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基建”为数字经济赋能

2020-05-08

互联网天地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基建中国电信疫情

□ 文 孙 健

作者:中国电信集团政企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

围绕“‘新基建’为数字经济赋能”主题,中国电信基于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为抗疫做的探索和实践,以及在打造新基建核心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电信基于自身的信息化能力为抗疫做的探索和实践;第二部分是中国电信在打造“新基建”核心能力方面做的一些工作和取得的进展。

5G+云监工:直播火神山医院建设实景

疫情期间,中国用十天完成了“火神山”医院的建设,中国速度再次造就了世界奇迹。在建设过程中,不仅仅是房屋的建设,也有信息化、网络化一系列设施等建设全面同步进行。中国电信也参与到这个建设过程中,1月24日接到网络开通的重要任务,中国电信在24小时之内完成了包括挖沟在内的光缆施工等工作,率先开通了5G基站和互联网专线,保障了火神山现场的网络连接;1月25日接到对整个建设施工现场进行监控直播的任务,中国电信在14个小时内搭建了“天翼云监控平台”,实现对视频图像的采集和分发,以及与央视等直播平台实现对接。1月26日19点正式开始了全天24小时稳定、清晰、不间断的直播,访问量超过了两亿人次。5G+云监工模式也不断地被复制到其他医院,让中国网友见证了中国奇迹的诞生。

5G+远程医疗:助力医疗机构快速会诊救治

在新冠肺炎的检测过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对CT片的识别和判定。一个CT片有三百多张,一个有经验的医生一张一张地看,从中找出被检测者是否有病变,大概需要五到十五分钟,耗时非常长。在医疗条件、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对医疗资源的占用非常的大,所以中国电信在5G和云的基础上推出了人工智能阅片,在火神山、雷神山、武汉同济、协和、中南医院等一线战场进行部署并投入使用,可以一分钟完成CT片检测工作,准确率大于90%,疑似病灶勾画的误差小于1%,不仅提高了疑似病人的检测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对于整个医生、医务人员资源的占用率,这是信息化技术为医疗技术提供的一个非常有力的支撑。同时,中国电信携手四川省卫健委组织华西医院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打造了全国首个5G+新冠肺炎远程会诊系统,覆盖208家医疗单位及四川驰援武汉前线医院,形成了“一张网”的远程支撑。同时,助力浙江省人民医院在全国首次运用5G远程超声诊疗技术,医生通过手柄远程控制超声机器人为武汉方舱医院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测。这些信息化技术大大地缓解了武汉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提高了现场诊治的水平,并且诊治的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天翼云课堂:助力“停课不停学”

疫情期间很多学校停课,但是不能停学,因此纷纷采用视频上课、直播上课等方式,而视频上课需求最大的是视频的分发资源,为了能够满足视频分发的要求,中国电信在五天内完成18TCDN出口扩容,针对11个省级和453个市县级云平台开展重保服务,确保整个网络平台的平稳运行,能够把信息、视频分发到千家万户。截止到目前,“天翼云课堂”应用系统通过手机小屏+IPTV大屏,为湖北618所学校、52万中小学生直播了1.1万节课,直播时长达到5000小时以上,高清教育专区点播人次超过600万。同时,在2月17日新学期进行了全国万校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的活动,支撑了全国万校同时在线开学。累计疫情期间共服务了1000万+师生,提供在线教学107万+节课,在线学习1.5亿+人次,为1.3亿+家庭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免费点播服务。

紧急开发四大疫情防控应用系统,助力全国战“疫”

疫情期间对社会治理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应对这一要求,中国电信紧急开发了四个疫情防控应用系统,分别为疫情监控系统、防控排查系统、自查上报系统、健康通行码。疫情监控系统是帮助定点医疗机构及时上报疫情救治数据及院内物资数据;防控排查系统是帮助基层人员高效统计管理片区的来返人员情况及复工情况;自查上报系统是帮助公众提供个人信息和疫情线索信息上报的入口;健康通行码是帮助群众通过查询找到自己去过的地方,证明自己的健康情况,以便防控人员及时了解被查询人的健康状况。这四个系统大大提高了疫情管理的效率,并在甘肃省首先投入使用,基于疫情监控系统覆盖了该省118家医疗机构、101家疾控中心,累计上报各类疫情患者及医疗物资数据3.4万余条;基于防控排查系统覆盖了2.4万名基层工作人员,完成各项摸查工作194万次。目前,在全国30个省均进行免费的部署和试用,并在9个省正式使用,高效地支撑了整个疫情期间的防控管理工作。

不仅仅是抗疫,中国要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各行各业也将对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

全民战疫,一号响应:湖北12345疫情防控热线

在疫情期间,湖北的12345政府服务热线平台升级为疫情防控的热线平台,由于湖北省处于全国抗“疫”前线,面临话务量陡增且人员严重紧缺等问题,中国电信采取了几个重要措施:一是把平台所配套的云资源进行快速地扩容,并快速与湖北17个12345市州平台完成对接,使市州信息能够及时同步到省级平台,进行统计和处理;二是组织广东电信、江苏电信、浙江电信、安徽电信等共同制定多省联动运营方案,共抽调171名心理素质好、经验丰富的远程话务代表,结合湖北电信省12345、省10000号和电信志愿者共计110人的本地团队,快速搭建起湖北省抗疫阻击战的“跨市跨省”远程服务坐席;三是在12345平台的基础上快速部署政情民意大数据分析平台,针对每天1万多条市民诉求意见和求助信息进行智能分析排查,通过关键信息辅助政府决策等。目前,湖北12345平台的接通率稳定在98.5%以上,回访满意率保持在99.2%以上。

从抗“疫”看对信息化设施能力的要求

从以上几个案例来看,疫情的大容量、突发性特点,对通信和信息化的部署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比如说疫情防控刻不容缓,是考验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快速开通;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信息化能力要求,是考验有没有泛在的设施随时随地提供服务;针对突发性的、高性能的要求,比如课堂点播这类海量视频的需求,是考验有没有海量的资源快速提供支撑;很多的防控工作效率不高、及时性不够等问题,是考验有没有一些智能化处理的创新模式;以及很多敏感的数据和信息如何得到安全保障等等。可以看到,疫情期间对信息化设施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和要求。

“中国速度”需要“新基建”

不仅仅是抗疫,中国要快速高质量的发展,数字化转型是必经之路,各行各业也将对基础设施提出新的要求。所以说,中国速度需要“新基建”。“新基建”有几个关键要素,比如快速、灵活、海量、智能、安全,这也是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初步提出“新基建"概念,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作为我国新型基础设施的范畴,当然还包括了其他的传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升级等。

持续转型,构建“新基建”核心能力

中国电信在2005年开始转型升级,在转型1.0的阶段,2005-2009年增加了系统集成、IT维护外包、软件开发等相关的业务,逐步的向ICT转型。在2.0阶段顺应移动互联网趋势,2010-2015年研发了大量的行业应用,同时,为政企客户提供云数据中心、灾备等服务。2016年顺应智能化趋势,开始了转型3.0的阶段,重点打造了智慧城市平台、大数据平台、物联网平台、人工智能平台,这些平台的典型特征是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挖掘,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能力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这些转型工作也是构建“新基建”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的一个过程。

云网融合的核心是把高质量的网、高质量的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和云设施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能力体系

“新基建”的架构可以理解为自下而上分为三层,第一层是云网融合的基础设施,它的核心是各种网络及遍布全国的云数据中心形成一体化的云+网的新基础设施;第二层是在网络能力、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之上打造的智能化数据平台层,通过平台去汇集数据、处理数据形成智能化的能力,并且把这个能力向顶层的智慧应用进行输出;第三层是应用层,除了中国电信自己的应用开发外,也聚合了一些应用厂商,将底层能力赋能给合作伙伴,从而打造一些满足行业需求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这是至下而上的三层架构,同时为了保证更好的服务千行百业,中国电信提供信息安全端到端的保障,以及纵向到底的运营服务体系,落实到省、地市、各行各业、县,这就是中国电信“新基建”的能力体系。

坚持SA方向,打造高质量5G设施

5G网络有两种组网方式,分别是NSA组网和SA组网,SA翻译成中文叫做独立组网,SA模式下建立的5G网络可以实现端到端的质量保证。中国电信一直坚持SA作为5G建网的方向,所以在全球率先发布了《5G技术白皮书》,并制定了《5G SA部署指南》,在国内率先提出SA组网的策略,并完成了SA全网综合性测试。2019年10月,中国电信在深圳发布全球第一个SA组网商用示范标杆,发挥了5G SA网络的低时延、边缘云、网络切片、上行大带等核心特性,全面支持深圳在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AR/VR.8K视频、远程医疗、智慧能源、智慧工厂、智慧港口、智慧园区等领域,打造5G行业应用示范标杆。截至3月上旬,在全国已累计开通5G基站7.4万个,其中在武汉一个月内建成500多个5G基站,全力支撑了疫情防控。2020年即将开展大规模5G建设,计划三季度完成全国25万个5G基站共建工作,力争年底完成30万个。另外,5G不仅仅是一张网,只有把高质量的5G网络和核心云、边缘云、基础的光网络及上面的集成服务、软件服务整合到一起,并在安全保障的基础之上,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新型的、智慧化的基础设施。

云网融合,深度布局数据中心资源能力

云网融合的核心是把高质量的网、高质量的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和云设施形成一个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目前,中国电信是中国最大的IDC服务商,有IDC机房667个,在主要的省和市都覆盖数据中心,可以为客户就近提供低时延、高质量的数据中心服务,中国电信在全国实现了“2+4+31+X”的云网融合的资源布局,云主机总量超600万vCPU,云存储总量超2317PB。

深挖数据资产,打造大数据服务能力

大数据服务能力是整个智能化信息设施的基础,中国电信通过网络采集数据,汇聚到集团级的数据中心,同时,通过外部合作的授权,引入外部的数据,并将这两类数据进行采集、存储、治理、分析、挖掘、运营加工以后形成了智能化、模块化的能力,并且实现了一定的智能,可以更好地赋能于各行各业的应用,比如在这次疫情期间,依托天翼云大数据能力,提供疫情防控大数据精准支持,为相关部门提供2亿+电信用户人员移动轨迹和风险区域自查,有效防范风险;在扶贫领域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帮助甘肃、云南、江西、陕西、河南、新疆等省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精准提供扶贫举措,实现3000万+人口成功脱贫;在河南省资源整合共享交换平台对接115个省直部门,日均交换量达1.1亿余条,部门联动工作效率提高30%。

打造AI能力开放平台,支撑行业智能化创新

人工智能是在大数据的平台上进行挖掘以后形成的智慧化能力,包括像视觉、图像、语音等等。中国电信汇聚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外部合作伙伴提供的智能算法,形成智能算法库,并且对这些算法进行有机的整合、管理和调用,形成融合的智能化能力,将人工智能能力有效地应用到行业中,使其能够赋能各行各业中;例如公安警情分析、AI智能阅片、智能语义分析、智能体温监测等等。

物联网赋能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物联网是一个万物互联时代非常重要的网络能力,中国电信拥有超过1.6亿物联网的用户,并且构建了一个物联网开放平台,该平台汇聚1万家的企业,3万以上的开发者。中国电信把各个行业物联的终端数据采集到物联网开发平台上,加工形成了数据的模块,开放出来让各个企业和开发者应用。在智慧城市中,通过物联网开放平台有效的赋能智慧城市,构建了智能感知平台、大数据分析平台等,并提供了100多个智慧城市细分场景的解决方案。比如智能烟感、智能门磁门锁、应急执法、冷链物流、AI安防等,这些都为城市运行的智能化、智慧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工业互联网助力工业企业数字化升级

在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电信构建了工厂智能光网络,实现高性能连接;同时,构建了能够把制造设备的数据采集到平台里面的智能网关,通过网络与网关,把生产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数据采集到平台后,中国电信借助自己打造的工业互联网的数据平台,实现对整个数据进行再加工并开放给各个应用场景实现赋能。

端到端安全服务体系为“新基建”保驾护航

安全层面最关键是端到端安全保障,比如从一个业务流程的终端、网络、云到应用必须实现端到端的闭环安全。中国电信构建了端到端安全服务体系,在过程中中国电信会提供咨询、集成、运营的安全服务保障各行各业的安全效果。中国电信的网络安全产品“云堤”,通过集约管理的分布式安全设备对DDoS攻击进行防护,为国家重大活动,如70周年国庆阅兵、杭州G20峰会等提供了重要保障。此外,诸如电子银行门户等也是该产品的防护对象,可以在访问攻击真正到达之前从远端就进行分布式的分流,从而把正常的访问流量给到服务网站,保障了整个运行的效果。

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保障“新基建”能力落地

中国电信的专业化运营服务体系有总、省、地市、县这四级组织,以及在全国拥有超3万人的研发队伍,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产品;1.4万人的系统集成队伍,帮助用户把不同的产品,包括自主研发的和合作伙伴的产品形成整体解决方案,并帮助客户统一集成实施;超过10万人的运营维护队伍,保证无论是核心网还是末梢都可以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此外,中国电信在全国还拥有6万人的政企客户服务队伍,为政企客户提供本地化支撑服务。

“核心能力+生态化运营”赋能数字经济

“新基建”有很多重要的能力需要尽力去打造,但是这并不是由一家企业就可以完成的,所以中国电信除了打造这些能力以外,本着构建生态化运营的思路,与各个产业领域里面的合作伙伴充分合作,共同建设一个和谐、高效的生态,共同服务于千行百业。这样才能让整个数字经济更加繁荣,各个行业得到更好的信息化支撑。■

猜你喜欢

新基建中国电信疫情
战疫情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中国电信再聘6名首席专家
关于“新基建”下信息通信高校学科发展的探讨
远东智慧能源 掘金“新基建”风口
2019,“新基建”竞争吹响号角
外媒拿中国在西沙“新基建”说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