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统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膨胀
2020-05-07邢嘉
邢嘉
摘 要:国民党统治时期对货币制度进行了三次大的币制改革,分别是抗战前的废两改元、改银元制为法币制,以及抗战胜利后改法币为金、银圆券。其中后两次改革造成了其统治时间内频繁而令人震惊的通货膨胀。因此以抗日战争分割国民党统治的整个时期,从三个时间段分析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背景以及造成的结果,简要分析通货膨胀背后的原因及国民党走向衰败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通货膨胀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14.034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从1928年12月29日国民党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开始,至1949年4月23日国民党在国共战争中失利,随撤离大陆至台湾地区终结。以蒋介石为首的,代表地主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在统治期间为了保障自身利益、实现自己的野心,实行了一系列的货币改革及财政政策,导致了极其恶劣的通货膨胀,造成了国民经济的崩溃,也招致了自身的灭亡。
1 1927-1937:十年内战时期
1927-1937年期间,国民政府为满足自身不断扩大的财政需求、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整个金融业实行了一系列的建設和改革。这一时期进行了两次规范和稳定货币市场秩序的改革,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影响;在改革的过程中国民政府逐渐掌握了对全国金融的控制权,垄断了货币发行权,为后续的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
1.1 废两改元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其中财政经济统一的需求最为迫切。当时市场上流通着两种形式的货币,银两和银元。银元主要用于日常的流通;银两则多用于国际上的贸易,其中银元的市价由银两来表示。两元并用既不利于日常交易,给财政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又让国内商人蒙受损失,还给外国资本家从中国大陆捞取油水的机会。这些缺点和当时百姓及政府各部门的抗议迫使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在1933年3月1日颁发《废两改元令》,改一切经济活动的货币单位为银元。自此银两不再出现在中国的流通市场中。
这一改革是一次突破性的改革,此后,全国范围内货币的流通有了较为统一的规范,上述的消极影响也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改善。虽然这一政策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发展和国民政府对垄断国内金融市场的需求,为后续进行纸币改革、巩固政权有所帮助,但实际上,这次改革也是问题重重。流通中的银元质量良莠不齐,给统一和鉴别造成很大困难,加之两、元兑换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商人因此损失势必加重;此外,改革并没有改变我国原有的银本位制,作为一个非产银国,银本位制的应用意味着我国货币市场仍受到国际银价的波动及白银的进出口的影响,我国的货币主权因此仍受到他国的控制,这种被动性也是后来出现法币改革的原因之一。而且这一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民政府在财政方面的巨大需求,为后来的混乱的纸币改革埋下伏笔。
1.2 法币改革
1929年到1933年,国际爆发了空前的金融危机,这次危机让英美等国放弃金本位,使我国在危机爆发前期的银本位优势转为劣势,在国际上出口商品的价格由低廉变成高于平均水平。出口贸易难度加大增加了政府控制收支平衡的压力。1934年美国采取了白银政策,全世界白银价格猛涨,我国大量白银外流,市面上银元奇缺,物价下跌,利率上涨,市场一片萧条。据统计,在1935年一年中,上海倒闭的工商企业就达1065家,国内银行倒闭和停业的约20家,其中上海一地就有12家。英国趁此机会企图控制国内的货币市场,所以承诺我们维持稳定的中英汇价,于是国民党政府在1935年11月4日进行了新的币制改革。中央政府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后加上农民银行)发行的纸币为法币,所有完粮纳税以及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全部使用法币。一切单位和个人持有的银本位币、银币和生银等均须到指定银行兑换法币。
这一政策的出台的正面影响在于切断了我国货币与白银之间的联系,我国的物价不再受银价波动的影响,中国开始实行汇兑本位制。但美国也不想放弃控制中国的机会,1936年,美国开始大量收购中国的白银,控制法币的外汇储备,于是国内迫于财政压力又与美方签订合约,最终使得法币成为一种同时受英镑、美元汇率波动的不兑现的纸币。
法币的出台帮助中国度过了1934-1935年的通货紧缩的危机,抵挡了其他国家对我国倾销白银的企图。但法币的发行使得大量白银外流,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国民党政府法币的发行,使“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从中国人民手中一下子掠夺走了三亿多元的白银,更重要的是它为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反动政权完全垄断纸币发行,从而更方便的实行通货膨胀政策铺平了道路。”同时,我国的货币自此被动的变成英镑、美元影响下的货币,完全无法抵挡两个国家对我国货币体系、宏观经济的蓄意破坏和操控,我国就此丧失了货币主权。
2 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
2.1 通货膨胀发生的政策条件
1935年法币政策颁布之初,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四个银行拥有发行货币的权利。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用于军费的支出骤然增多,财政收支不平衡,于是在1937年11月,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孔祥熙决定了对此情况增发纸币的总方针。自此,中国的通货膨胀走上了一去不复返的道路。1939年政府颁布条例将法币准备金的范围扩大,法币的发行条件大大降低。于是政府借口军费开支大,开始肆意的印发法币,1941年底法币的发行量比1938年底增加了5.5倍以上。1942年,四联总处颁布《统一发行办法》,将四行的法币发行权集中到了中央银行一家银行上。发行权的垄断又为国家资本肆意实施通货膨胀提供了条件。
2.2 财政收支缺口及通货膨胀
这段时期的财政收支(表1)体现出国民政府对资金的大量需求,以及需求与供给间的落差。可以直观地看到,亏短数额在1941年之后大的越来越离谱。在财政支出极其不合理,建设性、生产性投入极少,军费支出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政府就通过印发货币的方式来从表面上填补巨大的财政缺口。表面上通过这种方式军政费用的浩大支出得以解决,实际上则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紊亂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表2)。
在1937年到1945年期间发生如此夸张的通胀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战争所需要的枪械、军政人员的日常开销在战争期间出现爆发性的增长;第二,发行货币本身这一决定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增发货币并不能创造任何价值,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生产、建设投资不足的问题;第三,国民政府高估我国经济应对通胀刺激的实力,孔祥熙曾认为物价上涨是由于国内供给不足而消费没有节制造成的,并非政府不能控制通货膨胀的情况。他认为凡是基础雄厚的大国在战时都会采用这种财政手段,加之我国从古至今重消费而不注重生产的缘故,百姓生活在战时的艰苦是一种必然。实际上不但决策有错误,对我国经济情况的判断也有问题。我国农业基础在侵略战争中就已经被破坏,抗日战争爆发后,青壮年充军,农业生产力水平又极大的下降。基于错误判断和决策产生的一系列政策对经济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使得恶性通货膨胀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3 1945-1949 解放战争时期
3.1 法币体系的崩溃
抗战胜利之初,国民政府拥有600万盎司黄金,9亿美元,接受的敌伪产业折合法币10万亿元以及美国给予的剩余物资约20亿美元。然而国民政府却没有基于此做出稳定物价、平衡内部财政收支、稳定与促进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为了尽快收回战时汪伪政府中央储备银行发行的中储券,让百姓尽快统一使用法币;同时快速为军政方面筹措资金发动内战,财政部在1945年9月27日公布了《伪中央储蓄银行钞票收换办法》,将法币与伪中储券的兑换率定为1∶200。
当时的报道和现实情况则可以反映出这一政策带来的物价飞涨和社会混乱。1946年3月1日上海《经济周报》评述2月底国内各地经济动态:“上海当局自上周开始‘彻查投机市场以后,市场不但不能因此趋于稳定,反而愈行混乱,黄金在游资蜂拥之下曾达到两百万关口,而白粳犹如脱缰之马,直至三万元以上。”物价飞涨的具体表现还有:上海工潮愈演愈烈;南京21日起停售平价米,22日突破2万元;广东米价已达每石2100元。上海3419家民营企业有2597家倒闭,占75%;重庆368家工厂歇业349家,占95%;1946年上海失业工人30万,重庆失业工人6万……都反映出了当时人民生活之艰苦以及物价上涨之疯狂。
随着国民党3~6个月剿灭“共匪”的计划破灭和内战时间的拉长,军费给政府带来的负担也越来越重。此时,由于人民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兑换法币的过程中就受到损失,对国民政府和银行失去信任,政府发行公债等筹措军费的方式已经失效,于是又开始发行货币弥补巨额财政赤字。1947年12月9日,中央银行发行1000元、2000元、5000元关金券大钞;而在1948年7月,中央银行发行的关金券大钞的币值已变成1万、25万、5万、25万元。表3中数据可以看到飞快的财政赤字增长和庞大的新增法币数额,事态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恶化。
持续疯狂印钞的结果就是法币发行量由抗战胜利初期的5万亿元飞速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万亿元。上海的批发物价较1937年上涨472倍,至此法币彻底破产,崩溃时总发行额663万亿元。
3.2 金圆券、银圆券的诞生
1948年8月18日,迫于法币破产与崩溃的紧急情况,国民党政府通过货币改革方案,开始发行金圆券并规定,金圆券与法币的兑换率定为1∶3000000,金圆券的初始发行总额以20亿元为限。然而通过简单的计算不难发现,就法币崩溃时发行总额663万亿元只需要发行2亿多的金圆券就能满足市场流通的需要,20亿的上限已经是通货膨胀的预告。
改革初期蒋经国通过一些强硬政治手段对上海各大资本家进行胁迫,试图回收民间的金银外币和法币来稳定物价。这确实在改革之初的40天有所成效,甚至把物价控制在了发行金圆券前的水平。但强制措施受到商人不满,且也抵不住政府一边限制物价,一边又在制造通胀,再加之胁迫手段不能长久坚持,最终不了了之。这一行动失败后,人民对政府彻底失望,金圆券替代法币又开始毫无节制的印发,刚稳定很短时间的物价再次起飞。金圆券的发行量在开始发行一个月后就达到12亿元,至11月9日则增至19亿元。至1948年12月底,金圆券发行量增至81亿元,至1949年4月时增至5万亿元,6月增至130万亿元,为1948年8月底的24万多倍。
物价的飞涨害得百姓生活贫苦,物价涨至不可思议的地步,市场上人心惶惶。金圆券贬值之快在百姓的生活中也可见一斑,机关职员领到工资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金圆券换成商品或其他货币;百姓拿到金圆券就立即抢购商品或兑换金银;据统计,全国40多个城市出现抢米风潮,参与群众17万人。这样不负责任的发行货币造成了经济市场中极大的混乱,国民党政府至此没有任何有效的应对恶性通胀的举措,发行仅10个月的金圆券就此崩溃。
南京解放后,国民政府逃往广州后又宣布以银元为本位,其目的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在政权垮台前再一次搜刮人民的财产。但这一次人们看透国民党的套路,纷纷抛出与抵制银圆券。丧失民心的国民党也随着金、银圆券的崩溃而走向统治的尽头。随着1949年10月广州解放,银圆券也很快走向崩溃,国民党的统治也随之结束。
4 总结与反思
纵观国民党几次币制改革,不难发现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和混乱的经济政策是有关系的,可以说,通货膨胀加速了政权的终结。总结来看,笔者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的财政收支上的不平衡,在入不敷出的财政赤字严重的情况下,国民党总是选择进行币制改革。而在改革过后,政府从没有考虑缩小庞大的军队,减少开支,也没有严格按照财政预算来进行财政上的支出,而是一直通過印发货币的方式来弥补财政缺口,这根本就不是弥补收支不平衡的有效举措。此外,国民党政府内部官僚腐败现象严重,不但会出现各种命令无法传达的弊端,还为本就不平衡的收支增加了更大的财政负担。
第二,国民政府不顾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货币发行的准则。经济理论证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实施总是要十分谨慎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国民经济向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应年增长率应长期固定在与经济增长率以及劳动力增长率大体一致的水平上。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当权者很明显根本没有在意经济的发展规律,只是一味盲目的满足自己膨胀的野心,只顾眼前属于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不考虑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第三,国民政府置百姓利益于不顾。每逢政策出台,就会有无数的中产阶级百姓一夜之间一贫如洗,而从中获利的,永远都是像“四大家族”这样的少数资产阶级,他们控制着市场的发展,甚至为了利益与外国资本家勾结。几次币制改革下来,百姓彻底对政府失望,银行和政府产生了很大的货币信任危机。只顾自己利益而不从人民利益的角度出发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期迅速失去人民的拥护,最终垮台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失去人民支持就会在战争中失利,而军事上的失败会致使金融上崩溃,二者互为因果终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民心所向是一个政权成功的根本。不能提供人民基本生活保障的政权终将走向衰败。
参考文献
[1] 王红曼.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3.
[2]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0.
[3] 萧清.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简编[M].西安:人民出版社,1987:84.
[4] 李育安.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币制改革与通货恶性膨胀[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2):2125.
[5]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155156.
[6] 杨荫溥.民国财政史[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5:157.
[7] 孔祥熙.最近之财政金融(中央训练团党政训练班讲演录,单行本)[Z].1944.
[8] 文亭.抗战胜利后国统区通货膨胀奇观[J].决策与信息,2011,(04):6164.
[9]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530531.
[10]郭飞平.中国民国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08213.
[11]汪锡鹏.金圆券与民国末年的通货膨胀——从钱币看蒋家王朝的末日[J].中国城市金融,2010,(09):6667.
[12]杨培新.旧中国的通货膨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0.
[13]张公权.中国通货膨胀史[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