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2020-05-07蔡玉花
蔡玉花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房脓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和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乳房脓肿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乳房脓肿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关键词】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护理干预;乳房脓肿
【中图分类号】R2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2-0093-02
急性乳腺炎大多发生于产后3-4周的哺乳期早期阶段,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乳房并发症,其主要是由于乳汁淤积、细菌侵袭等原因引发,主要表现包括乳房肿痛、压痛等,不仅影响产妇的正常哺乳,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心理压力,大大降低其生活质量[1]。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按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各28例。所有患者乳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破裂或存在乳汁堆积现象,局部出现明显红肿并有压痛感,且用手触摸未感受到任何波动感,体温≤38℃、白细胞数量<1×109/L,结合B超检查结果确诊为急性乳腺炎;同时排除有精神疾病者、有严重心肝肾器官功能不全者、对头孢或青霉素药物过敏者。研究组患者中初产妇17例,经产妇11例;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6.83±2.90)岁;病程2-6d,平均病程(3.15±1.02)d。对照组患者中初产妇16例,经产妇12例;年龄24-34岁,平均年龄(26.78±2.57)岁;病程2-7d,平均病程(3.19±0.95)d。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接受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包括日常宣教、病情监测、注意事项告知及出院常规指导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①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用热毛巾对患者患侧乳房进行热敷20min左右,再涂抹一定量润滑油或橄榄油,然后轻轻并多次地拉动患者乳房,用一只手将乳房拖住,而另一只手五指分开并微屈曲,然后大拇指沿乳管的走向向其乳晕方向进行螺旋式推进,食指则对侧乳进行按压,促进乳汁排出;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大拇指需向着力点推进,不可用力按压,动作尽量轻柔,直至乳汁顺利排出为止,每隔2h左右排空1次,对于无法完全排乳者,可用吸乳器促进乳房排空,同时适当配合超短波理疗进行辅助治疗,每次理疗时间为20min,1次/d。②指导患者正确哺乳,在哺乳时尽可能将一侧乳汁排空后再换至另一侧,若存在乳汁淤积情况,可进行手法按摩并配合吸乳器进行排乳。③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类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尽可能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乳汁分泌过多的患者嘱咐其不食用鲫鱼、猪蹄等食物。④若患者乳头内陷,需常进行提拉与挤捏,促进其恢复正常状态。⑤哺乳时切勿让婴幼儿含着乳头睡眠,若乳头破损,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并尽量不用该侧乳头哺乳;另外,可使用乳头保护器对乳头进行保护,哺乳结束时可在乳头上涂抹少量乳汁,起到保护乳头的作用。⑥受伤口疼痛、担心哺乳后乳房下垂等因素影响,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的现象,进而加重乳汁淤积、肿块形成等,因此护理人员需积极和患者沟通,鼓励其自诉,了解其情绪后给予针对性疏导,同时指导患者家属尤其是丈夫要多陪伴患者,改善其情绪状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乳房脓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其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如下:乳房症状体征均完全消失且哺乳正常评为显效;乳房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评为有效;乳房症状体征未见明显变化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本次研究内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住院时间采用±s表示,并用t检验;临床总有效率、乳房肿胀发生率均采用百分率表示,并用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0例;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6例,两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100.00% VS 78.57%),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667,P<0.05)。
2.2 乳房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 和对照组比,研究组乳房脓肿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主要是因乳腺导管堵塞,导致乳汁淤积引发感染。以往,临床认为此疾病是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通常只使用头孢、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不给予其他特殊处理,导致很多患者出现乳房脓肿,需行切开引流術治疗才可有效缓解,此方式不但增加患者痛苦,延长其病程,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疗费用[2]。相关研究表明[3],急性乳腺炎主要发生于首次分娩的孕妇群体,通常是因患者缺乏对分娩后相关知识的认识,易导致乳汁淤积,进而引发。所以在治疗早期需帮助患者疏通乳腺,从而防止局部炎症加重,避免乳房脓肿的形成。
本研究对28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结果发现:和对照组比,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乳房脓肿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乳房脓肿发生率,缩短其住院时间。究其原因如下:手法按摩是改善乳汁淤积的关键措施,此方式可有效刺激乳腺泌乳反射,并模拟婴幼儿吸吮特点缓慢、轻柔地挤压乳晕部位,并顺着乳管方向向乳头部位进行推压,有助于促进患者乳汁排出;吸乳器可进一步地促进患者乳汁排出;超短波理疗对患者乳房局部组织血液循环具有促进作用,从而可有效缓解乳房脓肿并减轻局部疼痛,同时其还可刺激乳腺组织上皮细胞,从而促使其反射性收缩,提高乳腺管内压,进而促进乳汁排出[4]。指导患者饮食可避免其进食一些有利于分泌乳汁的食物,增加排乳难度。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情绪,提高其依从性,进而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综上,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乳房脓肿发生,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参考文献:
[1]张冬梅,崔献梅,李燕平,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及机体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12):1978-1980.
[2]穆玉霞,葛军,贺秀芳.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产妇负性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9):173-176.
[3]李瑞红.酒灸联合护理干预哺乳期急性乳腺炎42例[J].河南中医,2015,35(12):3222-3224.
[4]董春梅.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早期护理干预及疗效观察[J].江苏医药,2015,41(3):365-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