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环境下《动物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2020-05-06董伟张静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微课

董伟 张静

摘   要:现代网络技术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的信息技术不断涌现,出现了一大批新型的教学模式。MOOC,即慕课凭借这些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与传播技术迅猛兴起、发展。本文探索MOOC环境下《动物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并以第11章小分子含氮化合物代谢中核苷酸的分解的内容为例,以“嘌呤代谢与痛风”的微课的设计制作、微课的发布利用等方面探讨。实践证明,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专业素质、自主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和锻炼。

关键词:MOOC  微课  动物生物化学  嘌呤代谢与痛风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畜牧、兽医兽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和职业基础课,为后续专业课程提供重要的知识支撑。在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其讲授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脂类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调节,生物工程技术等,所涉及的知识体系复杂庞大、内容广、理论性强、重点难点多。同时,由于各种新方法和技术的不断研发,该学科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并逐渐向“后基因组学时代”迈进[2]。因此,对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显得尤为紧迫。当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无疑是大势所趋。

MOOC是一种主讲教师负责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视频、作业联系、论坛活动、通知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3]。以一定的结构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突出的资源单元应用“生态环境”。微课作为MOOC环境下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载体和资源,有其独特的学习和传播优势——短、小、精、趣等特点。微课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将知识进行碎片化、微型化、移动化、泛在化已经开始走进大学课堂,通过实践证明,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迅速的推广应用。因此与《动物生物化学》课程的有机结合也是水到渠成。

1  微课设计

动物生物化学的教学特色在注重知识理论体系的连贯性与完整性的同时,也要重点关注与专业技能的联系。动物化学教学内容比较多,概念抽象难理解,而课时量相对较少,因此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不是每一个教学单元都适合做微课,微课选题要具有代表性、完整性、独立性、普遍性等。本文以第11章含氮小分子的代谢中核苷酸的分解为例,探讨MOOC环境下《动物生物化学》微课的实设计与实践。

1.1 探讨教学目标

第11章含氮小分子的代谢中核苷酸的分解的章节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掌握核苷酸代谢的代谢过程这一重点内容,微课根据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可分为若干次微课。以“嘌呤代谢与痛风”为例,该微课的内容主要讲授嘌呤代谢的产物在不同种类动物中代谢的最终产物不同,在人、灵长类、鸟类、爬行类及大部分昆虫中,嘌呤分解的最终产物是尿酸,在其他动物则是尿囊素、尿囊酸、尿素等;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可联系到日常生活中的通风等疾病症状。

1.2 脚本的编写

微课脚本是采用以时间为轴,将图片、视频、PPT 等有机结合起来呈现在课堂上,包括使片头、导入、正文讲解、总结、思考和练习、片尾分布到每一个时间点上。本次微课时间为15分左右,具体流程、内容及时间分配见表1。

1.3 素材的收集

脚本素材的收集主要形式主要有视频、图片、PPT等,可通过网络搜索、电子图书馆以及同行交流等途径获得。并在微课最后部分注明出处,尊重原创作者,以防出现版权问题。

2  微课发布与应用

将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相关案例和相关教学资源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主要是智慧树、智慧职教云课堂、中国慕课大学等线上平台,形式主要有Flash、wmv、MP4 等,方便学生在 PC、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觀看。MOOC环境下“核苷酸代谢与痛风”的微课新颖有趣,在课前将知识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在学习者面前,迅速的抓住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激发自主查询资料的欲望。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的与教师进行沟通,学生间进行有效的讨论。课后创建测试与作业,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也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提供依据,以便在后续的授课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学习。

3  讨论

通过微课的教学应用评价显示,我们以“核苷酸代谢与痛风”为代表设计的动物生物化学微课是一次有益尝试[4]。绝大多数学生对生物化学微课持赞同态度,并且课后测试显示学生对核苷酸代谢的掌握程度非常好,正确率为90%以上,比以往的传统授课模式正确率高了很多。MOOC环境下《动物生物化学》微课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凸显学生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题的“主人”。教师的“独奏”转变为师生“合奏”。

当然,因动物生物化学本身的特点,微课的选择未能覆盖全书知识点、教师信息素质、录制视频时状态、资料更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等问题,在动物生物化学微课设计和录制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这些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逐步完善和改进[5-6]。在微课、MOOC 等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高校教师要快速接受数字校园为教师职业发展带来的挑战抓住新机遇,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龚艳妮. 动物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专业核心课程有效衔接的探索[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30(10):215-216.

[2] 刘伟才.“生物化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7(3):63-65.

[3] 胡新华,周月.MOOC冲击下高效教师的因应策略:学习体验视角[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3):19-25.

[4] 郭慧芳,李洪波,胡雪林,等.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实用性”教学优化研究[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7(5):606-608.

[5] 张晓东,张鹏,沈雷,等.人体解剖学微课的开发与实践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5(3):267-270.

[6] 郭宏伟.“互联网+”高等教育环境下微课资源建设研究——以中医学专业系列微课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7(4):141-145.

猜你喜欢

微课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高中政治微课设计探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