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坏死杆菌病的诱发因素和临床诊疗
2020-05-08张凤鸣涂志毛世杰
张凤鸣 涂志 毛世杰
摘要:对猪坏死杆菌病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给出相应的治疗措施,旨在减少养殖户的损失。
关键词:猪坏死杆菌病;诱发因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1-0015-01
猪坏死杆菌病由坏死杆菌引起,可危及生猪、牛羊、家禽等,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病,可快速蔓延,导致较大的经济损失。现有研究表明,坏死杆菌可侵袭猪的皮肤、皮下组织、口腔和胃肠道黏膜,在侵及脏器的情况下,还可导致转移性坏死灶。针对该疾病的诱发因素和临床症状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供养殖户参考借鉴。
1 猪坏死杆菌病的诱发因素
1.1 外伤感染
外伤感染是导致猪坏死杆菌病的主要因素,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约40%~70%的病猪因外伤而感染疾病。如运输过程中,生猪在铁笼中无法自由活动,导致皮肤受压破损,可能出现感染。猪只之间出现打斗、咬伤也可致病。有学者研究表明,仔猪阶段出现的意外皮损、刮伤等可导致仔猪染病,且发病率较成年生猪略大。外伤感染后,生猪多于3~5 d后出现症状。
1.2 皮肤感染
皮肤感染包括伤口直接感染,也包括其他皮肤病引发的合并症。伤口直接感染包括上文所述各类情况,皮肤病导致的猪坏死杆菌病相对较为复杂。如猪舍卫生条件较差、采光不理想、通风不足等,可能导致病原菌富集,并侵袭生猪皮肤组织而导致皮肤病,在未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皮肤病引发的溃烂、病患处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均可能导致猪坏死杆菌病。
1.3 管理不当
管理因素导致的猪坏死杆菌病相对较少见,除豬舍基本管理外,不同生猪的分群管理、症状的辨别管理、疾病的早期控制等也均与猪坏死杆菌病的传染和大面积发病相关。如仔猪和成年生猪共同饲养,仔猪可能遭遇成年生猪攻击或因猪舍条件差而染病,无法获取足够食物的情况下,仔猪免疫力不佳,发病几率也较高。此外,无法有效鉴别早期症状,可能导致疫情蔓延,加大经济损失。
2 猪坏死杆菌病的临床诊疗
2.1 猪坏死杆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
猪坏死杆菌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坏死性皮炎、坏死性肠炎、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蹄炎等。其中以坏死性皮炎最为多见,生猪染病3 d后,可初步发现皮炎症状,随病情进展,可于病猪的颈、胸侧、背部、臀、尾、耳、四肢下部等处发现溃疡和坏死症状,早期呈现为皮肤颜色的异常加深和较小的丘疹,中后期可见坏死。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下降,少数病猪可病死。坏死性肠炎直接表现为持续性腹泻,可见消瘦、运动减少等全身症状,排泄物异味较大;坏死性鼻炎表现为呼吸困难,可见鼻黏膜损伤,偶有腹泻症状,多见于仔猪;坏死性蹄炎可见于各类生猪群体,多与其他症状并存,较少单独发病,可表现为站立、行走困难,四蹄坏死,甚至蹄匣脱落[1]。
2.2 猪坏死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诊断方面,包括病理检验、病原体分离培养、生物实验室检验等3种方法。病理检验较为常见,可取病猪(疑似病猪)的活体组织、排泄物等,将其制成病理切片,采用乙醇固定并染色,以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佛珠状的长丝形菌体或细小杆菌,即可确诊。因猪坏死杆菌为厌氧菌,病原体分离培养需要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可取结晶紫、苯乙基乙醇等进行培养,之后进行生化特性鉴定而作出诊断。动物试验多选敏感性较高的实验对象(包括小鼠和家兔等)进行病料接种,后取其脏器组织进行病原体的分析,对比后即可作出诊断。
猪坏死杆菌病的治疗原则为隔离治疗、对症处理,生猪染病后应将其隔离至空气流动性好、干燥的猪舍中单独进行治疗。如出现坏死性口炎的病猪,可将0.1%高锰酸钾溶液混入清水中,冲洗病猪口唇等处,之后外敷上碘甘油或抗菌素类软膏。出现坏死性皮炎的病猪,应用3%过氧化氢溶液、5%高锰酸钾溶液对患处进行冲洗,并除去坏死组织,以磺胺药粉等进行局部处理,持续观察、治疗,直到症状消失。病猪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时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快速消瘦等,应给予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进行皮下注射。同时使用其他药物进行补液和强心治疗。饲养期间还应重视猪舍管理,加强通风和卫生,每日至少进行一次猪舍冲洗,出现疑似病例后,应及时隔离、诊断、治疗,避免病情恶化和蔓延。
3 小结
综上,猪坏死杆菌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平时应做好预防工作,加强对猪群的管理。治疗方面,要强调隔离和对症处理,以快速消除症状,防止疾病蔓延,降低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青益.猪坏死杆菌病的诱发因素和临床诊疗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6,46(1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