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途径的实践
2020-05-07叶海山
叶海山
[摘 要] 以教学尝试、实践为例,从“实现知识间的融合,重构课堂教学 ”“开展社团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架起教学的翅膀”三大方面探讨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途径。
[关 键 词]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5-0032-02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涵盖物质、精神、文化和意识四个方面[1]。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是闽南文化的实物载体,也是凝固了的闽南文化,承载着闽南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屡次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和独特作用,并要求我们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享誉全国甚至世界的、可供现实研究的、闽南传统文化精髓的载体——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如何与地理教学有机融合,是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理解和界定。“闽南”一词由来已久,发展到今天通常指厦门、泉州、漳州三个所属地区[2],所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是一种地域建筑文化,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征。
建筑特征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支配下形成的[3]。闽南传统建筑也必然根植于闽南自然地理条件,并融入闽南传统文化。就文化层面而言,闽南传统建筑蕴含儒家传统文化、闽南习俗、侨乡文化、海洋文化等丰富的内涵。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之所以能融入地理教学,就在于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蕴藏的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且地理教学的两条主线恰恰又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至此,两个看似不相关的内容有了交集,也就有了融合的可能。通过实践探索,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得以实现。
一、实现知识间的融合,重构课堂教学
与其他建筑文化一样,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是非常丰富的,但并非其所有内涵和外延均适合融入地理学科教学。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理论尚缺乏系统性,各门学科并非仅为乡土建筑研究而设立,为乡土建筑研究所用的不过是其部分“交叉”领域[4]。所以选取既适合于地理学科教学又属于闽南传统文化的“交叉”领域的基本途径是知识间的有机融合。
地理学科知识与建筑学科知识属于两种不同的知识体系,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其必然结果之一就是知识间的有机融合,实现这一目标也就要求承担地理学科教学的老师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重新构建。建立起跨建筑和地理两个学科在某一知识点上的联系,并确保知识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结合度。这种重新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地理知识的传授,进而实现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学以致用,而且能充分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的兴趣,实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课程思政目标。
(一)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建筑和地理之间可以有机联系的知识点很多,在自然地理方面,就有纬度、南北温差、降水等可以融合,在人文地理方面,有地理区位(交通、经济、海陆位置等)、宗教文化、侨乡文化、地方习俗等可以有机融合。如在学生学习完太阳高度知识之后,就可以构建一堂纬度与建筑密度的地域差异课堂教学,通过呈现南北建筑间距系数表,引导学生思考其原因。进而引导学生分析得出——随着纬度变化,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建筑间距系数越大,建筑间距越大,建筑面积净密度越小;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建筑间距系数越小,建筑间距越小,住宅净密度越大的结论。变抽象、枯燥的纬度、太阳高度知识为有用的、可视的现实事物,同时让学生掌握闽南地区(泉州、厦门、福州等地)的建筑间距系数与纬度、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又如在学生完成区位因素的知识学习之后,可以构建区位与闽南传统建筑取材的差異性的课堂教学,通过比较闽南地区(泉州泉港区樟脚村、永春县的岵山镇霞茂村、南安市眉山乡观山村等地)传统建筑在取材上的差异,引导学生思考其成因,进而让学生从区位知识的角度思考和理解,经济区位条件和交通区位条件对传统建筑物材料选择上的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经济、交通等区位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以深化学生对“地域差异”的直观理解,同时融入闽南建筑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实践成效
从教学实践结果来看,通过知识间的有机融合实现课堂重构是可行的、可操作的。在常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知识点间的融合进行教学,从形式上看类似案例教学,但本质上又有区别,因为看似选取传统建筑为案例,但在学习内容上却是地理知识和传统建筑知识两者兼而有之、相互融合,这对于作为纯建筑专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教学实践的效果就学生学习兴趣和对两个学科知识的掌握而言都受到师生的好评。在示范性课堂教学中,则可以采用专题展开教学,通过建筑的自然地理成因之纬度、安居、地理与闽南(泉州)建筑的地域性等一系列市级公开课的举行,根据市职教中心、全市各职校参与听课老师的评价反馈,开课效果良好,创新性、科学性和课堂有效性均得到充分认可。
“让学生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应用”[5]——显然,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可以实现这一课程目标,也能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教育以生活为中心”[6]的教学理念。而这一切就需要打破学科知识,重新构建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逻辑联系和教学设计,进而实现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知识融入地理课堂教学。
二、开展社团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
社团是学生按照一定的专业、特长或者兴趣爱好,自发或者半自发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目前,社团活动已经不仅仅是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的一项德育工作,还是逐步拓展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学校办学成果展示窗口和实现学生多元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是学校办学特色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融合德育和教学于一体的一种组织形式。
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另一有效途径就是社团活动的开展,经过近两年、四个学期的实践表明,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延伸课堂教学不仅可行而且可以实现课堂无法实现的多元育人目标。在实践中,成立闽南传统建筑地理成因社团,交由学生会社团部组织成立,该社团主要活动有参与传统村落的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分享调查结果、参与社会活动、开展社团成果展示活动等。这种集实践和理论于一身的学习形式颇受学生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实地调查
学生学习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单一的知识掌握,而是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实地调查,撰写调查报告、分享成果就是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例如,通过开展《泉古建——人·建筑·地理——洛江之行》《泉古建——人·建筑·地理——安溪之行》《泉古建——人·建筑·地理——南安之行》等系列走访调查,按照就近原则让社团相应区域的成员参与调查,并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负责撰写和分享调查成果,不仅可以让学生实地参观并亲自体验到洛阳桥的建造特点、南安蔡氏古民居的闽南特色和营造技艺、安溪李光地故居的建造特点和时代背景等,而且可以帮助学生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洛阳桥的选址及筏型基础的成因,南安蔡氏古民居的华侨文化、红砖文化和儒家文化对建筑构建的影响,以及造成李光地故居相对简陋的自然地理及交通区位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实现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运用,并将其所学的建筑知识可视化、系统化。
(二)活动开展
社团活动除了主体活动——实地调查之外,也可以有其他的形式,其中包括社会活动、校内展示活动两种主要模式。在社会活动上主要是参与行业、协会的形式进行,如参加县人社局主办、县广电局、县古建筑研究会承办的“培育古建筑专业人才,弘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主题沙龙活动。在校内展示活动方面,开展示范校年度核查展示、职业素养活动月展示以及组织古建筑摄影比赛等。社团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自豪感,而且可以极大地调动其学习兴趣。
中职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在接受中职教育学段过程中,需要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7]。通过社团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修养等均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升,符合国家对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表明,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实现教学的延伸,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甚至是对专业的热爱。古建筑沙龙活动让十几位学生加入我校与县古建筑研究院共同组建的“古建筑研修班”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甚至可以说我校2019年秋季开始的“古建筑仿建与修缮”专业的开办与社团活动的成功开展有一定的关系。
三、微信公众号的推广,架起教学的翅膀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教育技术的变革,教学手段不仅仅是多媒体课件,而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微课、慕课、直播等一系列教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为了进一步推广实地调查研究的成果,弘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架起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空中翅膀,微信公众号的运用和推广是一种便捷而且覆盖面广的有效途径。
在具体实践中,注册了《遇建闽南》微信公众号,并由社团指导教师负责推广,定期推出专题,如《遇建·洛阳古桥》《遇建·候卿故里》《遇建·成语里的建筑文化——拐弯抹角》《遇建·闽南祠堂》等,将地理、建筑、历史以及民间传说等内容整合到专题中。就学生而言,不仅可以温故,对所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又可以知新,实现知识的拓展。就受众而言,可以足不出戶系统地感受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又能对地理学科产生实用价值的认识。就教学覆盖面而言,可以实现从单一对象的学生走向多元对象的大众,从学校走向社会。由此可见,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可谓架起教学的翅膀,让学校的教学飞出学校,飞进社会。
综上所述,通过近两年的实践表明重构课堂、开展社团活动、运用微信公众号是实现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当然随着研究的深入,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地理教学的“交叉”领域将进一步拓展,教学途径也将进一步拓宽。
参考文献:
[1]余卓群.建筑与地理环境[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0.
[2]林振礼,吴鸿丽.泉州多元文化和谐共处探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
[3]刘淑婷.中外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李晓峰.乡土建筑:跨学科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段玉山.中学地理课程与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6]周洪宇.陶行知教育名论精要(教师读本)[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7]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编辑 冯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