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仪式的文化解读
2020-05-07李嘉敏
李嘉敏
节日仪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历来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独特的节日仪式经过历史的沉淀凝结了少数民族世世代代的记忆。在仪式的展演中,具象化地呈现节日仪式,使得庆典过程搭载移动互联网的便车迅速扩大传播,正如一年一度的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其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招牌,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宝贵记忆。
“三月三”的文化溯源
“三月三”即夏历的三月初三,许多人认为可追溯到古代的上巳节。《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痰为大洁。”至汉代,上巳节被确定为官民共同参与的节日。魏晋时,官方正式将上巳节定在三月初三,《晋书·礼制》记载“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上巳也”。
当今,壮族的“三月三”是一个山间对歌、郊外踏春以及祭祀先祖的隆重节日。广西壮族人民也把“三月三”称为“窝埠坡”“窝坡”等,其寓意就是到洞外的田间去唱歌。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刘三姐的传说与上巳节融合。覃桂清指出:“民族文化交流及风俗相互影响,促成中原上巳节习俗与壮族歌仙刘三姐的传说融合,形成当地三月三歌圩。”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84年确立“三月三”为广西壮族的全民节日,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广西壮族人民都会以无比隆重的方式庆祝佳节,展现独特的壮乡文化。至2014年,广西壮族“三月三”文化节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人民在“三月三”放假两日,举办盛大的三月三仪式,这一举措进一步扩大了“三月三”文化的传播力。
仪式过程:“三月三”仪式呈现
民族文化
仪式是一种文化传播,而文化是一种日常生活方式,是神话、戏剧、宗教、交谈,是一种共享意义与文化空间的建构。(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华夏出版社,2005年)“三月三”文化节作为地方节庆仪式,其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极具表演性质。在庆典中,人们亦把地方节庆看作是文化系统的结构性表达,从而建构出一个有意义的情境,并深入了解每一种节日仪式所呈现出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唱山歌
壯乡人民热情好客,喜爱唱歌,在“三月三”佳节中,最重要的仪式就是唱山歌。唱山歌中最有灵魂的莫过于对山歌,俊男靓女在“三月三”各自梳妆打扮,用壮语唱山歌以表达彼此的心意,也有学者把对山歌视为一种爱情仪式,随着山歌流传区域的扩大,其规模逐渐变大并形成“歌圩”。
抛绣球
壮族人民抛绣球仪式可追溯到宋代,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三月(上巳),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驼。男女目成,则女受驼而男婚已定。”所谓驼,即指绣球,球内装着豆谷,代表甜蜜的爱情,表面绣喜鹊、仙鹤、花卉等式样,寓意满满。至“三月三”庆典之日,女孩们带着亲手绣制的绣球抛到自己的心上人手上,一抛一接,心意了然,抛绣球已成为壮族未婚男女之间传情达意的求偶风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抛绣球这一仪式除了表示最初的寓意,还演变成一项民族运动,吸引愈来愈多的青少年参与,这一改变足以说明少数民族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通过自身不断再生产以维持平衡,使其得以延续并发展壮大。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即紫、黑、红、白、黄五种颜色混杂在一起的糯米饭,五色寓意五谷丰登、风调雨顺、万事顺意。“三月三”正值春耕季节,壮族人民会在这一节日蒸五色糯米饭,部分地区还会把蒸熟的饭分成五部分并在中间放一枚染红的鸡蛋,寓意大吉大利、喜报丰收。大海碗的五色糯米饭需要做摆景,从早到晚,天黑之后方可食用。五色糯米饭作为一种象征仪式,承载着民众的期盼,把厚植于壮族人家的传统文化基因表达得淋漓尽致。
祭祀先祖
于壮族的民族文化而言,先祖是极其重要的存在,而五色糯米饭作为消灾祈福的代表,无疑是最适宜的祭品。据清代相关资料显示,壮族人民会在三月初三这一天,蒸好五色糯米饭、宰杀好牲畜、煮好酒,然后男男女女带上这些祭品及一些石灰到墓地去,用祭品祭拜祖先,用石灰装饰墓地,并且在坟头上挂好纸钱,然后在祭拜后吃喝完食物返回。这一神圣与世俗相融合的扫墓仪式,根植于壮族人家的精神记忆中,充当着后人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与向往。
无论是对山歌、抛绣球,抑或是吃五色糯米饭、祭祀先祖,都是壮族人家对“三月三”文化的继承与传播。每个人在这天都是平等的参与者,在狂欢之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逐渐消弭,随处可见的是亲昵的接触,在仪式中营造出一种人与人之间更亲近的感情。因为在参加仪式的过程中,人们并不关注是否能学到什么新的东西,而是注重在仪式程序中,能使特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得到描述和强化。
仪式功能:“三月三”节日展演
的文化认同
“三月三”文化节作为一种仪式,其强大的传播功能更大程度上为壮族人民提供共同的体验,特别是在现今的整合营销传播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齐头并进,使得传统民俗的传播力空前迸发。“三月三”这一节日仪式以强大的精神感染力和感召力唤醒民众的共同记忆。
仪式本身的象征:地方节庆的族群文化与身份认同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人民的主要聚居地,“三月三”文化节成为该地区族群的交流平台。“三月三”文化节所展示的壮族文化是独具特色的,仪式中的族群文化可看作是个人或者群体在感情和心理上的趋同,相同的仪式和共同的文化表现出壮族人民的族群认同。
首先,壮文谱写的歌词加上朗朗上口的壮语歌唱方式,造就了独特的族群文化。在热闹的山歌对唱中,我们亦可把山歌看作世俗的礼仪,抑或庄严神圣的节庆。其次,抛绣球仪式具备展演性质但又不仅仅是一种展演,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式微,抛绣球作为一项极具壮族文化特色的仪式得以传承,在一定程度上无疑可以增进壮族人民对壮文化的认同,进而加深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最后,五色糯米饭在“三月三”文化节中的祭祀先祖的活动中,沿袭壮族文化传统充当祭品角色,与此同时,可以供人们食用,这也可称之为祛魅化的仪式。仪式不仅展演了本身的内涵,还进一步增进民众在“三月三”文化节中的族群认同。
文化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就在于传承。“三月三”文化节作为一种仪式,满足了民众信仰表达、消灾祈福、团结族群等精神需求。欢声笑语中的集体欢腾,人们在这一特定的场域中为场景情绪所濡染,而且,仪式过程所体现出的仪式规则和社群文化也在无意识中浸入人们的脑海中,从而实现了仪式的展演功能。
仪式符号的象征:话语权力象征与文化认同
节日仪式不仅仅是对民族风俗人情进行简单的展演,换言之,仪式不仅仅是日记,也不仅仅是备忘录,还具有象征性。“三月三”作为广西壮族文化的活招牌,具有其他地区所不具备的文化特质。悠久的壮族文化集现实生活与想象世界于一体,在这一独特的仪式中,象征是最重要的功能,因为“三月三”文化就是经由具体仪式知识来为人们提供符码和象征的意義。
壮族“三月三”不仅仅储存了大量的少数民族记忆,而且随着历史发展,其仪式体现了明显的话语权。换言之,“三月三”文化节所呈现的传播是从民间自发活动向官方主导流动,前文提到,大部分的“三月三”活动都是民间团体自发组织的,至2014年申遗成功,并确立放假两天的节日制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话语权的流动,民众积极参与“三月三”亦代表着民众对新的象征性的仪式符号系统的认同。当“三月三”成为广西的地方节庆仪式,就不再仅仅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亦是官方机构对地方文化的重视与整合,它成为更广地域范围和更丰富地域文化中的一种。
“三月三”文化节作为一种庆典仪式,赋予了人们精神上的神圣且统一的表现形式,以此来补充和加强民众对社会稳固的情感依赖,壮族人民对“三月三”的崇拜与传承所展现的情感认同和家国情怀,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世界相互产生共鸣,促成社会群体对“三月三”的文化认同。正如涂尔干所言,仪式具有对集体仪式的唤起、巩固作用,甚至带有对社会共同体有意识、有目的的凝聚功能。
结 语
壮族文化不仅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和文化基因。仪式过程中的对歌、抛绣球、五彩蛋等文化意象浓缩了壮族“三月三”文化的精华,这些带有仪式感的文化传播形式不仅向世人彰显了壮族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更进一步促进了民众对自身所属的族群的认同,与此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国家共同体的构建提供了认同力量。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