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陶瓷与音乐间的联系与结合
2020-05-06许晓政王恒源
许晓政 王恒源
摘要:千百年来,人们用“声如磬”来形容瓷器发出的特殊音色,“磬”是古代玉石制的乐器,由此可见陶瓷的声音是如何的清脆幽雅。中华民族传统的民乐先秦时期已经相当成熟,在世界音乐史中就有着重要地位,陶瓷乐器是在原始社会就已出现,与陶瓷乐器不同,例如东汉墓出土的击鼓说唱陶俑,就用陶为载体记录着古代人们的民间风俗,这对于古代陶瓷与音乐文化的研究也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本文以陶瓷与音乐之间联系结合为线索,探析两者之间的不同艺术表达形式。
关键词:陶瓷乐器 陶埙 音乐生活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6-0170-02
一、陶瓷与音乐间联系的历史背景分析
音乐是艺术形式表达门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且可以传递、交流情感的方式,它可以反映出不同时代文化下的社会生活。音乐的诞生与延续是多元化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笔,同时也是传播性极强的一门艺术,它是如此的奇妙却不知它与陶瓷还有很深的缘分,如果要追溯陶瓷与音乐间联系的历史渊源,我们可以从原始社会谈起,那时音乐舞蹈已是当时人们精神、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器又是音乐传播表达的最直接的方式。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最早用的乐器除了石哨和骨笛之外,就是陶埙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埙,就属于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时期的遗物,距今已经有七千年的历史,是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埙。鸿山遗址大量陶瓷编钟的出土,引起了世人尤其是专家学者的瞩目,因为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庞大恢弘的乐器组,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且编钟最早是青铜器制品,而使用陶瓷制作的编钟虽然音准与效果可能不如青铜制,但是其艺术价值与审美情趣却大有不同,鸿山遗址陶瓷编钟的发现,反映我国陶瓷制作、烧窑工艺的巨大成就,也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兴盛发达。
同时以世界范围的角度来说,也是在相当早的时期就出现了使用陶土制成的乐器,且很多情况下都是通过不同的实用性器皿演变而来,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各种罐类的器皿转化而来,人们发现其能发生后,就会使用它来制作乐器了。在南美洲、欧洲等不同地区都发现了各式各样的气鸣乐器,模仿各式各样的动物造型、器物造型等。
二、陶瓷与音乐间不同方式的联系与结合
(一)陶瓷乐器
陶瓷器皿,本身就是人类将大自然中泥土与生活完美结合的时代产物,再加之近代随着陶瓷艺术发展,人们对不同的陶瓷表达形式也愈发感兴趣,陶瓷乐器这一门古老而又有韵味的艺术也又回归到人们的视线里,以景德镇歌舞团为例,制作出了大量的精美且实用的演奏乐器,作为中国传统民乐文化中较为稀少的乐器之一,也有着独一份的魅力与音色而存在,传统民乐中多为体鸣乐器、气鸣乐器等、膜鸣乐器、弦鸣乐器等。
以体鸣乐器来说,就是以敲打乐器使其自身震动发出声音。陶钟、陶铃、瓷瓯等都是古代体鸣乐器,且都为陶瓷制成,经考古发现,有庙底沟陶钟(仰韶文化遗址)、郑州陶铃(仰韶文化遺址)。瓯是古时盛菜盛酒的器皿。用筷子敲打瓯,并伴以歌唱,成语“击缶而歌”便由此出,且在唐朝时最为风靡流行。近代陶瓷乐器以景德镇歌舞团为例,瓷管钟吸收和借鉴西洋打击乐器“钟琴”和“排钟”的特点,由长短不一的细瓷管组成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通过敲击发声。瓷编钟是由大小不同的瓷钟分为几层编列,造型古朴幽雅,音色清脆纯正悠扬,以鸿山遗址陶瓷编钟为参考,瓷编钟的造型与审美价值非常的高。
而在气鸣类乐器中,陶埙、陶哨、明代瓷箫、明代瓷尺等都是古代陶瓷制乐器,其都是空气在腔体内震动发生。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古老的闭口吹奏乐器,秦汉时期后用于历代的宫廷雅乐。而明代瓷箫和瓷尺无论是器乐演奏还是美学收藏上都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近代景德镇歌舞团用陶瓷仿竹笛、竹箫,制出瓷笛、瓷箫,其音色清脆明亮,甜美柔和。不仅可以用来独奏,还可以用作乐团伴奏。
膜鸣乐器,拉紧的膜震动发出声音,从唐到宋,最常见的是陶瓷腰鼓。腰鼓最早是西方乐器,唐代传入到中国后,国内使用陶瓷烧制鼓腔体,它同时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河南鲁山窑出土唐代花釉瓷腰鼓,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景德镇目前已制出“瓷长鼓”“瓷大鼓”,造型精美,音色饱满。
弦鸣乐器,国内以二胡,国外以小提琴来说,目前尚未发现古代出现有陶瓷制的弦鸣乐器。景德镇歌舞团现在已经出现了陶瓷二胡,造型精致美观,有着一定的艺术审美的情趣存在,其音色的独特性不亚于木质材料制作成的乐器。
而在这些陶瓷制的乐器中,对于音准和音调来说,制作工艺具有很高的难度,烧制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温度过高或者过低的对于陶瓷来说都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损坏或者残次,烧制出精美且音相对来说比较准的陶瓷乐器非常不易,所以对于匠人来说需要的工艺技术也是极高,往往需要着很多次的烧制和调试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这些未知的因素最终却也常常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开窑的瞬间会带给惊喜也会带来失落,这也正是陶瓷乐器的魅力所在。
(二)陶瓷与音乐的联系
陶瓷作为一个古老的艺术符号,与音乐有着特殊又紧密的联系,而陶瓷与音乐间的联系,不仅仅只是陶瓷乐器,也有着许许多多其他形式出现的相结合的,所以在不同时期时代的环境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与创造力也是不同的,会产生新的艺术形式,而对于陶瓷与音乐,人们也总能找到音乐与陶瓷之间融合的表达形式。
以陶俑为例,在奴隶社会时期,奴隶主会将奴隶作为陪葬品来殉葬,之后出现了俑,是用来代替活人殉葬的时代产物,这样便能让奴隶主得到更多的劳动力,此社会行为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所以遗留下的俑数量非常巨大,陶俑最多,且由很多都是以音乐题材用来制作。这些陶俑中有着非常全面和完整的古代音乐的体系,有演唱和指挥者,吹奏、弹琴、击鼓、乐舞、吹箫等,这些陶俑,提供了大量且珍贵的历史实物资料,通过对这些古代陶俑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古代音乐来说有着非常高的参考价值。以我们熟知的击鼓说唱陶俑来说,出土于四川成都天回东汉墓,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说唱陶俑弯腰弓背坐在凳子上,演唱时的神情、动态,挥手击鼓而歌,眼睛都已笑弯,憨态可掬,生动形象,感染力十足,使用了陶俑来记录当时的社会音乐艺术,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实物资料。且东汉的陶俑匠人将沉迷于演出的艺人神态展现的淋漓尽致,也显示出了当时匠人制作工艺的高超。
时间线拉回到现代,陶瓷与音乐间的紧密联合体现的更为广泛,与古代的表达也有一些不同,出现了更多融合的语言。著名歌手臧天朔,在他的演唱会上,陶瓷艺术家陈琴演唱了一首歌,臧天朔敲打着陈琴的陶瓷艺术作品,一件大罐造型的作品作为打击伴奏乐器,音色美妙清脆响亮,同时也展现了一场陶瓷与音乐完美结合的演出,和音乐迸发出激情的火花,是一种新时代形式下的融合与体现。中国艺术研究院朱乐耕教授,他为首尔麦粒音乐厅设计制作了一组大型的陶瓷壁画,在音乐厅的内墙装修材料上使用的陶瓷,这是一次陶艺、建筑、音乐的跨界融合,非常成功的实现了音乐厅内墙首次用陶瓷材料作为声音传播回响的技术突破,达到一种新的艺术高度。而我们最为熟知的流行歌手周杰伦,在2008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青花瓷》,通过歌颂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青花瓷之美,且让更多人以音乐来传唱、了解青花瓷这门陶瓷艺术。而这些陶瓷与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每种的出现都毫无违和感,很舒适贴近大众的方式,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装置装饰等一系列不同的艺术语言展现,其中也有着丰富可考究的历史背景文化,是当代匠人设计师与音乐家的主观统一。
三、结语
历史的长河里流淌着不同形式的文化,并通过不同的载体现于世人眼前。且陶瓷乐器与音乐完美结合的呈现方式,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人们通过研究这些历史的产物从而传承与创新。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也在进步与融合,陶瓷与音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也一直在延续与发展,而作为非陶瓷乐器下的音乐与陶瓷的结合,也有着不同的艺术内涵与魅力。打破以往常规的观念束缚,依托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探索艺术与科学的融合与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与传承的有效路径之一,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复兴的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漆德三.陶瓷与音乐[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15.
[2]周和明,铁梅.中国民族乐器考[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13.
[3]《新世纪青少年艺术素质培养丛书》编委会.稀有乐器入门与鉴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
[4]张复宇陶瓷乐器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