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并起 各成其象
2020-05-08牛道德
牛道德
东周时期,一般指周平王东迁洛阳后,公元前770年-前220年。东周又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节点分为春秋和战国两大时期。春秋时期为公元前770年-前477年,战国时期为公元前476年-前220年。玉器的表现手法已由前代图案化的束缚中逐渐解脱出来,开始朝着现实主义的艺术迈进。
这一时期政治上诸侯争霸,学术上百家争鸣,玉雕艺术上异彩纷呈。尤其是战国时期玉器纹饰呈现出区域性的鲜明特色。于是出现秦式玉器、楚式玉器、吴式玉器、夷(其他民族)式玉器等各具特色的玉器风格。玉器造型基本突破礼仪器的形制,创造了精雕细刻生动传神的高超艺术造诣,精致灵巧作风的新型玉器,较为自觉地运用对称、平衡、排列、紧凑等规律,由平面向隐起、由简向繁方面演变,采用隐起、高浮雕、圆雕、縷空、阴线,单、双面的雕琢手法。在周王畿及其他强国更是出现了复杂的立体器皿、多层活环雕等工艺,如著名的洛阳金村出土东周玉器就是典型。
随着统一中国的秦及其后的汉代,在古玉的基础上,向着装潢艺术发展,突破了古玉呆板、肃穆、单调的格局。龙凤瑞兽去掉了凶煞恶象,变得吉祥优美了。玉马、玉辟邪、螭虎形象生动,活泼可爱。纹饰线条,浮雕起伏变化,把形象准确表现出来。这些玉器反映了设计者大胆的构思和在工艺上不放过细部描绘的功力。纹饰的选用、开合、疏密、搀柔在美化古玉形态和古玉用途的一致性,是装潢美、形象美、材质美有机结合的整体,达到了作品均衡、变化、统一的视觉艺术特殊效果。
战国以后玉器多顶撞减地类纹饰,如谷纹、蒲谷纹、涡纹、蚕纹、虬纹、夔纹。为了突出纹饰,玉工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从勾轧到顶撞,除要求规矩整齐外,还要使线角利落,地纹平整,面纹排列有序,这种工艺是此期玉器的一大特点。以后玉器继而分为礼玉、葬玉、装饰玉和陈设玉,奠定了中国玉文化的基本格局。
战国、秦、汉代玉器取得如此高的技术和艺术成就,与铁工具使用有密切关系。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春秋末期工匠已大量使用锻铁,其有良好的锻造性能,尤其锻造小件工具,琢制纹饰要求有掖、撞、勾、撤的小工具,勾面纹要求勾砣刃口薄,打长孔要求细长桯,锼尖角孔要求细金属丝来回牵拉,这些工具用铁打造既耐用,又没有脆性。锻铁加碳成钢后硬度增大,能制成细而长又硬的钢桯,用于打长细孔,解决了小眼孔、长眼孔的打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