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山隐者藏奇才

2020-05-06崔瑶

初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终南隐士道士

崔瑶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雨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说过:“中国几千年影响最大的是什么人?不是孔孟,不是老庄,是隐士。”隐士就是隐居起来不做官的一些人,这些人大多都是才华横溢、名声在外的高人,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意仕途而归隐山野,与群山、清风为邻。

第一类隐士,藏身山水田园之间,一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这类隐士多为道士。

在中国古代,医道不分家,道门里面十个道士有九个会医术,因为身居山中,有天时地利的条件对草药、养生进行研究。

药王孙思邈长期隐居在太白山中,既是道士,也是名医。他一心致力于医学研究,在山中一边采集草药研究道教养生之术,一边研制医疗方剂为普通百姓治病,还完成了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临床医学百科全书的《千金方》。

第二类隐士,从官场走进山水,回归山林,修身养性。

陶渊明一开始并不想做隐士。可因为生活在重视门第势力的东晋,家境没落的他空有一腔壮志却报国无门,只能做祭酒、参军之类的小官。经历了十几年的内心矛盾挣扎后,他终于选择了放弃官职回归自然的道路,写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宣告自己真的要回归田园,做个快乐的农夫。在归隐田园期间,他还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成为中国田园诗派之鼻祖、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笔下的南山、桃花源等情景交融、悠然自得的閑适场景,也成为后来很多文人学士的精神向往。

自他之后,出现了很多从官场走出的隐士。唐朝诗人孟浩然,才华横溢,早年一心想入朝为国家效力,但科举落榜、引荐不能,一直仕途坎坷,最后无奈隐居在鹿门山。与孟浩然合称“王孟”的王维,早年为官时也是积极进取,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但在遭遇安史之乱后无心为官,希望远离争端、寄情山水。最终,他隐居在终南山脚下,一边参禅悟理,一边写诗作画。

第三类隐士,隐以观机,等待最佳时机出仕。一旦时机到来,他们就会辅佐君王匡扶天下,造福百姓。

因为商纣无道,姜子牙隐居渭水之滨,每日悬钩垂钓,直到周文王出现拜其为太师。他辅佐周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一统天下。

南朝陶弘景,三十几岁退隐来到茅山潜心修炼,继续研究学问。梁武帝萧衍深知陶弘景的才能,几次想请他回朝为官,都被他拒绝了。后来,梁武帝时常将国家大事写成信件,派人送到山中请教陶弘景。陶弘景虽然人在山中,却对时局政事了如指掌,通过书信为君王运筹帷幄、出谋划策。人们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这首诗的题目就点出了李白要去山中找一位道士,但寻找的结果却是“无人知所去”,没有找到。道士研究道术,不一定长居道观,还需要经常入深山采集草药;若是医者,更是需要常常走访山中各村落为病患看病。《终南别业》这首诗的第一句就表达了王维的心声:中年的时候就开始有好道之心,一直到晚年才在终南山脚下过上隐居的日子。这种生活怎么样?相比之前太自由快乐了,高兴了就独自一个人在山中游荡,还能偶遇林中的老翁,与之一起聊天忘记回家的时间。

不同的隐士有不同的人生志向。他们或长年定居山野,醉心于医学与修道;或身居淳朴乡间,淡泊名利,净化心灵;或栖息于一隅之地,身在山林,心系天下。

诗词小挑战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的隐士可能是文中所说的哪一类隐士?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终南别业》中的隐士可能是文中所说的哪一类隐士?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猜你喜欢

终南隐士道士
50 years of social distancing experience雪山隐士的50年隔离生活
A New Way of Dao
隐士
多日秋雨逢晴有作
多谢兄长
王婆酿酒
隐士
终南望余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