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现状及治理路径探析

2020-05-07褚宏健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15期
关键词:治理路径乡村振兴战略

褚宏健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乡风文明建设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的最终成果。近年来农村婚嫁高额彩礼问题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乡风文明的建设进程,成了社会热点问题。目前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现状主要是彩礼名目繁多,数额增大、欠发达地区问题更突出、高额彩礼成为家庭负担,矛盾纠纷频发。据此,分析了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现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治理路径,以期能够更好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高额彩礼;治理路径

彩礼,也叫作财礼、聘礼,是在结婚前,男方家庭给女方一定的金钱等作為迎娶聘礼。结婚送彩礼的传统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主要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中的“纳征”,即男方家送聘礼给女方家,到如今已是传统婚嫁习俗的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婚嫁彩礼金额也越来越高,更有甚者已经超出农民自身的经济承受范围,引起了许多家庭矛盾,积累了较多社会不稳定因素。2019年,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把抵制天价彩礼等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1 农村婚嫁高额彩礼的现状

1.1 彩礼名目日益繁多,礼金数额逐年增大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彩礼名目和礼金数额逐年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其发展态势更是呈现爆炸式增长。当前农村的婚嫁彩礼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是礼金作为男方支付给女方家庭的金钱,在彩礼中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最为双方所看重。然而礼金的数额却在逐年增大。如在十年前的华北农村,彩礼金额普遍在2万-3万元,如今,很多农村地区的彩礼已经超过10万元,甚至在部分农村地区彩礼金额已经高达10万-20万元不等。二是不断提高对房屋的要求。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婚后分家的传统,在如今更是成了年轻人的基本共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不满足于传统意义在村子盖房子而提出在周边乡镇或县城购买房子。三是部分农村地区女方要求购买汽车。伴随着“有没有房子”而来的便是“有没有车子”。在甘肃省某县农村地区,从2013年开始小轿车逐渐成为年轻人结婚时“必备装置”,并且越来越倾向于购买高档次轿车。除此之外,女方还会要求男方拍婚纱照、购买“三金三银”和服饰等。

1.2 欠发达地区高额彩礼问题更加突出

近些年高额彩礼问题频发,成了社会热点问题,尤其是在欠发达的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的现象更加普遍和严重,如山东西部、河南北部以及西北、西南的大部分农村地区。这种高价彩礼使相当多的农村家庭负担过重,部分家庭为了凑齐彩礼,全家人节衣缩食、拼命劳作,生活标准一降再降,其个人生存和家庭的正常运受到了严重威胁。由于没有相关部门机构的监管,长此以往,这种索要高额彩礼的风气由小地方蔓延到其他地方,甚至给城市的婚俗嫁娶带来不好影响。

1.3 高额彩礼成为家庭负担,矛盾纠纷频发

在结婚之前很多年轻人并没有多少积蓄,大部分年轻人无法单独支付得起婚嫁所需费用,往往需要父母的支持,婚姻消费也多由自己的父母共同承担,代际剥削由此产生。很多父母总要省吃俭用多年甚至需要向亲戚朋友借钱才能凑够子女的结婚费用。农村男方家庭在支付完高额彩礼之后积蓄剩不下多少,对于借钱凑彩礼的家庭来说,结婚后更是负债累累,而且要面临偿还债务的问题。这种债务一般由父母承担或者新婚夫妇外出打工,一起偿还。这种代际剥削产生的子辈与父辈间的经济纠纷是导致许多家庭矛盾爆发的导火索。有些人为了偿还债务不惜铤而走险,最终误入歧途。部分家庭在解除婚约之后无法回收彩礼,由此造成双方家庭产生矛盾关系紧张,甚至发展到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2 农村婚嫁高额彩礼出现的原因

2.1 农村男女比例失衡,女性占婚配市场主导地位

社会资源的流动具有向上的特点。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年群体逐步向城市流动,但受农村养老观念以及婚嫁习俗的影响,很多外出打工的男青年最终会回到家乡结婚生子。而部分女性在城市工作之后,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都发生了改变,她们不再愿意回到农村,由此导致了农村地区的青年男女比例失衡。加之上世纪80年代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受重男轻女和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在非法性别鉴定的普遍流行中,女婴出生数量远远低于男婴,男女比例的失衡更加严重。

人口流动直接打破了本地供求平衡的通婚圈,婚姻的本地市场被纳入全国市场。在婚姻市场上,未婚男性数量远超未婚女性数量,婚姻资源配置结构失衡,男性婚姻挤压矛盾日趋激化。女性成为稀缺的婚姻资源,在婚姻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她们可以从多个男性家庭中挑选,彩礼的多少便成了参考的标准,而男方家庭为了促成婚事,只得满足女方提出的彩礼要求。由此出现彩礼居高不下的现象,甚至推动了彩礼的不断攀升。

2.2 严重的从众和攀比心理

有些条件较好的家庭,结婚时花的钱多,彩礼也多,很是风光。其他家庭看到后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便逐渐成了一种不成文的习惯。在同质性较高的农村社会中,个别高额彩礼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周围村民知晓,出现“大家都这么做,我为什么不这样”的从众心理,高额彩礼随之出现并不断刷新上涨。

彩礼作为中国传统婚嫁习俗的一部分,直接涉及到面子问题。在婚姻消费市场,很多消费方式是一种象征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这种消费模式是对心理需求、面子的满足。在具有传统熟人社会特点的中国农村中,面子尤为重要。大家对彼此知根知底,很多农民会通过攀比来获得满足感,因此攀比会更加严重。而高额彩礼就是农民为了维护自己面子互相攀比的产物,为了获得面子上的满足,高额彩礼蔚然成风。村民认为只有高额的彩礼才能彰显女方的价值,才能赢得女儿在婆家的地位。农村社会中严重的攀比心理是导致彩礼居高不下的重要社会心理因素。

2.3 市场经济对农民观念的冲击

经历了40多年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在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虽然越来越富裕,但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观念甚嚣尘上,骄奢淫逸、铺张浪费等行为屡见不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部分农民变得理性化,心中逐渐产生了一切皆可物化的观念,所有的事情也都可以用金钱的尺度进行衡量。

反映到婚嫁本身,也由之前传统的“重礼”变为“重财”。经济收入、城市户口、住房条件等成了女方在婚嫁过程中更看重男方家庭的地方,婚房的产权归属、是否共同承担养老责任等现实的经济问题成了婚姻谈判的主要內容,基于婚姻构建的爱情基础则处于次要地位,感情因素在婚姻中所起到的作用日渐萎缩。市场的理性化带给农民的冲击是巨大的,这直接促进了农村高额彩礼的产生。

2.4 农村经济落后,养老方式单一

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的不充分。经济的落后导致人口的大量转移,其直接造成的影响是农村男女青年比例严重失衡。围绕在农村男青年身边的婚配对象越来越少,因此为了娶上媳妇,不得不咬牙接受高额彩礼,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欠发达的农村地区,由于其本身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很多女青年不愿意落户到此,这进一步加剧了当地男青年的结婚压力,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彩礼钱,这也是为什么欠发达农村彩礼金额更高的原因之一。

当前农村“养儿防老”“嫁女防老”的观念依然存在,很多女方家庭父母之所提出高额彩礼的要求:一方面是为了补偿自己多年来抚养女儿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为自己以后的养老做准备。或者通过收受高额的彩礼为自己的儿子娶媳妇,毕竟在他们看来,今后的养老还得指望儿子。家庭养老在农村缺乏实质性社会保障制度的条件下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体。养老方式的单一加剧了农村高额彩礼的现象。

3 农村婚嫁高额彩礼问题的治理路径

3.1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管控,引导形成良性婚俗

作为公共领域管理者的政府,相比于其他社会主体而言具有独立自主处理辖区内外事务的最高权力。婚嫁习俗作为人们公共生活的一部分,体现的是当地的社会文化,其同样受政府的管控引导。如今,高额彩礼已经成为一种陋习,对社会风气、当地秩序、家庭关系等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解决高额彩礼问题迫在眉睫。

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政府应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彩礼标准。如西宁湟中县制定印发的《湟中县农村红白喜事相关礼俗参照标准》中就旗帜鲜明的反对高价彩礼,明确要求彩礼总数控制在6万元以内。彩礼标准的出台要广泛的征求民众的意见,凝聚共识。基层党委组织应积极地发挥主体引导作用,在遵守彩礼标准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来本村的实际彩礼状况,因地制宜的制定能够彰显地方特色的村规民约。对于违反政策要求,依然我行我素的,要及时予以批评教育并向全体村民通报,如河南濮阳台前县下文件给彩礼宴席制定标准,对于违反规定的人员采取负面曝光和村干部集体不参与其红白事等方式进行惩戒。

3.2 基层组织应加强社会宣传,培育健康婚俗文化

彩礼作为婚嫁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男方为正式履行婚约提供的担保,包含着对女方身份和价值的认可,具有正向的社会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彩礼金额越来越高,逐渐演变成一种“婚姻交易”“婚姻买卖”,寓意着和睦美满、情比金坚的传统婚俗文化,也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风气中逐渐走偏,美好的爱情故事没有了可以诉说的氛围,取而代之的却是冷冰冰的明码标价,健康的婚俗文化紧迫的被需要。

首先,作为村民自治的基层组织要深刻认清高额彩礼的危害,自觉将高额彩礼治理作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额的婚嫁彩礼成了农民沉重的经济枷锁,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又重新返贫,大大的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形成了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文明乡风的建设需要基层组织谨防高额彩礼的出现,推动乡村振兴。

其次,大力宣传移风易俗活动。加强对青年的婚姻恋爱观的教育,通过宣讲《婚姻法》和先进婚嫁事例等形式,增加农民对相关法律的认识,革除那种企图通过收受高额彩礼改变经济环境,寄希望于婚姻改变社会地位的观念。同时划清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引导农村青年男女重视传统道德,恪守法律准则;充分利用农村本土资源,创作能够彰显移风易俗精神的歌曲、舞蹈等;利用民房的墙体绘制“移风易俗”宣传标语和漫画;利用村广播站大喇叭宣传陈规陋习的危害,增进村民对移风易俗活动的认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移风易俗的熏陶。

最后,鼓励婚嫁从简,厉行节约。尤其是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杜绝高额彩礼,并将高额彩礼治理工作纳入其政绩考核范围之内。充分发挥当地乡贤的名人示范作用,作为先进村民的代表,乡贤人士要在婚嫁过程中率先垂范,自觉遵守村规村约,杜绝攀比和浪费,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3.3 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农村高额彩礼之所以会出现,其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落后。因此当地政府应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制定相关政策,帮助农村中的贫困群体就业,扩宽贫困群体收入来源,增加贫困群体收入;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农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创新创业;定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村民尤其是适龄青年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培养致富能力,不断改善生活,提高在婚配市场的竞争力。

除此之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农村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一是要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健全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二是要建立相关法律体系,在农村建立保障资金筹措和管理机制;三是发挥市场化经济主体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积极作用,商业性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开发的业务是对社会保障的有益补充,近些年的商业养老保险等也被广大农民接受;四是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培养自我养老的意识。

4 结论

农村高额彩礼的出现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衍生出的异常现象,这其中既有男女比例失衡的人口原因,又有农民观念逐渐理性化的思想原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高额彩礼严重影响到村民的经济生活水平,带坏了社会风气,激发社会矛盾。要想彻底解决高额彩礼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协同配合,更需要民众的支持和从自身做起的思想觉悟。解决好高额彩礼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敏,李坤明.农村婚嫁高价彩礼现状、治理逻辑与优化路径[J].河南农业,2018,(21):52-54+64.

[2]贺雪峰.彩礼上的中国农村[J].廉政瞭望(上半月),2018,(02):76-77.

[3]张力嘉.不堪重负的高额彩礼——社会变迁视角下农村贫困地区高额彩礼现象探析[J].发展,2018,(06):69-71.

[4]贺雪峰. 中国农村的代际间“剥削”[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8-02(012).

[5](美)林南,张磊译.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高榕蔚.人口流動对彩礼变迁的影响研究——以甘肃陈村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206-207.

[7]栗志强.农村青年婚姻市场层级化的社会学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3,(03):63-68.

[8]靳小怡,李树茁,朱楚珠.农村不同婚姻形式下家庭财富代际转移模式的初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2,(01):18-24+65.

[9]青海网.彩礼6万以内……西宁湟中制定农村红白喜事礼俗参照标准[EB/OL].https://www.qhwang.com/5409.html,2019-06-24.

[10]法制日报:惩戒比定彩礼标准更重要[EB/OL].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7/0105/c1003-29000583.html,2017-01-05.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

[12]姜旭朝,蒋贞灿.农村婚嫁费用、女性人力资本与农村社会保障——一个基于民间金融的分析框架[J].东岳论丛,2005,(05):37-43.

猜你喜欢

治理路径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怎样提升乡镇政府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