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理性的天平

2020-05-06李诺

青年文学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阿多诺

摘  要:阿多诺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论是在他的《启蒙辩证法》还是《美学理论》中,都多次批判了理性的异化以及这种异化对人类物质和精神世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然而换个角度来看,他对理性的批判不是单纯地为了 批判本身,而是对人类理性均衡化发展寄予了 厚望,是在为人类理性发展寻找一个天平。用感性来调和异化的理性,刺激人们麻木的感知与僵化的思想,回归理性的原貌,重拾感性与理性并存的和谐。

关键词:阿多诺;理性异化;理性均衡化

作者简介:李诺,女,汉,辽宁省朝阳市人,青海师范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文艺学。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9--01

1.对异化理性的批判

1.1对启蒙理性与文化工业的批判

在《启蒙辩证法》的开篇,阿多诺和霍克海默就引用了培根的话:“今天我们用我们的观念去把握自然,却又不得不受到自然的束缚;倘若我们能在发明中顺从自然,我们就能在实践中支配自然”[1]。启蒙使人们摆脱愚昧和神话,开始用理性来认识自然,进而发明了科学技术来改造自然。然而随着理性不断的膨胀,人类逐渐夸大了理性的力量,妄想“支配”乃至统治自然。尤其是当有些人发现了理性中的统治意味,便开始想要用这股力量来统治人。此时“技术是知识的本质,它的目的不再是概念和图景,也不是偶然的认识,而是方法,对他人劳动的剥削以及资本”[2]。这就演变成了资产阶级对人的异化统治。革命之初高呼平等与自由,吸引人们来为之摇旗呐喊,然而一旦资产阶级掌权他们又反过来以这些理念为名义继续他们的“霸权”统治,还以遵守这些理念为规范,这便是在意识形态领域上理性的异化,也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批判的重点。

理性的掌权与技术的加持使资产阶级拥有了一种“绝对权力”,开始支配社会,并使社会上的一切事物都变得同一化。从文化领域来看,技术变成了工具,文化变成了没有個性的复制品。人们的审美也变得同一化,普遍化,个体丧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被文化工业牢牢地钳制 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下难以找到突破之路。文化工业就是这样在日复一日的理性统治之下,逐渐将其单一和绝对化的意识渗透进群众的头脑中,使其变得麻木与僵化。

1.2对于审美同一性的反思

技术的大批量复制使文化产品变得千篇一律,进而成为在消费意识形态包装下的消费产品,长此以往,大众的审美趣味也变得肤浅。在这种情况下,阿多诺对传统美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试图以丑来刺激人们的神经。他批判大众认识的“美”“在剥夺了人们于直觉经验范畴中的真正喜悦感之后,被具体化了的意识供给人们一种替代品,即在美感享受意义上乔装打扮的艺术形式,结果是艺术的地位失去尊严”[3]。因此,为了挽回艺术的尊严,还艺术以本真,抵抗资本主义社会统治下受到文化产业和消费主义刺激而发生变种的近乎绝对一致化的美,他提出“艺术务必利用丑的东西,借以痛斥这个世界”[4]。这就给予了丑莫大的责任,要在这理性和艺术都被异化了的世界中留下一些还能激起人们思考的东西,要让人产生异于“美”的印象,从而拯救人们麻木和僵化的思想,激起理性的回归。

2.理性的边界

2.1极端化之否定

由于在阿多诺的批判中存在着看似否定一切同一性的特点,所以在一些学者看来他或多或少的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比如伊格尔顿认为他“一直坚持承认那些被概念之网滤去的异质碎片的力量,抛弃了所有同一性哲学”[5]。批判阿多诺的学者们认为他走向极端是有一定合理性的,但是如果按《否定辩证法》的思维来看:否定之否定仍是否定。当否定变得无限,不确定性也是无限的,也就不会走到另一个确定的极端,这样看来的话,阿多诺对启蒙理性和文化工业的批判还是在走向另一个极端吗?他还是在批判一切“极致化的启蒙”吗?答案可能就会有所不同。

2.2恢复理性原貌之追求

或许阿多诺有些稍显极端的说辞招致了误解,但我们不该忽视他批判理论中的“理性”因素,他不是在一味地追求异质化因素和碎片化的抗争性力量,而是抱有一种对恢复理性原貌的追求。而理性的原貌是理性发展到抽象化程度后人们在潜意识里对它顶礼膜拜的现状吗?或许不是,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理性的原貌必定是一种与非理性之间有着转换边界同时还需要进行均衡化发展的特点的。阿多诺追求的是被感性调和的均衡的理性,是要使感性能够帮助理性正确发挥作用,是要让二者相辅相成。他的批判重点在于起到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引发人们对于异化理性的思考,让人们重视起现代社会中被忽视了的感性,使感性与理性达到一个和谐平衡的状态,在一个天平的两端平衡共存。

3.结论

从《启蒙辩证法》开始,阿多诺的批判是对理性的批判,却也是在呼喊一种理性的公平化,理性的对称化,在这个目的下,感性才成为能够调和理性偏向的因素。批判异化理性的隐藏含义,必然有一部分可以被理解为追求理性的正常化和平衡化,而非必然要过度到 感性极端或是非理性极端,毕竟没人能保证感性的极端不会发展成另外一种异化感性。我们要看到阿多诺追求的是理性与感性的平衡而不是片面地认为他追求另一种极端。

参考文献:

[1][2]阿多诺,霍克海默.启蒙辩证法[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4,p2.

[3]阿多诺.美学理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P24

[4]阿多诺.美学理论[M].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P87.

[5]Terry Eagleton, Walter Benjamin of Towardsa  Revolutionary Criticism, Verso, 1981, P.141, note 59.

猜你喜欢

阿多诺
“否定的辩证法”与阿多诺的音乐分析
《拯救表象
———阿多诺艺术批评观念研究》评介
Δ 9-Tetrahydrocannabinol Toxicity and Validation of Cannabidiol on Brain Dopamine Levels:An Assessment on Cannabis Duplicity
理论批判与现世冒险:萨义德与阿多诺的晚期交叠
阿多诺对前卫艺术创作技法的批判
阿多诺的否定性自由概念及其启示
作为音乐史家的阿多诺
——论《贝多芬:阿多诺音乐哲学的遗稿断章》的未竞与超越
文化工业下主体性丧失的三个层次
浅析阿多诺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
浅谈阿多诺的自然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