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汴京灯笼张”:古韵彩灯代代传

2020-05-06李晨翀

百姓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汴京彩灯花灯

李晨翀

彩灯又名花灯、灯笼等,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品,也是人们在喜庆节日寓意吉祥的装饰品。中国彩灯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开封元宵灯会就已四海闻名。当时,北宋都城东京(今开封)的制灯艺人便能巧妙运用兽角、翎毛、琉璃、皮革、丝绸等材料,制造各种各样的彩灯。北宋以后,开封制灯艺人和作坊代代相传,并在制作工艺、材料及花灯内容题材上逐步发展与创新。“汴京灯笼张”即是制灯艺人中的佼佼者。

制灯绝技 薪火相传

“汴京灯笼张”始于清末,历代传人均有独特技艺传世。第一代先祖清末艺人张泰全少年学艺,成为清代制作彩灯的名家。第二代传人张艺广,彩灯图案雕刻是一绝。第三代传人张精业,发明的风车灯能迎风快速转动。

到了1901年,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自西安回北京,途中经过开封,地方官员指派“灯笼张”第四代传人张弘率工匠装修、布置行宫。张弘之子嘉献、嘉信、嘉义随父进宫做帮手。由此,张家名声大振,被赞誉为“汴京灯笼张”。

清末至民国年间,“汴京灯笼张”制灯技艺已十分成熟,不仅纸、布、绸、缎、绢、竹、木等各色材料应有尽有,制作的宫灯、走马灯、折合灯、云中灯、水中灯、造型灯等更是个个精巧别致。

新中国成立后,“灯笼张”第五代传人张嘉义和第六代传人张金汉制作的彩灯,曾参加过1959年、1964年、1984年、1985年开封市第一届至第四届元宵灯会,获得广泛好评。张金汉不仅继承了家传技艺,做出了复杂的“八仙过海走马灯”,还屡屡创新,运用现代科技,创作出了几百种新款彩灯。他制作的“锦鸡报春”灯,只要向鸡嘴中投入一枚硬币,锦鸡便会扭头、张嘴、展翅、鸣啼、摆尾。他制作的“猪八戒吃西瓜灯”,投入一枚硬币,猪八戒会说20分钟的吉祥词语,还会动耳、吃瓜、摇扇子……

由于在传承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花灯制作方面贡献突出,1995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张金汉“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06年,张金汉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和河南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2008年,“汴京灯笼张”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传承技艺,张金汉生前打破了很多条条框框,把制灯技艺传给了儿子张俊涛和女儿张俊丽,还招了一批学生。2010年,张金汉临终前留下3个愿望:一是建立“汴京灯笼张”彩灯博物馆,二是建立“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传习所,三是编一本关于中华传统彩灯的书。

彩灯璀璨 品种多样

张俊涛是“汴京灯笼张”第七代传人,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也为了将中华民族传统技艺传承下去,处理完父亲的后事,他便辞去了一家保险公司部门经理一职,开始着手设计和营建“汴京灯笼张”彩灯博物馆。2011年,张俊涛动员家人腾出了居住百余年的四合院,将祖居地改造成“汴京灯笼张”民间艺术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

张俊涛说,“汴京灯笼张”的灯笼很有特点。第一个特点就是生活气息浓郁,比如水果灯、蔬菜灯、植物灯,让人看起来亲切。第二个特点是传承宋代灯笼的风韵,例如火动灯、水动灯、风动灯,这些既体现了民间手工艺,又反映了宋代的科技文化成果。

张俊涛介绍,汴京灯笼有无骨和有骨之分,工艺流程大体差不多,但手工制作工艺极其复杂。以有骨来说,从选料、截条、破竹篾、洗竹竿、扎腰箍、盘底到糊面,有十来道工序。制作一个好的花灯,一个人往往需要十多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在张俊涛看来,制作传统彩灯是一项综合艺术,更是民间技艺的一个综合载体,剪纸、刺绣、雕刻、皮影……几乎所有的民间工艺都可以用到彩灯制作上。

为了丰富博物馆的内涵,更好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除了展出各类“灯笼张”的彩灯外,博物馆内还收藏有各类民间木雕数万件、老灯具近千件。

说到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当然要数大型花灯千手千眼佛灯。这个花灯与千手千眼佛原物相差无几,体内有大灯,佛像的每只手上还有一盏小灯,灿若星辉,下面的莲花宝座也是盛开的荷花灯,辉煌亮丽,祥光瑞气,一尘不染。“千手千眼佛灯是1992年我父亲制作的。当时,作为父亲的主要助手,我也参与了制作。”张俊涛说,“这个花灯高3.5米、宽2.5米,是以开封大相国寺的镇寺之宝千手千眼佛为原型制作的,手和眼数量完全一致,其中眼是以小灯泡的形式来表现的。”

坚守技艺 传播文化

“博物馆目前有灯笼品种100多个,灯笼数量400余盏,仍在不断充实和提升中。关于灯笼的品种和制作技艺,我父亲已经做了很多,我自己想把重心放在灯笼内涵的挖掘、研究和传播上。”张俊涛说。

以前的“灯笼张”只在家族间进行传承,与前辈不同的是,张俊涛想把种类繁多的传统彩灯制作技艺传授给更多的青少年,以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他针对不同对象设置相应的传承方案,仅校园传承就分为小学、中学、大学3种方案。因为张俊涛准备的制灯材料和工具与学生的动手能力高度符合,所以参加体验的学生都从体验中获得了自信心和成就感,加深了對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为了宣传“汴京灯笼张”,张俊涛除了在他的灯笼博物馆接待来自各地的游客,还多次参加全国性非遗文化展,并到全国各地的高校、非遗培训班讲课,向他们宣传汴京灯笼文化、开封宋文化和中原文化。

2017年,张俊涛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如今,张俊涛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汴京灯笼张”彩灯制作技艺的研究和保护上。他说:“制作传统彩灯是综合艺术,我感觉自己一辈子也研究不完。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传统彩灯,来学习彩灯制作,更希望有更多的人将中华民族的传统彩灯传承下去,让彩灯的光辉照亮古城、照耀世界。”

猜你喜欢

汴京彩灯花灯
看花灯
彩灯
挂花灯
元宵佳节点彩灯
汴京:繁华背后危机重重
一张图带你游汴京
汴京诗群
做花灯
闹花灯
《清明上河图》带你逛繁华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