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2020-05-06潘世文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潘世文

【摘要】美术学科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性,教师应该努力地去发现学生们所创造出美术作品中的闪光点,并且对其给予肯定,提高学生们的自信心。通过营造良好氛围、丰富评价方式、引进信息技术、将创作方式多样化以及渲染艺术背景等方式将创意课堂引进小学美术教学中。

【关键词】氛围宽松化  传媒多层化  评价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225-02

一、氛围宽松化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因此,小学美术教学教师要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根据美术教材中的具体内容适当地进行艺术文化背景的渲染,激发小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知美术文化,扩展小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教学《人民艺术家——齐白石》、《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等相关内容时,教师在展示这些艺术大师的美术作品之前,可以先对其背景进行简单地叙述。以“齐白石”大师为例:其少年时家境贫寒,仅仅在牧牛砍柴时的空余时间内读书和习画,青年时期曾经从事过雕花木匠的工作,后来跟随胡沁园学习篆刻、绘画、诗文、书法等,中年时期便以卖画为生,曾五次在各地游历。教师先让学生了解艺术大师生活状态的基础上再去理解他们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并且能够通过这些艺术作品深刻地体会到创作者想要通过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将这些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与艺术大师们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激发珍惜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豪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美术教学应采用多样化方式进行作品创作。开展多种多样体验性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欣赏、领悟、探究、理解、表达等综合性的美术活动,挖掘小学生美术创作的潜能,自由地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充分发挥想象力。例如,教学《在快乐的节日里》时,课前先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对教室进行适当地装扮。如在教室的角落里悬挂一些红灯笼等等,为学生们营造出节日的气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更好地完成这一课题的创作。激发学生们对于美术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参与度,体验学习快乐,研究的愉悦与幸福感,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

二、传媒多层化

美术不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需求,应打破传统的知识框架,教学还应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创作相结合,将二维空间的美术作品通过动画、声音呈现与展示。再利用多媒体完成基础色彩搭配、空间构造、明暗协调等美术作品的基本创作,达到开阔视野,潜移默化的效果。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对艺术表达的创造能力和感知能力。

例如,教学《卡通——动起来的漫画》时,可以与《电脑美术——巧用卡通形象》相结合。先在课堂上播放如熊出没、小猪佩奇、米老鼠、海绵宝宝等感兴趣的动画视频,通过视觉学习体验引发学习兴趣。然后再通过动画视频讲述简单的制作流程,是由一幅幅具有微妙差异性的漫画逐渐累积而成,让学生们先对一些以卡通形象为主要元素的动画作品有着初步的理解和认知。最后再将一些经典的卡通形象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学生们进行分享,让他们用电脑创造出自己喜爱的卡通動画作品。这样不仅有效地激发小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还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最终实现自身的艺术价值。

三、评价多元化

美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通常以灌输教学为主,不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目前,美术教育工作者通常会采用班级评比或者校内评比的方式对学生所创作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虽然会对一些评价等级高的学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激励作用,但是对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会造成一定的误导性,产生模仿的创作思维,不能充分地发挥想象力。从客观的角度看,小学阶段美术作品是没有等级之分,采取单一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造成一定的局限性。为此,课堂教学还应注意评价艺术、注重多元评价。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拉近与师生间的距离,体验创作成功,调动学生们美术创作的积极性与自信心。

例如,教师在讲解《花鸟画》这一课程内容时,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在组内对自己喜爱的美术作品进行投票,每一位学生手中都有一枚小红花,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尽可能地让所有学生的美术作品上都贴有小红花,而小红花的数量无论多少都代表着别人对自己美术作品的认可,身心愉悦、神物交融、有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总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应多渠道、多角度、全方位挖掘出艺术潜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美术学科所迸发出的艺术气息,让学生们可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自己的美术创作插上想象力的翅膀,为小学生综合全面地成长提供空间。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

[2]小学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