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约瑟难题”思想研究
2020-05-06刘震
刘震
摘 要:在中西科学技术史上,“李约瑟难题”是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因此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李约瑟从地理因素分析了中国没有发展近代科学的原因。从历史唯物主义着手,对“李约瑟难题”进行解析,社会存在会对社会意识产生影响,正是因为中国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的影响,社会存在对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阻碍作用;与此同时,社会意识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各项因素也对中国近代科学产生了束缚。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生产方式;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中国历史文化久远,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早在3~13世纪时期,我国在很多领域就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这是西方国家无法企及的,尤其是中国四大发明的问世,不仅促进了我国的发展,也对西方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早在古代社会,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心。然而,自从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后,科技发展速度飞快,这时中国的思想观念落后,科技没有任何突破,始终停滞不前,直至今日,这种情况才有所缓解,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才开始逐渐复苏。基于此,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撰写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过这样的问题,曾一度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即:“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一、对“李约瑟难题”解答的代表性觀点
“李约瑟难题”是在1948年提出的,自此之后,学术领域对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许多专家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李约瑟本人对问题的解答
基于“李约瑟难题”考虑,学者李约瑟对此提出了很多见解与看法。他在进行研究时,从地理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近代科学发展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在他撰写的《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提出的观点为:“欧洲就如同是一个群岛,四周被海域包围,包括波罗的海、爱尔兰海峡、北海、爱琴海、地中海以及黑海,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所面向的是大西洋,以上诸多因素均对船队活动与海上贸易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相对应的是,中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拥有很多的土地资源,中国人长期以来也形成了农耕思想,因此文明的发展也会存在差异,这一点也是意料之中的。”
(二)传统重实用轻理论的影响
中国古代是农耕社会,在农业文化的发展中,由于重视经验与实用技术的研究,所以我国传统科学的实用性也非常强。在生产生活方面,解决了很多实质性问题,但却忽略了科学理论的研究。举例说明,在我国古代的天文学领域,历法推算具有重大影响,在观测资料的作用下,可以用于编制日、月以及五星的回合周期;关于地理学领域的研究,则是为了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战争需求得到满足;关于农学领域的研究,旨在使人们的畜牧、农业生产需求得到满足;关于数学领域的研究,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发明了《九章算术》,但却仅是总结了数学运算的相关经验,并未结合实际总结出相应的定理定律。与古希腊人不同的是,我国古代的科学研究缺少理性意识,也不具有理论性创新的精神,长此以往,也对科学理性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对于实用理性来说,仅对自身关系与表象化的自然现象予以关注,但却忽略了其潜在的支配因素,也没有意识到体系理论的重要性。
古希腊人在科学理论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这样的观点:“他们对于哲理的探索,仅是为了脱离愚昧无知的束缚,他们从事学术的目的是为了求知,但却没有实用性。”对他来说,“人类的本性就是求知”,阿基米德在研究重心、支点等方面,分别明确了相应的概念定义,欧几里得在进行研究时,以点、线、射线等多个概念定义为基础,基于五条公理与五个假设作为切入点,在进行数次的逻辑推理之后,研究出了十分完善的理论几何体系。换句话来说,在西方科学界的发展中,一般均是注重理论体系的研究,这也是近代科学得以兴盛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认识“李约瑟难题”
列宁认为:“严格按照马克思理论的要求执行,我们与客观真理的距离也会更近(但并不会穷尽);若是遵循其他的思想道路,我们只会得到谬误和混乱,其他将会一无所获。”因此,笔者在进行研究时,则从历史唯物主义层面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为: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产生决定性作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一原理对“李约瑟难题”的解析具有很多参考意义。
(一)社会存在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中国近代科学受我国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与存在的前提条件就是地理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物质保障,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会起到间接或直接的作用,更有甚者,会对政治、文化、经济、科学等多个领域产生重要影响。我国属于大陆国家,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古代社会的物质技术水平而言,也严重阻碍了与外界的交往。
在西方国家,例如古希腊处于欧洲东南部,位于欧亚交会处,三面临海,小岛众多,具有非常发达的交通贸易条件。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农业生产不利,但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些国家为了更好地发展经济,开始致力于发展航海、商业等领域,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密切,也促进了彼此的文化交流。在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这些国家的人民也充满了冒险精神与创新意识,因此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也会影响我国近代科学的发展。这一因素会对科学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换而言之,生产方式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条件。
基于生产方式层面进行分析,中西方的生产方式并不相同。由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古代社会采取的主要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亚细亚生产方式”,指的是以小农经济生产力作为基础依据,采用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方式,也是一种具有宗法性的自然经济。科学是一种纯智力活动,不在生产过程的范围内,只有巫师、僧侣会从事相关工作。通过这些可以得知,在这一背景条件的影响下,我国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并没有为科学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也缺少基本的物质基础,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从事这份工作,因此,从源头上也就遏制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在1世纪时,西欧国家就已经开始推行个体家庭的生产方式,因此,劳动者的独立生产能力也非常强,由于采取了私有制形式,再加上生产技术比较高,极大程度地提升了个人劳动生产力。在10世纪后,西欧很多国家的商品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趋势,在农业中也分离出了手工业。在11~15世纪,英国实施了农奴制度,即:一英国农户占有全份地,每年一个整劳力生产的粮食大约为2320公斤,也就是劳动生产率,每年每个人消耗的粮食为535.5公斤。因此可以得出,那一时期的西欧国家具有非常高的农业生产率,而且劳动者剩余产品率也相对比较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较高,西欧也逐渐开始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社会意识对近代科学的影响
在14~16世紀,文艺复兴冲破了人们的思想束缚,不但可以批判封建意识、创立新的文化意识,也摆脱了蒙昧主义与神秘主义的枷锁,人们的言论自由,能够自由阐述观点。文艺复兴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不可撼动的社会意识变革,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文艺复兴所提倡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反宗教、反神学的思想文化,文学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无须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在这一时期,也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教育、哲学以及文化的发展,对自然科学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对天主教的“地球中心说”加以否定。牛顿提出了很多先进的科学理论,包括数学、经典力学等,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发展,不但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进步。
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的影响。社会意识以教育、文化现象存在,通过制度化、观念化的形式,体现出人类社会的状况,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对近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欧洲正如火如荼开展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我国还在实行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封建社会还在做最后的抵抗,最终我们经历了“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科技思潮也逐渐涌入进来。经过100多年的缓慢发展,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才逐渐克服积贫积弱的局面,重视起现代科技的发展,迈向科技强国。
三、结 语
综上所述,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解析,很多专家学者均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迄今为止,学术领域也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但是无论是哪一种思想,均有其存在的道理,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对“李约瑟难题”来说,则是多因果关系联合作用的产物。现阶段,在对“李约瑟难题”进行分析时,应及时总结其中的经验与教训,致力于促进科技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国之所以没有发展近代科学,正是因为没有欧洲数百年以来积累的近代科学发展所需的物质基础,任何一个国家只要具备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条件,均能促进近代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并非是拘泥于此的,中国科技在近代没有取得突出成就,并不表示在未来也不会领先,相信在我国科研人员与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学技术必定会站在世界前列,让所有国家都望尘莫及。
参考文献:
[1]李约瑟.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M].自然杂志,1990.
[2]庞卓恒.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M].北京: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3]王玉苍.科学技术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