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流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2020-05-06郝清泓

科学与财富 2020年5期
关键词:第三产业物流业

郝清泓

摘 要:自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以科技为导向的发展轨道,随之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优化与改革阶段,因此为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其发展方式转型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中都始终贯穿着物流业。即使是在当前产业多元化高速发展的趋势下,现代物流业仍凭借强大的流动性成为继降低生产损耗、提高生产率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对国民经济的长期高效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流业;第三产业;国民经济增长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中国物流业是为配合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诞生的。改革开放引发活跃的外向经济后,大量民营物流公司陆续出现。要论其得到迅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1998年的邮政体制改革,物流业逐渐成为重要的新兴服务产业,不但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领域处处挂钩,还在其他生产流通和产品拓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更是由于电子商务等高新互联网经济兴起,极大促进跨区域贸易,由此,物流业在其中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伴随着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物流业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例如地区发展不平衡,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匮乏,产业服务水平较低,人才欠缺等问题。而为解决以上众多发展问题,关键在于利用好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经济增长与物流产业间的相关系数,并制定和落实改进政策,最终达成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目标。

二、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21世纪的物流业已以崭新的面貌踏上我国经济舞台,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现代服务支柱产业。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陆续出现各大物流企业,随后,我国物流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增大。2006年,分销网络已渐渐铺设起来,各物流企业开始独立执行运输活动。2013年,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在全球物流业发展中排名第一。2017年,我国物流总贡献值高达252.8万亿元,同时铁路货运量等多项线路运输量数据均排名世界第一。

但在高速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同时,我们仍需不断关注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较多问题。比如,目前我国物流业发展失衡,物流业发展整体呈现“东快中西部慢,城达农后”的不均衡发展特点,同时,我国物流业发展创新动力较差,仍缺乏创新型技术与人才。除此,在我国物流服务水平与产业联动和结构优化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物流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通过查阅近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我们可以看出,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物流增加值也随之不断增加,由此可见,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物流产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进一步的定量收集2007-201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物流产业增加值数据,如图一所示。

我们可以通过直观地观察得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与物流业增加值呈正向变动关系,综上我们可以粗略定量判断,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着促进作用。

(三)物流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1、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支撑整个经济社会的有效运行。

在我国,众多繁杂的产业之间通过彼此供应产品实现资源互换,从而满足对方的生产消费需求,并依赖运输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因此物流是生产的前提条件,同时,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物流活动的相互支持与协调。合理、高效的物流现代化发展是保障生产高效进行的必要条件,是刺激经济发展与社会创造的重要前提。

2、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物流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带动其它一系列产业的发展,引发一系列连锁效果。现代物流作为一个关联度強的新兴产业,它的发展带动了金融、外贸、电商等产业的发展,通过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优化产业结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不难看到目前我国正面临的就业压力突出、产品市场结构分散等根源性结构矛盾。而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同时拥有了较多的大规模现代化流通组织和交通网络,由此也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流通能力,为尽快实现对传统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两大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物流对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物流产业的日渐完善,对于实现优化经济结构目标起着不可忽视的效果。

3、物流产业的发展保障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建立高效、便捷的物流系统,不仅能使产品和服务更易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会使得企业或厂商建立更加合理的库存,进一步减短物资周转时间,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最终有效提高宏观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

4、物流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通过提高物流转运效率,可以极大地缩短企业产品生产周期,加快资金周转速度,从而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最终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同时多种运输流程的通力配合,更好地满足现代企业发展对物流产业的期望,并与当前少量多变的生产方式相适应,最终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扩大产业链。同时为企业降解非用于核心产业的物流资源提供了条件,以便于更好地集中资源拓展核心产业,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现代物流提供的及时配送将提高产品服务质量,增强服务竞争力。

三、政策与建议

(一)优化物流基础设施结构性缺陷

我国物流产业基础发展相对薄弱,且缺乏创新意识,存在结构性短缺、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不能很好地贴合当代物流产业的发展需求。我们要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向同时入手,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良好的物流产业链。做好包括设备、航程等在内的硬件建设,同时完善包括技术、人才、融资等在内的软件配套。通过双向巩固,加强现代化仓储与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建设,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物流体系。

(二)加强产业联动

运输、流通这类代名词本身即表达出系统性和联动性的特点,这提示我们在发展物流业的同时,更是要不断发掘物流业所牵动的一系列产业链。运用“集中整合,批量分配”的思想将分散资源进行高效整合,从而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牢固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全面市场化的基础上,推动物流产业链的资源整合,进而不断促进我国物流经济及衍生产业的全面发展。

(三)进一步完善物流保障机制政策

目前,我国物流管理制度与治理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政府与市场主体组织管理分工不够明确,管理效率低下。我国有关维护物流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相对较少,引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中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除此,我国现行相关的法律法规效力较弱,难以实现价值目标,综上我们更重视整个政策制定落实的过程,并针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有关物流政策方面的问题问题,通用借鉴并引用部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制定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制度,在保障物流产业基础设施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建立统一协调的物流管理机制和监督评估体制,从而有效保障物流产业健康稳健发展与经济绿色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第三产业物流业
物 流 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西安市物流业发展问题研究
营改增对物流业税负的影响与对策
物流业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