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周期”的对养猪行业的影响
2020-05-06谭越
谭越
摘 要:2019年,非洲猪瘟盛行,大到大型万头规模养殖场,小到几头小规模养殖户,几乎都避免不了非洲猪瘟病毒带来的伤害,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猪周期。 养殖户饲养成本及猪价格起跌的应对、行业趋势和饲料、疾病等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考究,从而积极预防、着力避免“猪周期”对我们养猪人的伤害。
关键词:猪周期;供大于求;价格;利润;政策
1 . 影响猪周期发生因素
1.1市场因素
在利润驱动下,养殖户自发调整产能。2006年至今经历三轮猪周期:2006/6-2009/6、2009/7-2012/8、2012/9至今,分别历时3年、3年1个月、5年。猪价由供需决定,供给起主导作用,需求起次要作用。随着下半年猪肉的供给减少,新一轮猪周期将开始。
我国是猪肉消费占全球猪肉消费的50%。从2006年的4650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5299万吨。2017年猪肉消费5493万吨,同比下降0.1%,跌幅连续两年收窄。猪肉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和消费习惯。从能吃饱到追求吃好,到吃的健康为主题。总体来说,猪肉需求的年间增长相对平缓。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猪肉消费需求有望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2019年年初规模场出栏速度较慢,市场猪源整体偏紧,屠企压价难度较大,猪价出现小幅上涨的苗头。周初市场传出冻肉收储的消息,提振养殖者信心,观望心态加重,屠企采购难度不断增加,收购价被迫持续大幅上抬,全国最低价区生猪价格迅速涨至12.0元/公斤以上,最高价突破16.0元/公斤。价格的快速上涨进一步加重了养殖者的惜售心理。。
1.2 政府因素
2017年影响力度已然大于2016年。2015-2016年掀起生猪禁养风潮。
对于生猪禁养区内的养殖户,他们只能将手中的猪转让,母猪一般采取自然淘汰。一方面母猪在消耗,另一方面,母猪未进行补栏,因此会减少母猪存栏,从而降低生猪存栏(生猪存栏包含母猪存栏)。目前猪场拆迁已临近尾声,生猪存栏减少对于产出的影响将在明年体现(生猪存栏领先生猪出栏10个月),供给减少将提振猪价。
1.3走向趋势
环境承载力强等优势。南猪北移有利于原料的原地转化,通过节省运输成本降低养殖成本。环保禁养进一步加剧了这个进程。由于大型养猪场的建造需要耗费大量资本、耗时长,北方猪场的扩张短期内难以抵补南方的收缩。猪肉市场趋势从以下四个方面递进:
(1)猪肉市场需求量成上升趋势
(2)需求升级推动猪肉行业升级,无品牌肉-品牌肉-生态肉
(3)食品安全倒逼高品质猪肉产品和品牌发展
(4)消费升级,生态健康绿色猪肉食品日益受青睐
2. 养殖规模的影响
2.1养殖周期及养殖户心态
从具体的养殖过程看,商品肉猪的养殖具体分为两个时期:怀孕期(4个月)和成长期(6个月),合计10个月。成长期(从出生到出栏)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哺乳、保育、生长(从仔猪到4月龄,50天)、育肥(从4月龄到出栏,100-110kg,50天),分别对应婴儿仔猪、保育仔猪、生长猪和育肥猪。在供过求的情况下,毫无议价的余地,不买养着亏的更多。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议价筹码明显增多,基于猪贩子报价的基础上,略有上浮,但总的来说,养殖户对于生猪的定价影响力不是很大。一方面,供给越高,价格越低。另一方面,价格降低,会减少供给。只是真正主导养殖户产能决策的是利润,所以面对市场需求的打破。
2.2畜舍养殖环境
有着大量的小规模的养殖户,其对环境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总量达到40亿吨左右。
水源污染 排放的粪尿污水中含有氮、磷,如果没有经过消毒净化处理,会危害农作物。
空气污染 生猪养殖场产生难闻的恶臭气味,大量的恶臭气体给生猪养殖场及其周边环境带来污染。
饲料污染 虫害鼠害污染以及添加抗营养因子污染。
2.3 PSY低下
3. 饲料成本的影响
因此玉米价格对养猪利润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据[4] 报道。玉米价格在2014年9月见顶(达历史高点2.6元/公斤),然后进入下行周期,一路下跌至2017年3月的低点1.7元/公斤,较历史高点下跌35%。随后玉米价格稳回升至9月的1.8元/公斤,主因是供给端新旧玉米的青黄不接,叠加需求端加工企业在政府补贴政策刺激下加大收购。
2017年9月玉米价格为1800元/吨,较2009年1500元/吨仍有300元/吨的差距。
其次,玉米供给过剩、库存高企的局面没有实质改变。自2012年起,库存高企。2012年玉米的年过剩量(供给-需求)仅为1000万吨/年,到2014-2015年飙升至约8000万吨/年。
从2016年的过剩2000万吨降至2017年的不足2000万吨。2017年玉米总供给(国内产出+进口)2亿吨,总需求(国内消费+出口)2.2亿吨。据一瑜中的报道[3],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庫存仍位于历史高位,去化周期超1年。2017年底玉米库存2.4亿吨,去化周期(期末库存/年消费量)为1.1年。虽然目前玉米库存较2016年的高点2.6亿吨去化了2000万吨,但仍然处于历史高位,玉米去库存仍处于初期阶段。
最后,新季玉米上市短期内增加市场供给。二三季度玉米价格上涨的主因是供给端新旧玉米交替,市场出现断档,叠加需求端加工企业在政府补贴支持下加大采购。
4. 市场上猪肉的供应和需求因素
4.1供应:持续下降。在猪价上涨、冻猪肉收储的环境下,养殖户惜售情绪大增,对猪价将开启周期性持续上涨的信心大增,短期出栏意愿下降,同时规模企业在上半月出栏速度较慢,也将加重短期内的市场生猪供应的紧张局面。下周后期,预计规模企业将会加快出栏速度,届时市场生猪供应偏紧局面将有所缓解。
4.2需求:偏弱。收储量从传闻的11万吨降至实际1万吨,约相当于12万头生猪,且消息反馈企业参与竞价的积极性并不高,对需求拉动有限。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目前仍然受到消费者的担忧,家庭猪肉消费下降已经是事实,若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将会更加不利猪肉消费需求。
5. 疾病的影响
5.1 人们更看重治疗,没有做好预防,发生疾病不能够及时控制、处理,饲养环境卫生不能达标,所以使得带菌、病毒传染的更快,从而让我们养殖户的损失更严重。
5.2 在猪场日趋规模化的今天,生物安全对一个猪场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重中之重的。尤其是在2018年下半年到2019年的今天,非洲猪瘟仍然盛行,大多数猪场生物安全做的不到位,不合理,导致新一轮猪周期,养殖行业通过非洲猪瘟一事,也应该意识到对一个猪场来说,最重要的不是成绩多好,psy的高低,而是存活下去,避免被毁灭。
参考文献:
[1] 大数据告诉你2016年生猪怎么养[J].张荣.农家参谋.2016(02).
[2] 光华博思特.大数据.大趋势.大战略[J].北方牧业,2012,16(2):28-32
[3]一瑜中的.猪周期研究进展[J]中国兽医杂志,2013,21(5):42-58
[4]玉米价格不断上涨养殖户的饲养成本增大[J].今日畜牧兽医.2014(07)
[5]猪市低迷,养殖户出路在哪里[J].农家之友.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