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2020-05-06陈闽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家国学科

陈闽

【摘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和新课改要求,重点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41-02

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宏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综合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深邃而丰富,主要概括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五者不是相互孤立的教学目标,其间密切交融,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不可割裂,可谓是拉动实现历史学科立德树人之根本目标的“五驾马车”。

2.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1)树立唯物史观统领教学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即是“核心中的核心”,对其他几个方面的素养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必须以这一正确的历史观统领教学,将唯物史观贯穿于历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比如,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在讲到新中国成立的历史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强调这是亿万中国人民在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探索斗争和付出巨大牺牲后所取得的伟大成果,是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孕育和缔造了新中国;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诚然是人民的伟大领袖,为推动中华民族崛起作出了卓越贡献,但绝非是新中国的创造者。同时也可以对“神造人”、“神创世界”、“英雄创造历史”等典型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有力驳斥,以此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唯物客观的历史观。

(2)构建时空观念聚零为整

时空观念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具有近乎神奇的功能,它是一种观念,更是一种能力和方法。具体表现在于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在不同时空框架下梳理把握历史的纵横变化,全方位、多角度构建出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整体面貌及内在关联。例如,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我们不但要在纵向上去把握其背景和发展,也应注意引导学生从横向上去关注同一时刻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发生了什么,比如外蒙独立、苏俄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墨索里尼宣布法西斯政党成立、华盛顿会议召开等重大历史事件。将一个历史事件归位到纵横交错的“大环境”中,再对这些历史知识进行串联分析,聚零为整,把握全貌,深化认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学生眼中的历史将由片断扩为全貌,由死板变得鲜活。

(3)借助历史实证强化认识

史料实证是历史的可靠证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借助历史实证引导学生从中获取信息,助其形成和强化对历史的认识。例如,在讲到“南京大屠杀”事件时,我通过PPT课件向学生展示了相关的档案、视频、照片等资料,让学生直观的、深刻的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以此强化学生对历史的客观认识。

(4)鼓勵历史解释客观评判

历史解释简而言之就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进行客观、全面、公正的评价。历史学习绝不能停留在机械记忆层面,更应提升为分析评价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常会鼓励学生对某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促进其逐步形成历史解释素养。例如,在讲到秦朝历史时,我首先会带领学生研读教材,然后问学生“嬴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审视其功过,并大胆发表自己对这一人物的看法,在全面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历史解释能力。

(5)激发家国情怀奋发进取

家国情怀是个体对共同体所含有的一种深沉而浓厚的认同感、责任感,是一种对民族和国家发自灵魂深处的深情大爱,是一个人健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核心体现,是我们追求国富民强之理想的强劲动力,自然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例如,在学习到红军长征这一部分时,我会向学生展示相关的照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感受红军当年所面临的严峻的军事形势和自然条件,并组织讨论: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红军为什么还要坚持而不放弃? 通过充分的思考和讨论,使学生深刻领会长征精神,领会无产阶级革命者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所展现出的坚强的意志品格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使命感,鞭策他们奋发成才,早日踏上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

结语

总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包含的内容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时代发展赋予历史学科的重要使命,教师应该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把握其本质内涵,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将学科核心素养融会贯通于日常的教学活动,全力推动新课改实施,当好学生全面发展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家国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超学科”来啦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略谈“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