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解读“校园霸凌”现象

2020-05-07范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5期
关键词:攻击行为霸凌暴力

范琳

[摘           要]  校园霸凌,是近年来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校园霸凌现象进行分析,以求重新审视教育、审视社会,找到减少校园霸凌现象的方法。

[关    键   词]  校园霸凌;社会心理;群体心理;从众;个体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  G47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140-02

一、校园霸凌概述

校园霸凌,是存在于校园里或校园周边的,学生之间的欺凌与压迫,又叫校园暴力。实施者一方利用权力或者生理上的优势,胁迫或伤害处于劣势的一方,致使其生理或心理受损,包括语言和肢体上的敌意性攻击行为。经研究发现,校园霸凌行为的参与者多是“问题少年”,普遍存在冲动、霸道、偏激的性格;在与同伴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缺乏同情心;行为上较突出,行事风格带攻击性。具有如下特点的学生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1)性格内向胆小,与周围人存在较大差异;(2)在同学中缺少朋友,较为孤独;(3)身体方面存在障碍或其他问题。

二、校园霸凌的实质是攻击行为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霸凌现象的实质,就是攻击行为。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的多拉德教授提出“挫折—攻击说”,认为攻击是挫折的结果,挫折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央视曾经做过几期关于校园霸凌的纪录片,在采访校园霸凌事件参与者时,其家庭都存在着或结构缺失、或关系紧张、或教育不科学、或周边环境复杂等问题。家庭的成长和教育环境,对青少年的性格和行为的养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情绪的不稳定性和强烈的心理矛盾,是青春期重要的心理特点。青少年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是非正误的判断能力较弱。如果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受到来自家庭,特别是父母的不正面的教育影响,容易形成扭曲的心理认知,当受伤的心理需要宣泄时,就会引发攻击行为。他们利用伤害他人来宣泄自己心中的不满,可以获得心理上短暂的快感。例如,在婚姻冲突和家庭暴力中成长的儿童,会获得不恰当的攻击性冲突解决策略;成长于放任型和溺爱型的家庭教育中,儿童也会出现较高的攻击行为。

三、校园霸凌是群体心理在作祟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个体在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了群体。群体内成员之间彼此影响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即群体心理,会推动或阻碍群体活动的进行。社会心理学观点认为,个体都有一种与他人保持一致的内在愿望,这使个体在行为或信念上会慢慢屈从于群体并保持一致。校园霸凌,大部分都是群体行为,是占有优势的欺凌者组成的群体对弱势个体实施的攻击行为,从众效应起了很大的作用。群体中的某一成员偶然对他人实施了欺凌行为,即使群体中某些其他成员内心不认可此行为,但是迫于群体压力,也为了服从于群体的一致行为和一致心理,得到同伴的认同、寻求群体归属感、不能违背群体的意志,便会效仿他的行为,那么,霸凌行为就会持续,甚至愈演愈烈。

个体融入群体生活,习得群体所认可的社会行为,以适应群体生活,这就是个体的社会化。青少年的成长和社会交往的过程,就是个体进行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青少年由于欠缺辨别是非能力,在受到不良团体的教唆和挑拨时,容易形成错误的、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的反社会认知。在他们的同輩群体中,不良的情绪互相感染,不良的行为互相模仿,就会形成不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走入歧途,形成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反社会心理。

四、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影响因素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就可以学习某种社会态度和行为。社会的进步推动了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大大增加,一些隐含暴力性成分的游戏、电影和电视随着文化信息的快速传播就进入了青少年的视野。这些含有强大视觉冲击情节的内容缺乏有效的监管,让本就处于情感敏感期和心智形成期的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吸收了暴力思想,在现实的冲突情景下,很容易被唤醒和使用。研究表明,在现实生活中,玩暴力电子游戏的多少与攻击行为和行为不良之间呈正相关。

五、校园霸凌的防御措施

校园霸凌对青少年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给他们本该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被欺凌过的青少年,由于处于劣势的一方,受到欺负不敢声张,选择忍气吞声,形成心理障碍,久而久之会形成懦弱、自卑、消极的人格特征。部分受欺凌的青少年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畏惧学校生活和社会交往。而实施欺凌的青少年,他们的攻击性倾向会形成心理定式,认可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会引发更多的校园霸凌行为;在他们步入社会后,其犯罪的概率会非常高。

校园霸凌现象对整个校园环境以至于整个社会来说,都会有很消极的影响。未成年人的社会认知的形成与他所处的具体环境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要减少甚至杜绝校园霸凌现象,就要从改善未成年人的所处环境入手,包括家庭教育环境、校园教育环境和社会教育环境等。

(一)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人在一生中接触最早期的教育,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最初场所,家庭的教养方式和父母的相处模式对青少年一生的成长都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放任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形成自私自利、任性无责任心的性格;溺爱的教养方式,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而在气氛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父母能通过身体力行的陪伴与教育,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知书明理、积极向上的性格,也为他以后融入社会和人际交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可以避免青少年的性格和心理形成偏差,这对降低中小学生暴力及欺凌有着积极的意义。长辈应该强化对孩子的监管责任,多关心孩子的成长动态,关注孩子的社会交往,关注他们在生活中发生的细微变化。

(二)学校方面

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和活动时间都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而学生间的同辈群体是学生进行个体社会化的一个载体。因此,学校要大力开展德育,发挥情绪感染和模仿的积极作用,形成健康的、轻松活泼的校园文化,在全体学生中形成积极向上、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这有利于阻止校园霸凌的发生,使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育得更加健全。其次,学校应该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和心理咨询建设,为青少年建立完整并不断完善的心理档案,及时记录和跟进他们情绪的变化,对留守儿童、单亲学生、孤儿以及身体方面存在障碍等特殊群体应给予重点关注。

(三)社会方面

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都是影响人心理的重要手段,它们提供了大量信息,会极大地影响个体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大众媒体的宣传和网络舆论的风向引导,应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积极的影响。网络游戏和电影电视在向大众进行宣传的时候,要提前考虑受众。特别是在推向青少年群体时,应该有政府机制的监督和监管,杜绝涉及暴力内容的宣传。大众传媒和社会舆论应该利用自身优势,对青少年加强引导,提供有利于提高青少年高尚情操和高品位格调的优秀文化。

另外,实施暴力行为的青少年,往往法律意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欺凌行为会有什么后果、要承担什么责任;而受到暴力欺凌的一方,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和正确的途径保护自己。因此,整个社会,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必须树立和宣扬法律,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

六、结语

本文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分析了校园霸凌现象产生的心理学原因和社会影响因素。综上所述,要想减少并阻止校园霸凌現象的发生,要从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下手,各方合力构建一个应对校园霸凌机制,着力为青少年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整个社会都应该密切关注,与时俱进,不断提出可行的预防措施,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3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小玲,张波.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校园暴力[J].贵州: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

[3]廖雯娟.校园霸凌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M].河北: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

[4]崔思栋,邢菁然,李凡.影响校园施暴者社会化的心理机制研究[M].昆明:体育教育,2018(197).

[5]江界华.校园霸凌心理形成机制及预防研究[M].上海:青少年犯罪问题,2018(4).

[6]叶岑,程凌.校园暴力中施暴群体的成因及心理特征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6).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攻击行为霸凌暴力
为何有人动辄大打出手
住院精神病人暴力攻击行为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反性别暴力
逆转人生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十二星座遭受校园霸凌会怎么做
校园霸凌行为现状及法律规制问题研究
如何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攻击行为
雌蠼螋会照顾自己的孩子吗
暴力的班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