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 中国年——记忆中的年俗文化
2020-05-06濮安徐佳
濮安 徐佳
承載着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农历新年即将到来,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日,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日子里合家团聚,除旧迎新。近几年每逢春节,人们总会感叹,如今的年味越来越淡!办年货、打年糕、扫门庭、祭祀、拜年、放鞭炮......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各地年俗风情不一,各有特色。《中国周刊》携手一直研究中国风土民情的著名漫画家吕士民先生,一起搜集整理了咱们中国人记忆中的年俗,通过漫画,带大家一起找回失去的年味。
喝腊八粥
这个时节对期盼过农历新年的人们来说尤为重要,年俗的气氛往往从腊八开始变得越来越浓。灶火熊熊,蒸汽腾腾,家里就弥漫起融融的祈年气氛。腊月亦称“穷冬”,冬将穷尽。爱粥之人,在这个寂寥萧瑟的冬日里,对五谷豆枣的慷慨馈赠,欣然接受。喝完腊八粥,还有20多天就要过年了。
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别看老底子腊八粥卖相简单,但它非常强调营养的均衡性。其中的大米、面类食材,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豆类含有很多蛋白质,而且豆类大部分都含有铁、钙等,可以补充谷类缺少的微量元素;红枣是非常好的补品,有补气、润肺的作用。
就像一首童谣里唱到的那样,“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中国人的年,就从这浓浓的一碗粥开始了。喝过这碗粥,人们就要开始忙碌起来,春节便由此拉开了序幕。裁新衣、杀年猪、做豆腐、做食桃、打年糕、熬制芝麻糖、冻米糖、炒花生、炒瓜子、备年货等。
二十三过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过小年,这一天是过年的预演,旧时中国,讲究的人家中午要吃个小年饭,吃小年饭时要秉烛烧香放爆竹,还要把家里尘封的灯笼拿出来试试。那时候一般大姓人家都有一对大灯笼,上面印有家姓和堂名。平时都是收起来的,只有逢到过年、娶媳妇、嫁闺女等大事才拿出来挂一下。
这一天也是祭祀灶王之日。传说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你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你一家。灶王爷要升天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你一家人今年的一言一行,因此你家里就要送灶王爷去天上,送灶王爷的这个仪式就叫“送灶”。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王爷接回家来,这就是请“老灶爷”的习俗,即一家人恭恭敬敬地将新买来的灶王爷像贴到灶台上。因灶王爷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才有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一说),以祈求灶王爷降吉祥于全家人,多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也是为了祈福明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和灶王爷像几乎是家家户户灶台边的标配。
二十四扫房子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男人负责力气活,将屋内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彻底清扫一下,还有把平常不用的碟子、盆、酒盅、酒壶拿出来洗干净以备过年用。拆洗被子、衣服,这活就是女人的了,盖了一冬的垫的、盖的统统拿出来拆的拆洗的洗。洗好被子还要洗衣服,旧时一般人家结婚时的棉衣棉裤要穿很久很久,有的甚至要穿到老,只是外面的罩褂罩裤三五年重置一下。一到年关都要脱下来洗,又没有替换的,天晴还好,个把天就干了,碰到雨雪天就热闹了。
做豆腐、烧年肉、杀年鸡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古代把春节大扫除称为“扫年”,起源于古代人民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后来逐渐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二十五,做豆腐”。南宋朱熹在其《豆腐》一诗中写到:“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一些地方还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风俗。究其因,传说灶王上天汇报后,玉皇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二十六,烧年肉”这一天该筹备过年的肉食。在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往往在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
“二十七,杀年鸡”传统民俗中在这天要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七洗浴为“洗福禄”。
“二十八把面发”。多数地方在这一天要赶制过年的面食蒸。太原人要蒸好“糕儿馍馍两笸箩”;河北人则是“蒸枣花”预备除夕祭祀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馍炸圪垯。”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这天才“把面发”,等到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九小除夕”。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办年货 狗撵集
俗话说:“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实际上,一进入腊月人们就开始置办年货。在各地的集镇上年味依然很浓,各色店铺早在门前支起了临时的货摊,摆满了过年的各种商品,吃的,穿的,用的,还有年画、对联,烟花爆竹等等应有尽有。此时的集镇,大街小巷简直变成了色彩缤纷的万花筒。腊月二十以后,集市上就会形成一个消费高潮。赶集办年货的人摩肩擦踵,几乎成了人山人海。孩子们兴奋地在摊位间转来转去,精心挑选并购买自己喜欢的商品。大人们多半购买烟酒鱼肉等食品,姑娘们、孩子们则挑选五颜六色的服装和玩的用的东西。这种消费高潮一直持续到年三十的上午,如果腊月是小月,则是年二十九的上午。在中原地区,这个上午的集市被称为“狗撵集”。这是专门为那些没有备齐年货的人而设的“集”,因为马上就要过年了,而家里人正对他们的归来翘首盼望,赶这种集的人都是慌慌张张,急急忙忙,买了东西就走,其匆忙程度似有狗在撵,故曰“狗撵集”。另外,这也是春节前最后一个集市,所以买卖双方大都不在讨价还价上下功夫,最易成交。有些精明的庄稼人在别人大包小包置办年货时不动声色,若无其事,而偏到这一天才掏钱购物,图的就是买个便宜货。
除旧迎新
一进入腊月,民间就开始清洁大扫除。宋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述道:“不论大小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民间也流传着“腊月二十五,扫房掸尘土。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脏土都搬走。”等谚语。同时,人们还喜欢用红纸和金纸制成多种喜庆饰品张贴、悬挂在大门厅堂、居室家具、用器上面,将环境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盎然。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的男女老幼,必换上新衣。
但中国年俗中最具诗情画意的除旧迎新当属贴春联了。大红的春联往大门上一贴,就使乡村的面颊上一片潮红,增添了喜庆的气氛。春联即可张贴于大门两旁,又可张贴于茅屋之中,柴扉之上,因此倍受民众的喜爱,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每当春节来临,那朱红的春联总是普及到千门万户百姓家。前些年,春联大多是村人亲手书写,这些年印刷体的春联多了起来,但在村人张贴的春联中,自己书写的仍屡见不鲜。这些春联尽管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异彩纷呈,但都各自寄托着祈祷纳福的愿望,表达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反映了对科学的执著追求,同时也积淀和发扬着华夏文明。
扫墓祭奠
从典籍记载和古诗词中看,外地扫墓大多在清明,然春节扫墓较之于清明更为隆重,它是春节的一个重头戏。把扫墓祭祀活动安排在喜庆热闹的春节,意即在欢庆佳节的时刻别忘了逝去的亲人。中原地区扫墓活动共进行两次:一次是在年三十的下午,除夕夜之前;一次是在次日早晨,即在新年第一顿早饭后,太阳欲出未出之际。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就以家族为单位,由大人们带领,携带鞭炮和纸张,成群结队,前呼后拥地去扫墓上坟。到了墓地,点着纸张,燃放鞭炮,人们就在墓地围成一个半圆形,先是作个辑,然后跪下去磕三个头。虽不悲痛,但也極其庄重。如逢阴雨天,地上有水有雪,人们就免去了磕头,仅作揖就行了。但无论雪有多大地有多湿,这两次扫墓上坟却都是不能免的。很多人从农村出来,现在住在离老家几十里、上百里的城里,而每逢春节,他们都于除夕之前和春节之晨两次往返回老家扫墓。有些人甚至几十年来风雨无阻,雷打不动。这些年农村有不少农民举家外出务工经商,由于拖家带口,往返极不方便,春节就不再回家,然而他们扫墓祭祀的程序照样不少。他们扫墓的方法改为在除夕和大年初一早晨,点燃纸张和鞭炮,向着家乡的方向,作辑磕头,遥寄哀思。中国年俗中人们对扫墓重视、虔诚的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祭祖,这个一度被淡忘的老规矩,在新时代又以新面貌出现。尤其是那些聚集着同族同姓的传统村落,每逢春节,宗祠家庙里的辞旧迎新活动很是隆重。族尊家长们率领着族人儿孙的虔诚祭祀,不光是烧香叩头感念祖恩,更会在一年当中人气最旺的时刻重温族规家训,提点后人心怀敬畏,慎终追远,敬祖报本。
春节吃法讲究多
正月初二拜年很讲究,一般是闺女走娘家,有些地方是初四走娘家。嫁出门的闺女走娘家,是要带着女婿一起的。其中又以新婚夫妇走娘家的规矩多,比如说带的礼物都是要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
年初三赤狗日
年初三又称赤狗(也有赤口一说)日。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日子,赤狗是熛怒之神,遇之则有凶事。所以老一辈的居民,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以免遇上“凶煞”。
在中国南方,大年初三的早上要贴“赤口”(禁口),认为这一天里易生口角,不宜拜年。所谓“赤口”,一般是用约长七八寸、宽一寸的红纸条,上面写上一些出入平安吉利的话,贴在前门和后门的门顶上,另外有一张是放在垃圾上面挑出外面倒掉。这些垃圾是初一初二两天积下来的,一定要到初三才一起清理倒掉,否则,等于把家中的金银财宝向外流一样。
总之,贴“赤口”,是使人们心理上觉得一年到头都能出入平安,不与人发生口角或各种不幸的灾难,家中多多招财进宝,万事如意。
初五开市
初五: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而在正月初五开市。民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初五又被称为“破五”,这一天对于商家来说是个大日子,祈求一年财源广进,迎财神正是这天。商店这天要开张,放鞭炮。
民间传说,财神即五路神。所谓五路,指东西南北中,意为出门五路,皆可得财。人们拿出备好的祭牲、糕果、香烛等物,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敬财神。
初六送穷鬼:
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汉族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在中国各地还有自己的送穷办法,各不相同。但寓意基本相同,都是在于送走穷鬼。反映了古代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汉代东方朔在《岁占》中的看法是正月初一日为鸡日,初二日为狗日,初三日为猪日,初四日为羊日,初五日为牛日,初六日为马日,初七日为人日。中国民间传说这是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造的六畜,后造的人,因此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
百姓送穷,商家则正式开张营业。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而且要大放鞭炮,不亚于除夕的境况,营业前大放鞭炮,以示吉利。
初七不出门
实际上年初三一过,有的人家就开始外出打工了,一般人会比较看重“三六九,往外走”。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欠。
初七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等。传说女娲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漢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来贴屏风,也戴在头发上。南方一些地区,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正月十五闹元宵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元夕节、灯节。《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此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关于元宵节的来源,有许多传说,不外乎与先秦宗教信仰及后世道教信仰有关。盖正月十五为道教天官大帝圣诞。民间年画中的“天官赐福图”便是对天官大帝的信仰。自道教形成后,元宵节(上元节)成为普天下黎民庶士与道教徒共度的节日。这一天,道观均要设坛醮神,祈福迎祥,民间则有“闹元宵”“闹花灯”“祭门户”“迎紫姑”等民俗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很多地方有灯会,放灯,猜谜,吃元宵。元宵里包一枚钱,谁吃到谁来年就发财。不过现在好多人觉得在里面放硬币不卫生,即使夹到了,也不吃。不过这个习惯还是有的。
吕士民,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漫画艺术委员会理事、中国文联第十四届大会代表。出版有30多部画集,部分作品被中外国家机构、艺术机构收藏。吕士民擅长运用中国画的传统手法,作品风格写意凝练、夸张有趣;题材涉及人物、民俗、戏曲、宗教、花鸟、山水等领域,形成独具艺术效果的中国画。
著名漫画家华君武评述吕士民作品称其为“中国幽默”:吕士民的谐趣水墨漫画很有味道,除了集中展示中国民俗的传统风貌,就是通过谐趣手法的介入,体现中国民俗地原创性和多元化,同时吕士民的画作也阐述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幽默,通俗见真迹,水墨里有思想,值得细细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