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夫妻摆地摊资助8个贫困娃

2020-05-06钟新

百姓生活 2020年12期
关键词:陈说杂货老陈

钟新

在熟人眼里,杂货车是老陈的“标配”。 在哈尔滨香坊乐园街市场的一隅,总能看见老陈那辆杂货车,车里满是袜子、手套、布鞋等日用品。这些年,老陈靠这辆杂货车里“抠”出的辛苦钱,帮助了8名贫困儿童。平时他还经常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

要说老陈有啥“值钱”的宝贝,就是这些年来“攒”的一沓子捐款证书。

老陈叫陈岩,安徽宿州人,今年67岁。2000年家乡出现灾情,虽然得到政府的救济,但不甘心“白吃饭”的老陈跟妻子一商量,两人一路向北来到哈尔滨谋生。

初来哈尔滨时,老陈夫妻身上只剩下几十块钱,举目无亲。“在工地打过零工,也收过废品。看我年纪大,人们常常帮我。重活、累活,有人搭把手;收废品人家也经常是半卖半送。哈尔滨人太好了,让我这个‘外来户心里总是暖暖的,所以当时我跟老伴决定,留在这里不走了。”老陈说。

2007年,有了一些积蓄的老陈,在香坊区租房安了家。安定下来后,他开始尝试摆地摊。一些本地认识的朋友帮了大忙,选货、进货,热心地帮老陈“张罗”。当年6月,老陈夫妻的杂货摊开张了。靠着诚信经营,老两口的小摊一年有近万元的收入,这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2008年5月12日,老陈出完摊回家休息,电视里突然传来了汶川发生地震的噩耗。“我就带着500多块钱去了省慈善总会。”

此后,老陈开始关注各类慈善捐助信息。“我一直想做点什么,来回报这个温暖的城市。”在一次省慈善总会的募捐节目宣传单上,老陈看到有许多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需要帮助。在省慈善总会的协助下,老陈先后与8名贫困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年收入仅万元左右的他,每年向这些孩子提供1200元的捐助。

除了固定捐助貧困儿童,每当在报纸上或者在广播中看到、听到有人需要帮助,老陈就立马出发去探望“随份子”,少则100元、多则二三百元。

“《新晚报》以前报道过一个上学时双手冻伤的依兰男孩,老陈带去了100元。他看到旁边床还有一位烧伤的孩子也需要帮助,翻遍全身把仅有的50多块都留给了那个孩子。”老陈的老伴说,她还记得那天因为“身无分文”,老陈冒着严寒从医院步行3个多小时才回到家的场景。

“一年差不多捐五六千块钱,没具体算过,反正我们两口子也没啥大开销,省一省就行了。”老陈说。捐助贫困儿童的事儿慢慢被身边人知道,那段时间老陈成了“名人”。

“好多人找到我的摊位来买东西。我进货的批发商直接将价降三成,老板说,他愿意赔钱卖给我货品,让我拿钱去做好事。我所在摊区管理所的几任领导知道我的情况后,也一直特别照顾我……我就想着,怎么也要把爱心捐助坚持做下去。”

黑龙江省社会捐赠管理中心副主任张弢的手里有份“账目”:2008年,老陈开始慈善捐助,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捐过。他还捐助了8名贫困留守儿童,最近3年就捐了8400元。今年遇到了新冠疫情,1月29日,老陈向武汉捐助了100元……

家门外的杂货车,已经很破旧了,但老陈一直舍不得换,他说:“只要身子骨还能撑得住,我就要一直坚持下去,孩子们还等着我呢。”

猜你喜欢

陈说杂货老陈
Classified TrainingⅡ分类训练二
俩老头儿的醉梦时光
王景春走近“老陈”背后的上影戏骨
时光杂货铺
“老陈”与“陈老”
将心比心
抓周
天生爱杂货
喵星人,出勤中!
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