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近现实下的生活聚焦
2020-05-06李岩梁雨欣
李岩 梁雨欣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受众的品质追求,综艺节目不断向前发展,“慢综艺”随之迅猛发展,逐步兴起。代表性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慢节奏”的创作理念、家庭式人设主持人以及重拾待客之道的主客形式使得节目不断收获口碑。但伴随慢综艺发展过程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显现出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隐忧。只有立足根本,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的社会、市场和受众的趣向,增加人文价值的传导,引起情感共鸣,才能打造出优质的慢综艺。
【关键词】慢综艺;节目;模式;冷思考
1. 慢综艺的发展
综艺节目的发展一直以来受到各种因素的促进和压力,生态环境也发生着悄然的转变。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市场的需求增生,以及受众的品质追求,在电视与网络的双重推动下,综艺节目不断向前发展,泛娱乐化的快综艺节目收视降低。自2016年起,央视推出《见字如面》、《朗读者》、《国家宝藏》,湖南卫视推出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亲爱的客栈》,浙江卫视推出的《漂亮的房子》等生活体验或文化浸染类综艺节目,以宁静悠远的文化长河强势的姿态唤醒观众心底的人文情怀,以生活体验为主打的隐逸生活的渲染,无不为慢综艺节目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慢综艺随之迅猛发展,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并逐步兴起。这类综艺节目,相较于传统的棚拍综艺或者歌唱类真人秀节目而言,由于制作外景的选择优势,其画面语言更为优美自然,综艺叙事更贴近于现实生活,满足了快时代下人们对于慢节奏,远人群的“隐士”般生活的向往,因为没有明显的,事先设置好的竞技项目或悬念点,故而显得更为真实自然。
2. 爆款慢综艺的模式
综艺节目本身面对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来说,好的文化环境,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节目的创新应该赋予观众更多选择的机会,用受众的眼光看问题,这无疑是保持自身创造活力和提升观众品质的绝妙方法。
相对于其他节目而言,《向往的生活》从人物包装、节目规则到当代人文价值的融合上,相对来说节目创作人员具有前瞻性,在“快综艺”盛行的时代一跃成为综艺节目的“新宠”,新颖的创作理念和节目形式成为该节目火爆的必不可少的原因。
2.1 价值体现:享受生活的“慢节奏”
相对于都市的钢筋水泥来说,人们往往更加向往山间的恬静。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现代化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存焦虑与日俱增,更加重了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而慢综艺的出现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提供心灵的栖息地。《向往的生活》这类节目被称为慢综艺很大的原因是摒弃以往节目紧张刺激的环节,以一种清新治愈、恬静安宁的风格贯穿节目始终。自己搭建炉灶,到田间地头采摘劳作,自给自足生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与环境没有强烈的矛盾冲突,画面清新自然,以清新的色调,诗意的颜文字,与场景相配合的轻音乐都为这一档慢综艺增添了色彩。不追求结果,只享受过程。没有明确的赛制,也没有淘汰和评奖的规则,甚至少有游戏环节的设置。而是尽量贴近生活原貌,体现平和安宁的节奏。往往使观众更加注重过程的充实,而反倒不注重结果究竟如何了。
2.2 贴近生活:家庭式人设主持人
“慢综艺”作为真人秀综艺,核心在于对“人”的关注,人物的表现是其关键所在。节目中出现的固定班底黄磊、何炅、刘宪华、彭昱畅、张子枫所呈现给我们的完全是标准的“中国式家庭”。节目中黄磊指代中国式家庭的“严父”形象,何炅以一种强有力的包容感,充当了中式家庭的“慈母”身份,而刘宪华、彭昱畅、张子枫作为家庭中的下一代不断学习与成长,无论在北京郊外的密云乡村、风景秀丽的浙江桐庐还是民风淳朴的湘西苗寨,蘑菇屋代表的始终是一个浓缩版的“中国式家庭”。一家人忙碌于田间劳作、柴米油盐之中,放大了生活中的情趣和笑点,在烟火气中传递着中国传统的生活饮食文化。
2.3 聚焦现实:主客关系的重塑
《向往的生活》不同于其他綜艺节目中的人物关系设置,在主客关系、亲属关系上力求贴近现实,所有的嘉宾及主持人的关系构建了一个传统中国家庭的结构,也以此来映示“家是温暖的港湾”这一深植于中国人内心的潜意识。比如,将何炅和黄磊分别设置成为大家庭中的“父亲”和“母亲”,在刘宪华则承担了“儿子”的角色。在第三季节目制作过程中,因为刘宪华的遗憾缺席,又邀请了彭昱畅和张子枫来接力承担了“儿子”和“女儿”的角色。《向往的生活》节目主旨是珍惜一顿饭的价值,欲在启示人们珍惜生活的美好,珍惜这顿“饭”的价值。节目没有特定的流程,“点菜-做饭-劳动”就是对节目环节最本真的解读。节目的环节很简单,却处处充满生活的仪式感,虽然这种“仪式感”很平常很普通,而这种对生活的领悟,恰恰是现代人在追求速度和效率的生活中最忽视的部分。迎来送往总有新的客人到来,表现出中国人的待客之道。
3. 慢综艺发展中的问题
近几年慢综艺市场趋于饱和,慢综艺如果想要在市场独树一帜,必须要在其他方面花费心思。慢综艺的发展必然是“扬弃”的过程,本质上还是综艺节目真人秀,没有抛弃本身的节目笑点,在原有的基础上,注入新的灵魂和思想。慢综艺逐渐变“快”,也显现出未来发展的隐忧。
3.1 内容强娱乐性,突显了“秀”的成分
在快时代环境下,大部分受观看综艺节目主要使为了放松身心、缓解压力。而有些节目过分强调娱乐化,内容浅显,缺乏内涵。一味的拼流量、拼植入,商业化痕迹明显,与最初慢综艺的初忠背道而驰。第三季《向往的生活》节目中迎来送往,不断涌入的“流量艺人”使得节目的慢节奏逐渐变“快”,在形式化的做饭、吃饭的流程中,节目核心的悠然氛围不断流失。
3.2 同质化现象扎堆
由于市场和受众的价值转向,大家更注重期望与现实的联系。慢综艺节目的发展中也逐渐出现同质化、抄袭现象的问题。节目缺乏新意,创新性和抄袭性严重。节目必须是建立在本土文化的创新上进行,而不是一味的借鉴。目前,我国的慢综艺节目类型单一,缺乏对社会公共事业综艺的研究,聚焦社会现实关注与人们群众密切相关的热点话题。
4. 慢综艺的冷思考
经历过辉煌的慢综艺,在2019年逐步降温,电视媒体人也有了创新转向的意识,开始为慢综艺的未来提出新的创新思路。
4.1 科技创新融入节目,引起节目新变革。
相较于传统电视节目主要由电视台所制作,当下综艺节目的制作力量异常多元化,电视台、传媒公司等制作平台,电视播出与网络播出的互动与合作频繁,形成台网互动的新格局。融媒体逐渐渗透进电视节目,未来的慢综艺可以与之多渠道、多方位、多层次的融入。5G时代即将到来,将会带来综艺哪些方面的飞跃,我们拭目以待。我国科技类节目与知识信息、益智、娱乐等不同元素的融合,人们对于AI、VR的发展尤为关注。如何既能有效地传递专业知识,又能包含趣味性并且避免同质化,是未来节目能否持续生存的关键。
4.2 观察元素增加新角度。
把幕后的评论搬到荧幕前,维持曝光量创造新话题。观察是由主持人和嘉宾在第二现场即看即评,集中体现出目前中国电视真人秀素人回归的大趋势。观察元素的加入可以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增加观众的带入,与之产生共鸣。改变了以往的模式,而是明星来观察素人,使得两者之间形成了无形的纽带,受到观众的追捧。
近几年,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节目为代表的一系列综艺节目闪现荧屏。从电视综艺到网络综艺,从主题创意到内容制作,再到拍摄方式,越来越多的节目以文化的内核、综艺的外壳、纪录的语言,创制了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创新其实相对容易,内容创新是最難的。慢综艺以人们追求慢生活的美好击中现代人的软肋区,不刻意追求“慢”,冷静思考,研究创新突破发展,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坚持内容为王,这是摆在综艺节目制作面前的一条发展之路。立足根本,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的社会、市场和受众的趣向,增加人文价值的传导,引起情感共鸣,才能打造出优质的慢综艺。
参考文献:
[1]王梓懿.新形势下我国综艺节目垂直化创新发展研究[J].当代电视,2019(11):54-58.
[2]乔新玉.慢综艺节目流行现象的生成逻辑[J].当代电视,2019(09):43-45.
[3]王佳乐.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探索[J].当代电视,2019(08):84-86.
[4]吴志超,徐筱虹.不要让“慢”沦为标签——对慢综艺热播的观察与思考[J].电视研究,2019(07):50-52.
[5]刘阳.“慢”综艺节目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6):114-116.
[6]赵雅君.快餐文化下“慢综艺”节目的发展路径研究[J].今传媒,2018,26(12):91-93.
[7]陈若钰.从慢综艺的火热反思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路线[J].视听,2019(01):18-19.
[8]张清翠.以《向往的生活》为例浅析慢综艺的成功与发展[J].人文天下,2019(02):47-51.
作者简介:李岩,安阳师范学院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梁雨欣,安阳师范学院2016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