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及其平衡路径研究
2020-05-08冯杨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和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领域都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转型,文化领域的变化十分显著,社会人们的文化心态也经历着变迁,文章重在分析社会文化心态出现哪些变化以及平衡这些文化心态的路径分析。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化心态;变迁;路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领导集体十分重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社会文化心态出现一些变化,文章以社会文化心态失衡的机制为切入点,寻求社会文化心态失衡的平衡机制,以建设积极社会文化心态,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一、概念解析
社会文化心态 是一种将分散的社会普通成员的心理要素,经过某种整合,汇集而成并以整体面目存在和流行于广大普通成员之中的集体性文化精神状态,具有一定的大众性。
社会文化心态,其精神内核表征为群体性的社会态度,因此,具有极强的倾向性特征;就意识内容而言,社会文化心态主要是对人们日常社会文化生活的反映,故表现出明显的届时性;由于社会文化心态是属于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而成的状态结构,因而还具有非线性品格。
二、我国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表现
(一)文化自卑
文化自卑就是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把本国文化置于较低的位置,认为本国文化在与其他外来文化进行比较时优势不明显等。我国文化自卑现象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表现十分明显,在新文化运动时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面肯定西方文化的局面,对传统文化不论优秀与否都进行极力的打击与排斥,在当代社会也存在这样的现象,特别是年轻人极力追求国外的产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认为国外的东西都比本国的好,更具有质量保证。这种文化心态对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与创新带来了很大的阻碍,不利于文化的发展与对外传播。
(二)文化自负
文化自负就是对自我文化满足的一种心态,认为本国文化在与其他外来文化相比是具有明显的优势,不承认外来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我国文化自负的根源来自于古代的万邦来朝,人们没有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认识本国文化,对自我国家的认知存在着与事实上的偏差。文化自负的表现就是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人们下意识的排斥外来文化,看不见外来文化中的积极、优秀成分,仍然处于自身的文化世界之中,拒绝与世界文化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自负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本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脱节,很难在第一时间接触到世界上的新知识、新文化,很难实现文化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不利于文化的现代化。
三、我国社会文化心态变迁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推动社会文心态变化的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使我国的经济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经济关系的变化是导致我国社会人民文化心态变化的直接原因。1978年邓小平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共14大,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变使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是根据政府计划调节经济活动的经济运行体制。一般是政府按事先制定的计划,提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有计划地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方向。这样的形式导致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缺乏积极性和热情,没有参与感与责任感。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改变了人们被动参与的状态,人们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社会生产当中,创造社会财富、积累个人财富。按马斯洛需求理论来看,社会和个人经济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他们的目标选择。市场经济制度的实行给经济到来发展,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人们文化心态的改变。
(二)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是社会文化心态变化的深层原因
(1)由民族文化转向世界文化。民族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背景、经济状况、民族风俗、宗教信仰等基础上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与民族风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民族文化往往在特定的区域内存在和发展,供那个地方的人们使用。而随着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每个地区的人们都可以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信息的共享成为一种常态。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也打破原有的地域和界限,全球文化信息实现了一体化,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可以同时汇聚在任何地方,每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也都在被其他外来的文化所影响,在传播和接收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吸收世界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反思本国或本民族文化的狭隘之处,从而不断地更新本国本民族文化,给本国本民族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突破文化的地域限制使文化在世界上畅意流通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变了我国社会人们的文化心态。
(2)由精英文化转向大众文化。在古代,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由文人创造,供统治阶级、文人等上层社会的人使用,文人所创造的文化大多是為统治阶级加强统治服务的,这类文化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而古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极低,物产稀有,中下层人民要辛苦劳作以实现基本生存与养家糊口,根本没有时间、精力以及金钱来学习文化知识,文化在上层社会流动,成为一种精英文化。而现代社会,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成为每一个人现实生活中的必需品,人们对文化的需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日益增大,文化不再是少数人的精神需求,成为社会大众都可以享用的精神产品。至此,文化由精英文化转变成了大众文化,大众文化随之兴起。
(3)由相对稳态的文化转向动态文化。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稳定性。我国传统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形成的,没有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具有单一性、民族性和稳定性。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文化很难被改变或摧毁,其他文化也很难融入进来,人们也会下意识的排斥外来的文化。而现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变得十分频繁,文化之间的融合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实现文化之间最大限度的融合以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创新世界文化形式是人们追求的文化目标。在现代社会,文化的稳定性较古代传统文化来说更弱一些,其文化的动态性更加明显,现代社会的文化更易接纳世界其他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更能融会贯通、海纳百川。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主动打开国门,主动与外界接触,在文化的认识上也开始接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内容与文化理念,变单一为多样,从稳定向动态发展,逐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逐步地改变着社会上人们的文化心态。
(三)信息社会的到来是社会文化心态变化的加速原因
影响社会文化心态变化的因素是多样的,社会文化心态的变迁不仅受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与信息时代的大环境也是分不开的。科技时代的到来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科技的进步缩短了信息采集—传播—接收的整个过程,使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传播的途径也增加了,使信息传播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信息社会中影响社会文化心态变化的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传播量的增加。信息的传播主要经历了四个过程,当面信息传递、纸质媒介传递、电讯、网络四个发展阶段,也就是四个时代,即口语、文字、印刷和电子传播时代。随着传播方式的转变,传播媒介对信息的承载能力也在相应的改变,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播量实现了质上的飞跃,每天有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不同领域的信息占领着网页,人们在家就可以了解整个世界所发生的事情。网络将个体的文化心态意识联结成了社会文化心态意识,将民族性和地区性的文化心态联结成了世界性、全球性的的文化心态意识。
(2)信息传播速度变快。从前,信息传播靠飞鸽、信件或单纯的人力,信息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可能要经历几十天上百天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现在信息的传播可以靠电视、电话、网络等方式,利用计算机、卫星等高科技的设备,一个信息在世界上的传播只需几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大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缩短了人们了解信息的时间,也提高了人们对信息的接收效率,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文化心态。
(3)信息传播途径多样。目前,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无数的信息围绕在我们身边,信息的自由流动需要多种多样的传播途径和手段来实现。从前,信息的传播途径单一,紧靠口头和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传播的内容少而且效率不高,而现在传播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越来越多样化、现代化,信息的交换变得简单容易,人们每天接收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型的信息,信息量的巨大与种类的繁多也使人们的文化心态经历着无形的变化。
四、我国社会文化心态的平衡机制
(一)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生产力决定社会生产方式。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正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相一致。经济、政治、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经济在政治文化中起决定性作用。所以,要保持文化持续向着新时代的要求发展,保证人们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减少因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人为变动对人们文化心态的影响,坚持目前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以保证人们的社会文化心态的正确建立和发展。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国就把马克思主义奉为我国社会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都实现了质的飞跃。要转变社会文化心态,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树立正确的社会文化心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三)把握社会潜意识,推动社会文化心态现代化
社会潜意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人们心中和脑中潜存的社会认知和社会意向,它具有隐蔽性,很难被人们直接发现或感知,而是在人们发生社会行为的过程中起作用,影响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要实现社会文化心态现代化就必须要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潜意识,摒弃、改变消极的社会潜意识。在我国社会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消极社会潜意识的表现十分明显,在传统文化中也有一些体现,比如,对君王行跪拜礼、留长辫、“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对君王的绝对服从、“埋儿葬母”的愚孝等现象,都是传统文化中的消极成分,但这些思想却仍然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着,还影响着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思想和行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传統文化的形成跟一定的社会背景和社会生产力相关,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按照时代的要求,淘汰那些与当今社会发展不相符的成分,从点滴小事开始转变人们长期固存的消极社会意识,减少消极社会潜意识对人们思想行为的影响,推进社会文化心态向现代化迈进。
传承积极的社会潜意识,并结合新时代新要求提升积极社会潜意识,推进社会文化心态现代化。在传统文化中,积极的社会潜意识占绝大多数,且能对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态的树立产生积极健康的影响。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等积极的社会思维是人们优秀的精神财富,不仅可以丰富现代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还可以指导现代人的社会行为,抵御社会上不良的思维和文化心态。
参考文献
[1] 郭赢.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心态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
[2] 艾娟.大众文化对大众心态变迁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3] 冯文华,杨婉林.转型期社会文化心态变迁机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06):14-18.
作者简介:冯杨(1994.07- ),女,研究生,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