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流新闻学科 打造大湾区传媒“重镇”
2020-05-08金宸
金宸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新发展,新闻舆论工作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时代我们需要建构什么样的新闻媒体平台?培养什么样的传媒人才?这也是摆在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的一道答题。在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十五周年校庆来临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院长赵维江,听他讲述传播与传媒学院发展的峥嵘岁月,以及对做好传媒教育工作的思考。
《大社会》:过去的十余年,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上下求索,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重镇。请您介绍一下传播与传媒学院基本情况。
赵维江: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于2020年1月9日正式授牌成立。但我校的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06年获教育部批准招收本科生,至今已经有14年的办学历史。2016年获批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2019年新闻学获批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目前我院在校生共有1600余人,教職员40余人,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合理的,具有一定实力的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大社会》:新成立的学院名称为“传播与传媒学院”,与一般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或“传媒学院”有所不同,学院的命名基于什么样的理由和理念?
赵维江:是的,我们学院的名称在同类学院中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取这个名字主要是基于我们对本学科性质的认识和我们的办学理念。
首先提出这个名称的是我院的学科带头人谭天教授。他认为,在传播技术发展和媒介融合的趋势下,传统新闻业将会蜕变为大传媒、新业态的现代传媒业。为了体现本学科发展的实际和趋势,我们特别将学院的名称定为:传播与传媒学院。
从以上我们对本学科的认识出发,我院将办学定位确定为:以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理论创新为基础,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技术支撑,致力于培养融媒体新闻传播和新媒体运营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大社会》:学院的办学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赵维江:一是创新性办学思路。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主导的创新作为专业发展的动力与目标,以互联网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探索民办高校创办特色专业的新路。
二是应用性人才培养。以粤港澳大湾区的新闻传播人才需求为专业建设目标,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除了在知名互联网与传媒企业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之外,在校内我们与传媒企业和研究机构深度合作,新近成立了“未来媒体研究院”,与我院实行一体化运作。
三是融合性专业建设。在专业教学和实践过程中,融合网络与新媒体、广告学、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创意写作等专业,形成了突破传统新闻学传播学的跨专业、跨学科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模式。
上面说的创新性、应用性和融合性,归结到一点,就是要适应现代媒体发展和传播方式变化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学教育必须接地气,一方面要关注传播与传媒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让传媒企业和机构,实质性地参与到我们的新闻学教育中来。这里可以透露一个消息,最近我们与新兴媒体研究机构和知名企业合作,成立了”未来媒体研究院”,由谭天教授任院长,与传播与传媒学院实行一体化运作,面向业界,强化科研,促进教学。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摸索出一些经验。
《大社会》:学院是如何按照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的要求开展建设工作的?
赵维江:1.抓住国家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将为大湾区内相关机构、企业培养应用型传播人才能学科建设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结合省重点学科建设,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科建设规划。建立面向大湾区服务的数字挖掘与分析实验室,同时争取参与政府有关大湾区建设的项目,获得支持和资源。
2.以省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所有教学科研工作均纳入重点学科建设的范围,全面认真地落实建设规划的各项指标任务,努力创造申报专业硕士学位点条件,以推动各项工作的进展。
3.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开展教学改革、科研攻关和学生管理等日常工作。下大力气做好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满足教学工作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形式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利用外派进修或攻读学位和校内导师制等形式培养青年教师成长。
4.加强各专业与网络与新媒体的融合。瞄准当下网络与新媒体的发展,组织教学和科研,强化专业训练。采取特殊政策强力引进专业人才,继续扩大招生规模。同时,将网络与新媒体课程内容融入本专业的教学体系,以培养面向网络与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作为建设方向和特色。
5.加大教材与设备建设的投入。首先要加大经费投入,并出台激励措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编写具备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强的实训教材和配套实训手册。
6.借助于海内外高水平大学,特别是广东省内名校同类专业的优良资源,培训师资和教育学生。我院还在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著名高校,聘请著名的专家学者,担任我院青年教师的业务导师。
7.完善实验教学设施,大力投入实验室建设。为了适应多媒体融合教学发展的需要,学校决定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高标准的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一期工程已于2018年完成并投入使用。此外,为了满足当下开展短视频制作和网络直播的需要,我校已投入百余万元,建设一个音视频多功能实验室,目前已开始施工建设。
8.依托互联网和各类媒体企业,推进产学融合,创建校企共建的人才培养模式。聘请业界导师来校讲座和开设课程;建设实习基地,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将学生教学实践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组织学生参与企业项目运作,切实学生的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大社会》:学院的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在华南地区可属一流,是如何建设的?
赵维江:大传播类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采取“新建与改造”相结合方式,计划用3-5年时间,建成一个综合性实验教学平台,实现跨专业共享,满足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动画等多个专业的实验教学需求。
一期建设计划(2018-2019年):搭建主体的硬件平台为主。2018年已建成了新闻演播实验室、新媒体研究实验室、网络资源制作实验室、摄影实验室、录音实验室。二期建设计划(2020年-2021年):使用网络资源及云平台、云计算等技术,将所有实验室实验室进行虚拟网络互通,发挥大传播类实验室群的综合性、功能性、交互性的集群使用效果。三期建设计划(2021年-2022年):重点建设大传播类实验室所需的大数据分析实验系统,供传播类专业及信息类专业使用,进行数据分析、舆情监测等实验性质较强的软件升级与改造,建立网络教学科研平台,实现跨专业实验资源共享。
《大社会》:学院培养的应用性人才在就业和创业方面情况如何?
赵维江:近几年来,我校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毕业生提供全面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在稳定就业率的基础上,提升就业质量。
一是毕业生毕业率、就业率较高。2016-2019年,我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毕业率分别为100%、97.62%、98.84%、94.52%;高于全省平均就业率,显示出本专业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
二是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近五年来,我校新闻学专业毕业生总计有18名同学考上各级党政系统公务员;有67名同学考上中小学等各类事业单位;有72名同学进入中国移动、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平安等大型企业单位。
三是社会评价满意度较高。近几年来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用人单位对我校新闻学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4%以上,展现出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