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研究
2020-05-07金思宇陈姗姗李斐斐
金思宇 陈姗姗 李斐斐
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关系。不管是政府的利用,还是文艺期刊自身,在创办宗旨、思想内容上都离不开鼓动宣传。因此通过抗日根据地、国统区、沦陷区三个地域来纵观考察全国不同地域的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抗战时期;文艺期刊;社会动员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4.060
1 解放区的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
解放区的文艺期刊以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为先驱,因为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所在地,它为整个解放区树立了风向标、指明了发展方向。延安的文艺活动大体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大致是从1937年到1939年,许多作家为了躲避战争到了延安;中期文艺发展较为落寞,后期从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开始,文艺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
文艺期刊也是在这一期间创办发展起来的。《文艺突击》是延安早期出版的唯一综合性文艺专刊,里面刊登了论文、小说、诗歌、报告等多种文学形式的文章,例如柯仲平的论文《持久战的文艺工作》论述了若想打好持久战中的文艺战,需在文艺工作中借鉴军事里的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式,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体验“所要写作的现实生活”,才有可能写出大作品,为当前文艺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刘白羽的小说《战斗者》那个伤了三回的连长躺在病床上,仍然想要回到前线去战斗;陈学昭的诗《延安的秋》“每个前方的战士,每个后方的工作者,为了可爱的祖国的秋,取敌人的鲜血”在奋斗着;柳青的战地报告《烽火边的人民》那两个老乡“不仅用枣子慰问前线的战士,而且把马克思的话语似恰当又不恰当地用在他们的话里”,鼓励战士们坚持斗争下去。这些文章大都以文学形式反映當地人民的战斗和生活,对动员当地群众抗战起到一定作用。此外,《文艺突击》还有“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二周年”“纪念高尔基”等专栏,缅怀革命先烈,激发人民的斗争士气。
除综合性刊物之外,延安和陕甘宁地区还有一些专门性的文艺刊物,例如《谷雨》,由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延安分会编辑1941年出版,共六期,里面主要刊登小说、诗与散文,如小说有柳青的《一天的伙伴》,诗与散文有何其芳的《饥饿》、吴伯箫的《书》等,还有翻译外国的著作,如周扬翻译的《艺术与现实之美学的关系》、玮璐翻译的《普式庚底抒情诗》、曹葆华翻译的《列宁与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等,这些文章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着动员人民群众的作用。
为了能够容易理解,《新诗歌》提倡发表群众性的街头诗、朗诵诗,如童晴岚《我们是这土地的主人》“我们要用血和汗去护养它——护养那朵开在辽阔的原野上的花,因为我们是这土地的主人”,用朴实的语言告诉人民要勇敢的捍卫我们的家园;为了更加贴近群众生活,创办了《中国妇女》,毛主席还亲自题词承认妇女在抗日救国的中的作用,鼓舞着大家投身抗日救国的伟大事业中去。《中国工人》以“专代劳工说话,专登工友文章”为宗旨,增长工友知识,服务劳工大众。《中国文化》以刊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名家名篇闻名于世。这些都是为了有效的发动群众,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而创办的刊物。
除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外,随着其他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这些地区的文艺期刊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晋察冀边区有《边区文化》《五十年代》《诗》《文艺轻骑》等,晋冀鲁豫边区有《太行诗歌》《沁河文艺》《太岳文艺》等。
所以在解放区,文艺期刊的创办与根据地的建立一样从无到有,它不仅锻炼了这些文学作家的战斗精神和意志,而且生动形象的展现了我党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服务群众的宗旨,充分的发挥着在文学阵地上动员群众的作用。
2 国统区的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
国统区的文艺期刊显著的一个特征就是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由于国统区的作家、出版机构有些认同自由主义文学、有些支持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有些为左翼作家以及其他主义、立场的作家。加之国共双方对舆论阵地的竞争,导致国统区的文艺期刊难以避免的受到了政治斗争的影响。
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是贯穿抗日战争时期的唯一文艺期刊:《抗战文艺》(1946年5月改名为《中国作家》月刊)。其创刊于1938年,初设立在汉口,后来迁往重庆。该刊编委会有左翼作家田汉、胡风、茅盾等人;也有认同“民族主义文学”者,如王平陵、钟天心等;以及持其他文学立场,诸如朱自清、老舍等人,是“一切文艺家为反抗暴日帝国主义的大团结”。该刊主张“没有狭窄的派别门户只见,只要不违反抗战的国策,同时又有艺术价值的作品,我们都极其欢迎。”题材多为抗战时期的现实生活,或暴露国统区黑暗,或歌颂人民抗战,总体来说暴露多于歌颂。如臧克家的诗歌《“为抗战而死,真光荣!”》塑造了一个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创造了“为抗战而死,真光荣”八字金经的英雄形象。
还有代表性的是《文艺先锋》,于1942年10月10日创刊,1948年9月终刊(出至第十三卷第3期)。作为一本充满强烈政治倾向的党派文学期刊、一本国民党官方文学杂志,《文艺先锋》始终积极配合国民党的文艺政策,宣扬“促进三民主义文艺建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文艺先锋》也刊载了不少进步作家的抗日救亡的作品。其中,老舍的长篇小说《火葬》则是一部以抗日武装斗争为主调的作品,描写了我国军队乘敌人占领的“文城”空虚,派出便衣队偷袭城池的英勇行为。除此之外,还有臧克家的诗歌《他打仗去了》以及陆侃如、李长之的书评等都是通过抗战文艺,以歌颂抗战而影响社会动员。
另有《扫荡报》,这个极具代表的刊物,它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政训处处长贺衷寒创办并主管。前身是1931年3月由贺衷寒在南昌创办的《扫荡三日刊》,1932年6月23日扩版改名为《扫荡报》,对开日刊。1935年春,为了配合“追剿”的需要,《扫荡报》迁至汉口,并于5月正式出版。1949年6月在台湾停刊。使命是扫荡国民革命途程中的障碍,辅助军事上的安内攘外工作。为“剿匪反共”作宣传。1937年“七七”事变之后,国共二次合作宣言发表,而《扫荡报》的态度也有了适当的转变:“我们《扫荡》的矛头指向倭寇”(1938年1月社论)。1939年5月3日,扫荡报社受到日军轰炸,暂时同《中央日报》合刊。1943年春,张治中重建《扫荡报》,目的是鼓励士气,扫荡敌寇,吹捧蒋介石。但也开始刊登——特别是《扫荡报》的一些副刊上——进步人士的文章。在宣传“统一战线,团结抗战”等方面,也做出过许多贡献。如老舍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第一部《惶惑》表现了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
总而言之,在国统区,由于的政治斗争的影响,偏重于歌颂抗战。但也刊登了大量的抗战作品来抒发自己的抗日诉求,从而达到了社会动员的效果。
3 沦陷区的文艺期刊与社会动员
沦陷区的文艺期刊一般来说是和汉奸文人的反共卖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以鼓吹“和平文学”为主并且攻击抗战文艺。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综合性文艺月刊《中国文艺》。他在20多期之后被日伪操纵,成为日伪进行宣传的重要手段。后来由《中国文艺》的主要撰稿人和负责人成立了“华北作家协会”,这个组织在当时就是为了迎合日本侵略者并且大力推进“大东亚共荣圈”而存在的。在当时,日伪甚至还为掩饰华北沦陷区在新闻出版方面的单薄而大量的创办刊物。
但在这时候,华东地区相比较而言缺乏组织,所以相对比较自由,尤其是上海,进步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比较多。所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许多中共地下党、新闻工作者、进步作家和爱国学生可以选择比较隐晦的宣传方式进行动员工作。
于是在华东地区,这些爱国人士就选择在华东沦陷区出版了一批抗日文艺期刊。例如《文艺》《文艺新潮》《每周诗歌》和《文艺新闻》等,除此之外,它们还选择将报纸副刊作为其重要的宣传阵地。因为华东沦陷区毕竟是在日伪的控制之下,所以在险恶环境中它们只有依靠各种隐晦的渠道才能进行发行。例如《自由谈》《浅草》等副刊。这些文艺期刊和副刊都极其重视抗日文学,它们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还是选择登载或转载了巴金、艾思奇、谷斯范、周立波、姚雪垠、艾青等进步作家揭露日伪文化阴谋的抗战文学作品。例如谷斯范创作的抗战游击队的小说作品《新水浒》以及巴金的《长夜》等,这些作品在如此困难的时期和险恶的环境下,用充满着阳光的文字温暖和感染着沦陷区的群众,例如巴金的《长夜》中描写“灯光是不会灭的”“飞蛾不畏化为灰烬的结局,为追求光明而飞身扑火”“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表达了巴金对于抗日的坚定胜利信念和可敬可叹的生死观气势。同样,谷斯范在《新水浒》中说:“只要光明磊落,扪心无愧,在刑场伏法,跟战死疆场同样光荣!”表达了作者认为在抗战的艰苦时期,每个人都应该为保卫祖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信念以及斗志。除此之外,受到了生存压力与民族意识的双重影响,很多时候,文学作品也必须要回避了一些敏感的政治词汇,需要倚靠的是一些折中的手段来进行曲线救国。例如张爱玲和蓝苓等人的女性文学作品,主要是通过显示当下日伪控制下沦陷区的女性和普遍群众的悲惨生活以及苦闷心理激励群众并且显示民族意识的特点。
所以在华东沦陷区,许多文艺期刊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学形式进行着抗日宣传,表达自己的抗日诉求。而这类的文学作品也如同在沦陷区这样的黑暗地带照射进来一丝明亮光线一样,也给沦陷区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
4 总结
纵观全国,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的文艺期刊都与社会动员和宣传鼓动分不开,所以说在抗战时期,文艺期刊不同于其它时代的文艺期刊,过去的文艺期刊只发挥了艺术和欣赏的作用,而在抗战时期,它还要担负起社会动员的重大使命来。
参考文献
[1] 杨岗,栾建民主编.图书报纸期刊编印发业务辞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 童忠全著.新中国期刊1949-1995[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
[3] 李新立主编.上海期刊[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4] 杨益群等编选.文艺期刊索引[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
[5] 郑逸梅著.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M].北京:汇文阁书店,1961.
[6] 万一知,苏关鑫编.抗战时期桂林文艺期刊简介和目录汇编[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7] 抗战期间重庆版文艺期刊篇名索引 重庆市图书馆馆藏部分[M].重庆:重庆市图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