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
2020-05-06郎冬萍
郎冬萍
【摘要】近年来,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中学教学中,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心理变得更加敏感,如何建立起高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成为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次研究中,首先对传统语文课堂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情况,探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语文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2-0033-01
1.传统语文教学课堂中的问题
①教师对于效率的重视度有待提升:很多学生在初中阶段仍然存在着迟到、旷课的现象,势必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教育是一个言传身教的过程,除了教师本人养成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时精神饱满的好习惯,还要告知学生严格要求自己。②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的架构:教师对给学生带来阶梯式进步学习,要先布置什么诵读内容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学生在随心所欲地学习时缺乏目标,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对课堂效率的重视,从学期开始,精心设置诵读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③大部分教师在早读课上管理不善,课余时间的安排不够到位,布置完任务后就对学生不管不顾,其实教师应当走入学生中去,师生共同探讨,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目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培养语感,具备梳理和整合所学知识的能力,课余时间是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间段,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受到文化、情感、审美等多方面的感染,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教师应当从思想上改变认识,自身要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时巡视与抽查,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给以指导与纠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方法和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学生的课外语文知识
要帮助学生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可以通过引入課外知识来进行调整,结合信息技术的方便快捷,设立学生家长微信群,教师定期向学生家长推送优质的课外读物,或者直接向学生发放课外阅读文章,阅读的内容可以根据教学进度来进行甄选,无论什么事物,反反复复地面对总会产生厌烦情绪,教师在安排背诵的同时可以代入一些新事物,如在布置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背诵段落时,可以在早读课插入一些其它描写冬天的文章进行对比,或者引入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既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又能达到一定的积累。
2.2利用信息技术来建立情景教学
语文课不应当只有千篇一律的捧着书埋头死记硬背这一种形式,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习效率,运用情景代入式诵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牢记课文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诵读能力。如在教《茶馆》一文时,可以使用投影仪等信息技术工具来建立情景,并可以编排一幕小型话剧,表演者多将时间放在了早读前的准备,对台词,也就是课文,都铭记于心,几分钟的话剧表演对观看者也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和暂时性的休息。除话剧外,还可以采用诗歌朗诵、美文朗读等多种形式,如学习《海燕》一文后,引导学生收集优美的诗和散文,在课堂上进行朗读表演,学生在朗读时需要代入情绪,能够保证学生领悟诗文原义和作者想要创造的情境,还能锻炼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创造力。
2.3运用信息技术及时抽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更好的制定教学计划,人都是有惰性的,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更容易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要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还需要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多种检测手段。如在学习《论语十则》时,可以先分几人一组,选取小组长,由组长检查组员背诵情况,教师通过班级群等联系方式来快速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在布置任务前说清楚奖惩规则,抽查结束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奖励表扬,对未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这种抽查过程不仅可以保证学生的早读质量,还给了教师与学生近距离接触的机会,师生沟通,方便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并给予重点难点指导,传授技巧与方法。同时还可以使用线上交流工具来对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听写和默写安排,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证明:在记住某种材料之后,很快便开始遗忘。但遗忘的速度是不均衡的,开始时遗忘得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忘得少而慢。记住后的前一两天之内是遗忘速度最快的。根据艾宾浩斯这一规律,在学生适时的听写和默写中,巩固诵读成果,保证语文学习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孙成英.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17(73):54.
[2]张建新,张高华.利用信息技术创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2):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