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分析
2020-05-06乔文迪
乔文迪
【摘要】高中物理是一门实践性、理论性较高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高中物理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使学生通过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因而,高中物理教师应考虑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情境增强高中物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教师必须遵循兴趣性、适宜性、互动性和创新性原则,结合现实生活,创设导入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旧知识带出新问题,进而促使学生提升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标 高中物理 创设 问题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184-02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适宜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应符合高中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达到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目的,使学生边思考问题边学习教师布置的任务。换句话说,创设问题情境既要符合物理教学内容,还要和学生的实际吻合,即应遵循“适应性”原则。
2.兴趣性原则
教学过程中,高中教师设置的物理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引发高中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进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达到高中物理教学目的。高中物理一些难度,教师如果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针对性的物理教学内容,便可提升物理教学效果,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也能方便地学习新知识。即培养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
3.互动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需要物理教师其教学创造力,但是因少数教师教学思维固化,为了扩大知识容量,与学生的互动性较弱,即使导入几个课堂教学问题,也常徒有形式、浮于表面,无法满足师生互动的真实需求,因而会限制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4.创新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境既能服务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学习注意力,然而,有些无力教师常采用单人讲解模式,很少留给学生互动探索和独立思考的空间,无论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数量,还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手段,部分物理教学所用的问题教学相对老套,甚至有些问题情境多年不变,导致物理课堂教学缺乏新意,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1.创新情境导入,引导学生快速带入角色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情境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快速带入角色,进而完成物理教学目标。在导入创新情境前,教师应搜集和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层层递推,进而引出教学内容,以保证导入情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宇宙航行》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播放“神州”10号发射升空的录像视频,逐渐讲述2012年朝鲜发射的“光明星3号”卫星,然而发射失败,分析发射失败的原因,进一步讲述牛顿猜想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牛顿研究人造卫星发射原理的“再发现过程”。这样导入课堂教学情境,可将学生快速地带入课题学习中,最后,由教师总结宇宙第一速度、第三速度,使学生理解人造卫星运行特点,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2.创设趣味性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如上述所说,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遵循“兴趣性”原则。所以,创设高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情境极为重要。创设趣味性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高中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例如,在《彈力》教学中,教学开始前,发给每个学生尺子和弹簧,用力弯尺子,用力压或拉弹簧,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被压或被拉的弹簧,弯的尺子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能否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创设上述情境问题,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依据学生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并适时导入“弹力”这一课题,讲述弹性形变和弹力,以及弹力方向。因而,创设趣味性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3.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际生活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的抽象性、逻辑性较强,长期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不够了解高中物理知识点,从而难以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为了提升学生物理理解力,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创设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高中生理解知识点、掌握知识点提供依据。
例如,在“摩擦力”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重量不一样的箱子,以创设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演示学生推箱子的过程,问学生轻推箱子,箱子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是却没推动?这时是不是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这个力与学生对箱子的推力之间存在何种关系?通过结合这些胜过实际案例,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完成教学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以利于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导入教学问题,并开展问题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师生互动性,降低学生学习物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维障碍,使课堂教学气氛更加活跃,从而不断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展宗财.浅议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