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满族文化视域下的辽宁省特色乡村民居的发展

2020-05-06沈诗林陈曦

装饰装修天地 2020年3期
关键词:满族民居辽宁省

沈诗林 陈曦

摘   要:满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的满族文化底蕴比较丰厚,乡村民居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传统文化对建筑构造的影响,并对于传统的文化进行更深刻的学习,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让乡村民居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当地的特有文化。

关鍵词:传统民居;满族文化

1  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大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环境特征,有着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也有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每个民族都有特有的文化,不同民族的民居不但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因为其特性,保留的也较为完好。

2  绪论

我国历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一直都很重视对于农村的发展,注意乡村的建设,尤其是近年来,越来越提倡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辽宁省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将文化资源转换为发展的动力,可以更快更好的发展辽宁省的乡村民居。

3  相关概念

3.1  满族

满族形成于 17世纪初,历史较为悠久。从先秦古籍中可以得知肃慎人就是满族的先祖,在不同朝代史书上所记载的挹娄、勿吉、女真人等,都是肃慎人的后裔,也就是满族人的祖先。满族的文化十分丰富,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虚心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取长补短。辽宁省是满族文化的发祥地,全国约有60%的满族人口都在辽宁省居住。从当前来看,辽宁地区对于满族文化的保护比较完善,部分乡村民居也都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

3.2  辽宁乡村民居

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辽宁省冬季寒冷且漫长,所以建筑最首要的功能就是保暖性要好,最典型的辽宁民居样式就是坐北面南的土坯房,单独的三间房比较常见,而两间房或五间房都是三间房的衍生。房子建造在北面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天气寒冷,需要采光和取暖,这些由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空间布局,最后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习惯。

4  满族文化在民居上的体现

满族信奉的是萨满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信奉“西”是比较尊贵的,因此西炕一般为祖宗神位,在墙上供奉着神位,在炕上设摆香案,一般不住人,尤其是禁止晚辈和妇女坐,只有老人长辈才可以坐。满族过去的传统民居,院内都立有供神用的“索伦杆”,这是一根高度约为一丈,顶端有圆形铜顶的杆子,据说是因为乌鸦曾经救过满族人的祖先,为了感谢,人们就在铜顶上放一些粮食,后来就逐渐演变为一种风俗习惯。

满族人认为一家几代人同住是和睦团结的象征,传统的民居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在靠近墙的地方会有一排窄窄的炕,把南北的炕连在一起,这就是“万字炕”,南北大炕为满族人日常起居的场所,夜晚作为“床”使用,北边的炕通常是晚辈在睡,南边的炕则是长辈的,白天的时候炕可作为接待客人或者储存杂物的场所。

满族传统的民居在室内都有设有火炕,于火炕相连的烟道会与屋内的地面齐高,烟排出的管道会低于室外地面,所以烟囱在地面上设置,俗称“跨海烟囱”,这是满族民居的典型特质。满族乡村民居房屋墙不作为外墙,居房通常都要带一个院子,院墙比较低矮,有的甚至用木杆围成院墙,俗称“障子”,院里会有一些菜散养的家禽,这种的更利于通风;还有的直接用石头堆砌成院墙,也是比较低矮,仅仅用来分隔内外。

4.1  当前的乡村民居有何不足

(1)对原有的建筑缺少保护。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不断的接触着新的思想,新的生活方式,对于自己原有的建筑提出了各种要求,对于原有的功能进行改造,在改造的过程中并不注重对原有的保护,直接进行大规模的翻改,翻改的过程采用大量的新型现代建筑材料,所以保留的传统民族特色建筑越来越少,满族传统居住建筑的文化底蕴也正在逐渐消失,民族文化感减淡了很多。

(2)建筑的形式过于单一。之前的建筑会因地制宜,根据所在地区的环境气候,民族特色进行修建,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水平的进步,可供选择的居住模式,住宅结构,建筑材料等越来越多,建筑的形式也过于“流水化”,因此在修建新的建筑时,不再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人文因素等,在外观上求新求异,即使南北地区的气候自然人文条件差异很大,建筑的外观形式也可以做到极其相似,缺少自身特色,太过于千篇一律。

(3)功能不够完善。生活条件的提高导致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改变,有些需求已被淘汰,例如之前民居窗户大是便于发现野兽,现在对于这个功能的需求已经下降,且窗户面积大并不利于保暖。传统的南北大炕是长辈,晚辈同住的,现在年轻人普遍作息与长辈不同,不能满足现在的生活需求,对空间的要求在提高,伴随着房屋规模的扩建,但是盲目的扩建,只是要求空间面积的足够大,不重视建筑内部的空间划分,房屋的空间越来越大,使用率却越来越低,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4.2  乡村民居今后如何发展

传统乡村民居是在学习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地理气候,宗教信仰等一系列因素后,经过发展演变而来的建筑形式,千百年来,传统的满族文化影响了满族的建筑风格,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形成了满族特有的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发展传统民居时,,要充分了解当前民居的特点,充分学习满族特有的文化,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突出自然环境的主导作用,不光是给人美的享受,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1)与当地的文化民俗进行结合。满族文化有很多可以借鉴发展的地方,例如满族房屋特有的口袋房,例如特有的门窗造型,院落大门等,都是很好的文化符号,都要进行保留。在修建新的房屋时,保留原有的外观形式,好的外观形式不光是给人美的享受,更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

(2)与环境更好的融合。辽宁地区多丘陵平原面积少,森林资源丰富,冬季气候寒冷,在建造新的民居时更多的考虑地形问题,更好的与环境进行融合,功能上考虑到气候因素,要注重保暖性。

(3)与现代的生活习惯进行调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对于生活习惯做出了调整,并不代表要抛弃原有的传统习惯,在保留原有的基础上重新对空间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对于老房子进行避免大规模的翻改,修缮时保持原有的外观。

5  结束语

民居的的存在形式是地域与民族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包含了文化,习俗,信仰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地域指的是不同民族所在的位置不同,民居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不同,北方地区主要会考虑冬季寒冷,建筑要具有保暖性;民族则是指不同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不同,文化,生活习惯也会不同,体现在建筑上民居上也是各不相同的。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生活的要求,对于居住空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应在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对于原有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并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合当前人们的生活需求,发扬满族特色民居院落布局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金良生.满族建筑初探[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

[2] 徐燕文.满族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D].建筑,2017.

[3] 王其韵.中国民居[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沈诗林 (1974—)男,汉族,祖籍辽宁盖州,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授,研究生导师。

陈曦(1997—)女,汉族,祖籍河南柘城,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室内。

项目基金:

本文系2018年度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辽宁满族特色村寨文化保护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18BJ007)与“少数民族本土非遗文化在辽宁高校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项目编号:L18DMZ002)。

猜你喜欢

满族民居辽宁省
图解辽宁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古城中的巨大“印章”
这样来介绍民居建筑
这样介绍民居建筑
辽宁省各级工会收看十九大开幕会
薄熙来:辞别地方另有任用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