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来体能相关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

2020-05-07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文图谱体能训练

赵 李

改革开放后40年来,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高速发展,特别是中国从一个大的体育大国发展转向体育强国发展之路。我国体育以产业式地向前飞跃前进。体能作为一切运动项目的运能技能发挥的支撑,一直是运动训练中的一个重点,对其的研究正逐渐成为我国体育研究领域的焦点。在国内体育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章最具有权威性,也代表了在该学术领域研究的前瞻性。那么,随着体能研究的不断发展,本文选取1979年—2018年我国CNKI数据库中16本体育类核心期刊有关体能研究的文章,以探讨国内学者对体能的研究热点主要有哪些。本研究通过Citespace V软件对国内体能领域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接下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意义。

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收集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此数据库是国内最大的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本文借助CiteSpace V[5.3.R4(Window×64)]科学知识图软件,选择CNKI数据库收录的文章,以“体能”为关键词,文献来源选定16本体育类核心期刊,数据搜集时间为2019年1月18日,检索作者发文时间跨度从1979年至2018年12月,共检所获得文献986篇,进行必要的数据剔除(如对会议通知、采访稿、论坛、无作者、年鉴等信息精炼挑选),最终将有效数据的977篇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

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共现分析角度绘制科学知识图谱,以解读我国体能研究的发展历程,揭示我国体能研究热点以及前沿趋势。本文采用的分析工具CiteSpace V软件是由信息可视化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美国雷克塞尔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超美教授基于JAVA平台于2004年开发出的科技文本分析软件作为知识图谱可视化工具(5.3.R4版本),以探寻科学领域演化的关键路径及知识转折点,并通过一系列可视化图谱的绘制,来分析学科演化的新趋势和对学科发展前沿的探测。将筛选过的CNKI数据库中关于体能的研究的977篇文献导入CiteSpaceV软件,时间区分被选择为1年,并且选择相应的题字源,以及数据提取对象是TOP50。依据分析不同的内容,从文献的时间分布、机构分布、代表学者、研究热点等角度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共现和聚类的知识图谱分析;此外,结合利用Excel软件对相关数据数理统计,从而揭示我国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与趋势。

2.2 研究路径

从中国知网收录的16本体育核心期刊中搜集体能相关研究的文献。接着从CNKI中选定样本以Refworks格式导出并以Download_XXXX.txt格式保存。然后,通过CitesSace中Data功能将数据转换为文件名download_4010x1unique.txt。其次,各功能阈值选择。Time Slicing:本文文献跨度66年,从1953年到2018年,时间分为1年。Node Types选择作者、机构、关键词和主题;选择的频率为10%。分析数据被提取到top50和阈值被设定为(2,2,20),(2,2,20)和(2,2,20),分析算法选择Pruning(寻径算法),其它功能设置默认值。最后点击GO(进行分析)绘制出中小学体育研究的相关共现图谱。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体能研究文献的时间分布

每年的发文数量一方面反映本研究领域的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也可折射出对本领域的重视程度。通过对1979年—2018年期间关于体育能研究发文量的统计可以看出体能研究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增长趋势,并于2009年增长达到最大峰值(66篇)的现象,具体见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从1996年开始,体能年发文量开始出现大幅度增加趋势,在2007年(61篇)和2009(66篇)年所发表关于体育的文章数量最多。在临近的2008年(57篇)和2010年(51篇)发表的论文数量差异不大,只相差6篇。这一阶段正处于北京奥运会周期内,竞技体育的发展已经成为所有国人关注的热点。因此在这一时期内有关“体能”的研究文献及发文量较多。在之后的几年内有关体能研究法发表文章数也分别有2011年48篇、2012年和2014年44篇、2013年40篇,年发文量最大相差也只有8篇。

综上发现,体能研究的相关文章从年度总发文量的分布上显示为倒“U”曲线的发展趋势,依据普莱斯文献增长曲线预测,近年来体能研究发文量下降符合趋势发展:某一领域研究论文数量增长趋势在达到某一水平后将趋于平稳,然后转为下降趋势,直到下一次文献突变的产生。同时,奥运周期结束后并没有出现体能研究论文发文量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这说明了,体能作为竞技体育运动和训练的核心要素,是运动员技术发挥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图1 体能研究年发表论文数量

3.2 科研机构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对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分析可以评估这些机构的研究实力及其在相关学术界的影响力,因此他们表征着相关研究的知识生产、创造和传播扩散源。运行CitesPace V软件,Nodes Type(网络节点)类型选择Institution(科研机构),采用Pathfinder(寻径算法)分析方法,执行后获得体能研究机构共现的网络图谱(如图2),提取出的文献来自45所不同的体育院校,高校体育学院以及相关研究机构。

图4显示节点数N=45。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研究机构,节点大小与机构发文量成正比,节点间连线的粗细代表机构之间合作密度,节点的年轮及色彩鲜艳度表明机构发表文章的时间点。基于CiteSpace V导出的数据,将同一机构的不同名称进行合并统一,例如“北京体育大学”和“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统一为“北京体育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系”并称为“华南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等。

图2 体能研究机构共现图谱

表1 体能研究高产作机构

由图2和表1可知发文量排名靠前的高产机构(文章第一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的网络节点最大,表明北京体育大学是发文数量最多的机构,在1979—2018年间发表体能领域研究论文32篇,占出版物的总数的21%;第二位的是首都体育学院(15篇),占总发文量的10%;第3名的是上海体育学院(12篇),占总发文量的8%。这些机构是体能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在该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专业体育类院校7所发表论文数77篇(占总发文量的50.66%);师范类大学体育学院6所发表论文数29篇(占总发文量19.08%)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相关科研研究所8所发表论文数29篇(占总发文量的19.08%)也为体能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以及一些综合类大学体育院系8所17篇(占总发文量的11.18%),这些研究机构学术团队相对成熟,具有较出众的学术实力和研究力量。综上结果发现,体育类院校体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占研究成果总数量的一半,表明在体能领域,体育类院校是主导的研究力量。

图4显示E=15,Density=0.0152,表明网络密度较低,揭示了我国体能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分布相对孤立、机构间的研究合作偏少、合作程度低且发文量较少,可见我国体能研究还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状态,多数机构还没有形成较成熟的学术研究团队,大部分机构多体能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和学习阶段,对体能研究的纵项研究不够充分。其中最大的合作网络是以北京体育大学为核心,与清华大学体育部、北京警察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等构建的共现网络;第2位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以及首都体育学院等构建的网络;排在第3位的是由河南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以及河南省自行车队等构建的贡献网络;排在第4位的是曲阜师范大学和聊城师范学院构建的共现网络;排在第5位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和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构建的共现网络。研究发现,研究领域发展越宽、研究深度越深,这需要对研究获得的信息进行大量的讨论、交流, 更需要对研究成果进行反复地检验及验证。因此,机构间加强沟通与通力合作、共享研究成果成为学术研究的必要性,有力于机构间相互学习交流,以及有利于核心机构研究团体的形成和该领域研究的高效持续地发展。与图3相结合显示的是机构研究趋势的时区分布。

图3 体能研究机构时区共现图谱

3.3 重要作者知识图谱分析

通过CiteSpace V软件,Node Types网络类型选择Author(作者),选择寻径算法Pathfinder进行分析,获得高产作者共现网络图谱(见图4),共含有54位作者,这说明体能研究领域的作者队伍还有待继续发展和壮大。每一个节点分别代表一位作者,节点大小和发文量呈正比关系,节点的外环颜色代表作者的被引年份,节点的颜色越鲜亮则表明发表成果的时间越接近现在,节点的连线代表作者间的合作关系。结合图4与表2探知,节点最大的作者是茅鹏,共发表体能研究成果14篇,排在第1位;排在第2位的作者是曹景伟,发表论文11篇;第3位的是张洪潭,发表文章10篇;第4位是袁运平,发表论文8篇等。

图4 体能研究重要作者共现图谱

表2 体能研究重要作者

发表文章4篇及以上的作者间表2,共有11人属于高产作者。其中,有6名作者在体育院校,占高产作者总数的54.55%;4名作者是师范院校教师,占高产作者总数的36.36%;1名体育研究员,占总量的9.09%。进一步查阅资料得知,11位高产作者中教授10人,博士1人,表明我国体能研究的整体研究人员以高学历和高职称作者为主,说明我国体能研究领域的作者群力量雄厚。

图4出现节点Nodes=54,连线Links=50,密度较低Density=0.0349,表明了作者间的合作程度是低的。其中,最大的作者合作团队是以于振峰为核心,核心成员有张建军、王梅珍、张娟、张振东、张原、杨寿亭、韦内灵、蔡晓萍等。其次是以曹景伟为核心的第2大合作团队,成员有曹莉、林琳、殷立泉、孙晋海等;第3大合作团队由邓小芬、过家兴、李少丹和延峰等组成;第4大合作团队以王保成、谭朕斌和匡鲁彬等组成;第5大合作团队成员由孙越颖、高峰和杜文娅组成。对图谱进一步解读还发现一些有突出贡献的独立作者(茅鹏、张洪潭、袁运平、程勇民、董如军以及龚波等学者),这些学者对我国体能研究的发展也具有非常积极作用。

结合图5和表3可以得知,不同时期的学者对体能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有所不同。大部分学者对体能研究的活跃度及产生的研究成果集中在2008年之前,在20篇高被引文章引用情况可知,王保成教授以其4篇对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研究的成果总被引646次占据引用排行第一位,虽然王保成教授在体能研究领域中活跃时期短暂,但其研究成果的被引次数表明其对我国体能研究领域起到了重要的贡献作用。通过表3可得知,近10年来单篇文献被引次数最多的是于红妍2008年发表的论文《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382次引用)。此外,20篇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大部分都是图2中的重要作者,同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以刊登7篇(占35%)文章居于核心期刊首位。

图5 体能研究领域作者时区可视化图谱

图6中共有3位突现性(Burst)作者出现,其突现值(Strength)越大则说明该作者在这一研究领域某一时期内的活跃程度越高。图6显示袁运平教授突现强度最大,突现值为5.0479,茅鹏教授突现值为4.1799,曹景伟教授突现值为3.8314。图中显示,在1998—1999年的两年间,曹景伟教授是我国体能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学者;袁运平教授和茅鹏教授都是从2003年开始爆发性突现,袁运平教授的研究成果集中产出在2003—2004年两年间;茅鹏教授的爆发性突现时间较长,发表论文成果集中在2003—2007年里。

图6 体能研究3位作者突现

表3 体能研究领域20篇高被引文献

3.4 高频主题词和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

该CNKI数据被转换并导入到CiteSpaceV软件,节点类型(NodeTypes)选择主题项和关键词。主题词分析指的是先从数据集的标题、作者关键词、系统补充关键词以及摘要中提取名词性属于;关键词分析指的是直接分析作者的原始关键词和数据库的补充关键词。通过对“Lables”相关参数调整,其中Aticle Labeling中的阈值(Treshold)设置为10,从而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的主干结构,如图7所示,知识图谱的共词网络中节点Nodes有105个,Links共有150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256。Modularity Q值为0.6591大于0.3,表明图谱聚类是显著合理的。知识图谱中大小不同的节点代表出现频次不同的关键词,节点大小与频次成正比关系,节点外环颜色厚度与亮度与相应年份出现频次呈正比关系;节点间粗细不同的连线表明的是关键词见的共现关系。突现性较高的共词关键词表明在某一时期词频频数增长较快,代表了我国体能研究的前沿。

表4和图7显示,关键词出现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体能、体能训练、运动员;高中心性关键词位列前3的有体能、训练、体能训练,说明四者在聚类连线中的重要性。对图谱进一步解读后,将体能研究知识图谱的节点分布划分成为10个聚类群,这些聚类群代表了体能研究热点。

图7 体能研究主题词、关键词共现聚类图谱

表4 体能研究高频及高中心性关键词

在聚类群内,关键词“体能”的节点最大,并且位于知识图谱的中心部分,与“体能训练”“二元训练理论”“项群”等几乎所有的二级聚类群(见表5)都表现出较强的共现关系,体能作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概念,包含了所有研究主题。

下面对此领域前四大的二级聚类网络进行热点分析:

聚类群1“体能”在共现网络中节点最大,与“评价”“体育教学”“技能”等关键词相连形成关系较强的子网络,目前体能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是核心稳定性训练:动态的核心稳定肌的本体感受性训练与核心运动肌的力量训练,该方法刨除了现有力量训练方法的不足,为我国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新思路。

聚类群2以“体能训练”为核心,与“身体素质”“篮球运动”“指标”“评价标准”“评价体系”等高频词形成关系紧密的子网络。该类群主要热点集中在对专项运动的体能评价指标和体系的构建研究。在大多国际主流运动中我国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以中等水平为主,体能水平不高。专项体能指标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对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进行科学诊断和评价,为运动员的选材和专项体能训练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和相对科学的标准范式。

聚类群3以“二元训练理论”为核心,与“训练”“一元训练理论”“乒乓球”“专项体能”等高频词之间形成关系紧密子网络。我国体能训练的理论研究存在着“一元”还是“二元”的理论争论,最终学者们通过辨析和研究确定二元训练理论科学性。然而,早期我国训练理论总体上与技术训练是分割的、脱离的,在训练中很难与理论切实结合。因此,体能训练研究的理论建立对体能研究法发展有着显著的影响。

聚类群4以“项群”为核心,与“运动训练”“竞技能力”“体能类项目”等关键词形成子网络。对项群领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每个群的形成和发展,揭示每个项群的体育训练的特殊规则。在这个领域,田麦久教授的理论特别是项群理论与训练,无论从理论、方法还是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竞技项目管理和人才管理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表5 高频和高中心性关键词的聚类群

3.5 研究热点时区分析

图8 体能研究热点时区可视化图谱

图8显示的是自1979年至2018年我国体能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的时区分布。从图中可以得知,在2008奥运年之前,体能研究和研究热点之间联系紧密,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体能研究活跃度降低,且热点间的联系程度显得疏散。在改革开放40年来,体能研究的历程从对“体能”概念辨析、理论构建、设立评价标准,到确立核心理论、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和训练方法等,进而逐渐细化到其他领域研究。然而时至今日,体能研究中的两个热点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去探讨与完善:一是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小我们对体能研究的成果进行深入探析和提炼;另一方面是解决当下我国大中小学生体能下降问题,这更需要我们去开辟道路。

进行突现词分析得到“体能”“体能工作者”“项群”“中国”和“体能训练”五个突现词。这些突现词是根据文献中该关键词使用频次骤增的程度探测出的,突现节点越多代表该领域越活跃,是该时期学术领域内的前沿趋势。例如突现词“体能”的突现强度在1993—1994年最大达到5.3244,说明这2年中“体能”作为关键词的使用频数远高于其他年份,因此成为突现词。相应的,关键词“体能工作者”在1984—1998年间骤增成为突现词,突现强度为5.2542;“项群”在1990—1992年剧增成为突现词,突现强度为4.4768;“中国”和“体能训练”分别从2005年与2007年开始突现,突现强度分别为4.0994和3.8521。

4 结论与建议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体能研究热度相对以2008年为转折点的快速增长和缓慢降低,总体上处于平稳发展。体育院校及其学者是体能研究的中坚力量,师范类大学体育院系和相关体育科研所也做出重要贡献,然而体能研究相对封闭,机构及作者间虽出现了核心机构和作者,但合作程度不高,加强合作与交流是促进体能研究的必要途径。对竞技体育运动员的体能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是该领域最大的热点,且多从理论与方法、评价指标与体系等角度展开。目前学科专业素养和体育教育中体能下降问题亟需加强研究,这是我国体育强国之路的重要问题,研究者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猜你喜欢

发文图谱体能训练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基于图对比注意力网络的知识图谱补全
“植物界大熊猫”完整基因组图谱首次发布
康复性体能训练在跆拳道运动损伤中的防治研究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我国冰壶运动员备战冬奥会竞技体能训练的研究
少儿冰球运动员“敏感期”技能与体能训练的研究
图表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