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英汉三语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研究
2020-05-06胡红艳
摘 要:本文基于三语习得和跨语言影响理论,以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国立师范大学汉语选修课学生为研究对象,从音、形、义三方面出发探讨乌克兰语、英语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的跨语言影响。
关键词:三语;三语习得;跨语言影响
作者简介:胡红艳(1994.11-),女,汉族,黑龙江富锦人,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8--01
一、研究背景
三語习得(Third Language Acquisition,简称TLA),即第三语言(L3)习得,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多种语言学习研究。20世纪 80 年代Ringbom(1987)出版的《第一语言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标志着三语习得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研究正式发展起来。Cenoz(2001)等人编著的《第三语言习得中跨语言影响的心理语言学研究》是目前研究二语和三语习得领域较新和较有影响的成果。跨语言影响(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CLI)指的是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的一种语言知识对其另一种语言知识或使用的影响。
国内的三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多数学者习惯用二语习得这一术语来代替三语习得。但随着多语学习者的增加,三语习得逐渐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2010年,中国外语类核心期刊《外语与外语教学》在第二期上首次开辟了“三语习得研究”专栏,刊登了三篇学术论文 (蔡凤珍,杨忠;曾丽,李力;朱效惠,赵忠德),标志着我国开始有了独立的三语习得学术研究领域。我国三语习得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语言迁移、影响三语的习得因素等等,其中语言迁移是主要研究方向。并且,国内三语习得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两类,一类是少数民族学生,另一类是外语专业的中国学生。
然而,国内三语习得研究忽略了一个日益增长且重要的群体。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汉语地位的提高,全球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英语常常被用作课堂语言,尤其是在非英语国家中使用英语进行汉语教学,因此这就需要探讨本族语和英语对汉语学习各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以此出发,探讨乌克兰语、英语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跨语言影响。
二、乌克兰语、英语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的跨语言影响研究
(一)研究对象
以乌克兰捷尔诺波尔国立师范大学汉语选修课的3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数据收集之前,这些学生已学习汉语一学期,接受英语教育时间均大于8年。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探讨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层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的跨语言影响,研究问题如下:
(1)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在词汇层面主要有哪些相似性和差异性?
(2)三种语言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产生怎样的跨语言影响?
(三)分析与讨论
通过对数据的汇总和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三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从语言距离的角度来看,在乌克兰语、英语、汉语这三种语言中,前两者均属于印欧语系,语言距离较近。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与乌克兰语和英语的语言距离较大。本研究主要从音、形、义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
1.语音的总结,语音主要从发音和书写两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对比乌克兰语和英语的字母表,可以发现汉语拼音的发音与乌克兰语发音相似程度较高,主要因为汉语拼音中的声母、韵母的发音大都可以在乌克兰语中的元音、辅音发音中发现。第二,由于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一样,皆为拉丁字母,因此二者相似度高。而乌克兰语字母为西里尔字母,与汉语拼音差异性大。
2.字形的总结,由于汉语是表意文字,乌克兰语和英语是表音文字,因此汉字在字形上与乌克兰语和英语单词差异性巨大。
3词义的总结,由于外来语的缘故,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在词义上关联性也不相同。汉语中的很多外来语都来自于英语,而只有极个别不太常用的外来语来自于乌克兰语,因此英语和汉语在词义上相似度更高。
(2)相似性和差异性对词汇习得的跨语言影响
本研究显示,由于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不同,因此对汉语初学者在词汇习得上产生的跨语言影响也不一致。主要如下:
1.在语音方面 ,主要为两方面影响。第一,乌克兰语对汉语拼音发音产生正迁移,起积极作用。第二,在汉语拼音书写方面,英语对其产生正迁移,起积极作用。
2.在字形方面,由于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的语系,三者差异性巨大,因此在汉字书写上几乎没有影响。
3.在词义方面,乌克兰语、英语对汉语词汇习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外来语上。英语对其产生正迁移,起积极作用。而乌克兰语关联性低、影响不大。
三、结论
本文通过对比乌克兰语、英语和汉语词汇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及分析其对汉语初学者词汇习得的跨语言影响,给三语学习者及对外汉语教师提供一种三语习得的思维和方法,认识到语言间的关系和影响,并能够在利用正迁移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能避免负迁移的干扰,进而达到高效学习和教学。
参考文献:
[1]Cenoz J.Cross-Linguistic Influence in Third Language Aquisition Psycholinguistic Prspectives[M].Multilingual Matters LTD,2001.
[2]曾丽,李力. (2010).对“三语习得”作为独立领域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