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课外学习、教师授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注重课后俱乐部式学习。

俱乐部式教学的内容、教学考核也是分层设计与评价。学生和教师们始终保持互动关系,融课内外一体。这种教学模式解决了教学时数不足,场地环境比较差等基础问题。较好地发挥了体育舞蹈社会性和自娱性的功能。课外的俱乐部学习,既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聚集在一起,以舞会友,以舞结友,满足大学生都有社交的需求,又可以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将课堂的运动知识点反复得练习,巩固教学的成果,提高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体育舞蹈教学,贵教学方式的创新。高校体育舞蹈教学遵循体育教育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体育舞蹈的教学中,针对体育舞蹈的规范性、观赏性与竞技休闲性的特点,利用信息化的技术:微课和翻转课堂的学习模式,有利解决课堂课时不足、教学环境差、教学层次不分明等问题。从体育舞蹈的校园发展来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提高体育舞蹈教学质量的前提,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根本。从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在体育舞蹈教学俱乐部式的教学模式中,运用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提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体现教师在学生创造性学习中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常超:《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2][李波.体育舞蹈减轻大学生压力反应的功效—社交自信的中介作用[D].北京体育大学2015.2

[3]毕菲.高校体育舞蹈项目教育的研究[D].吉林体育学院2012.

[4]李海军:《高校体育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相关的应用研究》,《当代体育科技》2017.7

[5]王丽萍:《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运动》2017.17

[6]王迎春:《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研究》,《信息记录材料》2017.6。

[7]魏延:《解析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电子测试》2013.02

[8]邢颖:《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湖北体育科技》2015.6

[9]徐百超:《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亚太教育》2015.2

猜你喜欢

舞蹈体育教师
舞蹈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