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2020-05-06徐双泉
徐双泉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更加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意义,阐述化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同时分析当前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以人教版《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探寻优化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化学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课题】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互联网+”背景下班主任与班级管理研究》,课题编号:GS[2018]GHB1189。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86-02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意义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是他们在发现、探究与解决化学问题中逐渐形成的,集中体现了高中生从化学学科角度认知生活中事物的能力与方法,从化学视角对客观事物进行能动反映,而且还充分展现了学生发挥能动作用后产生的必然结果[1]。化学核心素养兼具“结果属性”与“过程属性”的指向认知结果导向作用。
另外,化学知识贯穿于人类的发展过程,其与人类的所有生产、生活、学习活动都息息相关,而这也是当今高中学生需要具备化学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原因。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一项朝夕工程,它需要包括校领导、教师在内的有关人员保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一步步落实。
二、化学核心素养的构成要素
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对于其整个高中学校生涯而言意义深远。在此过程中,培养高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便是能否让学生明确化学核心素养的本质。总体来看,化学核心素养包含了五个重要的方面,即:学生的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微观层面探析能力和宏观层面辨识能力、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平衡思想和变化理念以及模型认知和认证推理。
(一)社会责任和科学精神:此项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念。
(二)微观层面探析能力和宏观层面辨识能力:此项属于高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分析化学元素的必备技能,属于一种学科特点。
(三)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此项将决定高中学生能否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是否可以得到有效、真实的实践结果。
(四)平衡思想和变化理念:此项属于高中学生学习化学平衡相关知识的重中之重,象征着化学思维。
(五)模型认知和认证推理:此项能够帮助高中学生有效扩展化学知识,属于化学核心素养中最为关键的逻辑核心。
三、如今化学教学的现存问题
通过有关人员的调查分析可知,如今在许多高中学校当中,无论是校领导层,还是化学教师自身,其日常更为注重的仅仅是对学生保持严谨化学学习态度的严苛要求,以及如何快速完成化学知识授课任务,往往并不会注重培养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仅仅停留在学习化学表面知识的层次,而极度缺乏化学学习素养[2]。
四、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设计
(一)合理设置教学目标,提升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按照课程标准当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几个维度来设计。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很难在45分钟之内全面讲解教材内容,但却要做到详略得当。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设置不宜过多,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在学习和探索中,让学生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视结构化学习,提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部分化学知识是不需要老师教给学生的。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学到,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培训班、课外辅导书等获取更多的化学知识。所以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是高中课堂的重点,用真实情境教会学生学会结构化思考才是重点。《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这节课中,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告诉学生一些知识点就可以了,例如:钠的结构、性质、特点、用途等。钠的这些方面确实是化学学科中非常重要的知识点,但如果教师采用“填鸭式”教学,这堂课就可能上得味同嚼蜡,一点意思都没有。所以,教师应设计情境任务的教学活动,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进而学生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并伴有能量的转化;提升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并在实验与观察中了解化学反应变化是可调控的,并能用多种方式综合分析生活中的化学变化,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创设情境任务,提升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为了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任务,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钠电池的研发。他们会觉得很新鲜,学习兴趣也随之大涨。设置“市面上多用锂电池,科学家为什么能从锂电池想到钠电池、钠电池在研发当中涉及到什么东西”这两个情境性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学生要了解钠结构的有效方法。所以设计最终还是会回到知识层面,借助上述两个问题的设置,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明钠的性质,通过“钠与氧气的反应”和“钠与水的反应”,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纳的基本性质。通过一系列情境式的任务来让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状态,并逐渐形成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提出实验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假设的正确与否。利用观点、结论和证据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逐渐形成化学学科的逻辑思维能力,并熟练地应用推导的方式自行总结化学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特点,还能运用所学建立化学模型,进一步解释生活中各类化学现象发生的原因和规律性内容。
(四)强化思维能力形成,促进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形成
学科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和学习的核心,它真正回归了学科的本质。如何完善化学学科的思维是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讲述钠和氧气、和水反应生成就算了事,而应该通过一系列情境引导学生开展有深度、有意识的学习。化学学科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从专业的角度解释化学现象,并解决实践问题的。利用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人类尚未发现的未解之谜,进而从问题预设角度出发,拟定研究目标和方案,在出现迥异现象时,学生能根据所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设想。
(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教和评,提高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
化学学习质量水平分为四个等级,等级越高说明学业成就的水平越高。化学的实验操作起来是有很多小技巧的,可能學生第一次在实验室中做对了,第二次却不一定做得出来。这些实验往往需要演示很多次,学生才完全弄清楚实验的小窍门,才知道实验中盐的量究竟是多少,水的量是多少。以微视频的方式把这些小窍门传授给学生,他们就可以无限次观看,这对于以实验为主的化学学科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学完《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程度,为学生评定学习效果实现等级。在科学的评价中,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实验的态度,形成探索化学知识奥秘的能力,并坚持以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应用理念,对生活中关于化学危害事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
结语
本文结合化学学科教学设计的关键点,通过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促进高中生学科素养的形成。以人教版《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为例,严格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促进高中生学习成绩和学科素养的双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小云.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J].考试周刊,2018(27):157-158.
[2]银媛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广西教育(中等教育),2018(1):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