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问题

2020-05-08蒋寅萍

青年与社会 2020年1期
关键词:价值引导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摘 要: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对实现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重要意义。文章阐述了理想信念教育基本理论,分析了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现实困境,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生活理想物质化等,并通过提高大学生自觉探索自我价值能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法,激发大学生树立并坚定科学合理的理想信念观。

关键词: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价值引导

一、理想信念基本理论

(一)理想信念的概念与内涵

在《新华字典》中,“理”的释义为:道理,事物的规律。“理”字本身就存在万事万物之内在发展规律之意,是符合科学、在实践中证明过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对自然规律系统认识。“想”,意为思索、希望、打算,是人们基于大脑,通过观察现象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未来行为的一种构思、设计。所以,人生理想就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生理想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之上的想象,符合时代发展特征,包含对人生的合理规划,具有超前性和实现可能性。可以说,人生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现实土壤培育出的美丽花朵。

人生信念,基本意思是不怀疑自己的观点、看法。具有很强的主观倾向性,不强调对事物认识的正确性,是一种强烈的情感表达,坚定而执着,是激励人们努力奋斗积极进取的内在动力,正确的人生信念总是能够让人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乐观无畏。

(二)理想信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意义

中国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可以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从本质来看,理想信念属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范畴,而大学时期是人们成年早期,是三观形成与坚定的重要时期。当代大学生处于信息发展的高速时期,网络时代充斥各种复杂思想观念的冲击,而大学生群体肩负着祖国建设和发展的希望,承载着家人的寄托,处于人生启航阶段,对于国家与民族而言,理想信念的缺失会严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现和“中国梦”建设的未来;对于大学生个人而言,这种缺失让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人生的意义,不能在人生道路出现分叉时选择正确的前进方向,不能在面对挫折和逆境时迎风而上冲破困难。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薄弱,理想信念观淡薄

我国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学习,从中学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已进入课堂。但是,是否深刻认识、了解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实现理论学习的效果,能否学以致用至关重要。

首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中叶,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学说,我们国家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学说为指导的,结合中国实际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包括辩证的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内的有机统一整体。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庞大的学说体系,就笔者学习经历来说,从中学时期开始至研究生时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都是通过政治课堂、大学生公共课、考研资料等方式,教育形式单一,而且大部分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目的往往是应付考试、升学等。很多学生不能全面而深刻领悟到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内涵,觉得枯燥无味,更不明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意义,没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不会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处理问题,除了考试“死记硬背”,闲暇时间亦不会自主学习。这种薄弱的理论基础对于大学生理想信念观的建立与坚持存在消极的影响。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学说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理想信念从本质上属于“三观”构架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有关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理论、实践与认识理论、整体与局部、矛盾关系、事物发展规律、因果关系理论等很多哲学学说能够深刻影响到大学生理想信念观形成与发展,甚至在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都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拜金主义思想滋生,生活理想物质化

当今是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国内的微博、空间,国外如Ins、Facebook等交流平台层出不穷,还有优酷、腾讯这样的视频平台充斥着大量他人生活展示视频。一时间“晒”成了网络热词,“晒幸福”“晒旅游”“晒奢侈品”等现象越来越多。加之美颜、滤镜给人们的生活镀金,谁都可以成为别人关注的对象。穿衣打扮、奢侈品、不劳而获、旅游度假、暴富等奢侈享乐风成为了很多意志不坚定人们追逐的目标。其实,那些网络平台上“精致”的生活大多是由金钱堆砌而成,或者用道具伪装成富有安逸的状态,这并不是普遍现象也不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2019届高校毕业生薪酬报告

以上数据表明,毕业生7000以下薪酬占据70%以上,而3000至5000左右占据30.64%,月薪在10000以上的毕业生还不到10%。事实表明大学毕业生的收入与网络上动辄上万生活状态不相协调,而在校大学生更没有自主赚钱能力,依靠的是父母每月生活费,如果理想信念意识不强,奋斗目标偏差,拜金主义滋生,则会不惜代价追逐这种物质化生活。就笔者日常工作接触来说,有些学生会以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利用“校园贷”、金融诈骗等平台借钱满足奢侈生活;有些学生则是没有学习金融相关知识,简单了解之后开始自主创业,甚至用父母给予的学费作为本钱炒股,希望能够赚取“第一桶金”;有些学生法律意识也不强,以违法犯罪行为如利用盗版行业赚取同学、朋友的钱等。

(三)遇到挫折自我减压能力不足

人生并不是一帆風顺,有的人在挫折的道路上会越挫越勇,有的则会相反。近年来,越来越多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新闻事件被报道,抑郁、人格障碍,严重的有自杀或者伤害他人,比如引起极大轰动的马加爵案、复旦投毒案等,这一系列事件不禁令人反思,为什么本该青春向上的大学生们会如此误入歧途?

对于刚踏入学门的大学生而言,大学四年往往是离开家门独立生活的第一阶段,除了学习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面对和处理。如与中学阶段不相同的师生、同学、室友等人际关系;自我管理、升学或择业等人生规划问题。而有的学生如众星捧月搬成长,较为风顺没有经历过大起大落,遭遇挫折时或许会一蹶不振;有的是寒门贵子,从小受过苦、自尊心强,遭遇挫折时可能偏向极端;有的一直父母严管被动学习,离开家之后放飞自我,小到逃学逃课,沉迷游戏,大到误入歧途。所以在这个阶段,如果没有人生理想目标会特别容易迷茫,浪费四年大好时光,如果没有信念,则会在遇到挫折时不会自我调节有的自我怀疑、丧失自信、自暴自弃;有的钻牛角尖,变得越来越极端,最后甚至做出难以挽回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径

(一)志存高远,自觉探索自我价值

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非常重视立志,他认为一个人学问不成是因为没有立大志,立志能够为学问指明方向,在做学问中如果出现动摇,是因为立志不真切。马克思主义思想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能动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在活动中处于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它自觉地调动起潜藏在自身的生理、心里能量,并使之指向一定的目标;二是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选择性。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先天存在的,人能够积极主动思考,能够针对客观复杂的环境进行分析总结、规划创造等,这都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所以,大学生作为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群体,更应该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实际自觉自立,探索自我价值,树立远大理想并坚定信念。恰逢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在欣赏着祖国阅兵仪式的同时感慨中国人民智慧的无穷无尽,中国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让“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日行千里、飞天遁地”等这样的神话传说都变成了现实。

一个人要想真正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仅仅依靠外在的理想信念教育、宣传、氛围烘托收效甚微,只有真正内在的顿悟与自省才如“井之源、木之根”般至关重要。真正的理想信念,是个体主观意识的产物,是理性思维选择的结果,它一旦产生与发展应该持之以恒,不因为生活挫折、成功失败、贫贱富贵、世俗观念而转移。理想信念能够使人自信而不张狂,高贵而谦逊,上善若水却又坚如磐石。大学生群体是祖国发展与强大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一定要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为中国的富强繁荣不断奋斗。

(二)强化理论学习,重视高校教育中的“以学生为本”

无论何时,理论学习都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大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大多来源于课堂,这就要求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多途径加强理论知识积累,如广泛阅读书籍、观看影片、欣赏音乐,甚至在游玩中感悟都是很好的方法。笔者有过这样一段切身体会,笔者曾经去过渣滓洞和白公馆以及红岩魂陈列馆,在那里见到了大量革命者先驱被迫害的事实叙述,包括当时的媒体报道、图片、幸存者口述等,亲眼见到了刑讯逼供的工具及关押革命烈士的地下监狱牢房。而令笔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们在渣滓洞留下的大量诗篇,每一首都表达了与敌人战斗到底的决心,表达了强烈的民族信仰和解放全中国的共同理想,他们无惧无畏,蔑视一切反动派,对革命充满希望。可以想象出他们每天透过冰冷的钢铁窗户望向窗外,望向太阳升起的地方,那心中的理想信念就如太阳般火热明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最重要途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贯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始终。所谓“以学生为本”,主要强调大学生主体性能动性,不是简单告诉学生什么是“是非黑白,善恶正邪”,而是先利害分析错误的理想信念观,有理有据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观念,再逐渐培养他们评价、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而后大学生自发自主地判断、修正、选择自己的理想信念观。整个过程潜移默化,充分尊重同学们的选择权。使用这种方法一定要增强教育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关注他们心理状态,要更加全面了解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用“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大学生在智力上属于佼佼者,知识积累较为丰富,视野相对开阔,所以很多大学生崇尚自由无拘束,有态度、有想法,这是非常符合时代发展的。但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文化交流便捷迅速,各种文化碰撞对喜爱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会产生很大影响。而我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仍将长期面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分化、西化的战略图谋和渗透活动。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导地位,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和崇尚及时行乐、不劳而获堕落生活方式的主要精神支柱。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必须做到利用主流新闻媒体、门户网站、出版物等进行广泛宣传,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观培养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风气。同时,要发挥政府带头作用,以社区机构、社会各种组织、民间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等多渠道、多层次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基本内容与意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人民生活中,融入到各个行业的工作实践中,时刻感受到文化熏陶和影响,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参考文献

[1] 沈继英,祖嘉合.人生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03-104.

[2]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十五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9.

[3] 沈继英,祖嘉合.人生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73.

[4] 林岳新.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价值观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215.

作者简介:蒋寅萍(1986- ),女,汉族,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副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价值引导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对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反思与改进
高职辅导员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实施途径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引导”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